一戰而封神,這才是真正的戰爭!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率領剛創建的五萬魏武卒出征迎戰,歷史上著名的陰晉之戰拉開序幕。

在開戰之前,我們還是按照慣例先來簡單介紹下交戰雙方。

首先是吳起率領的魏武卒。

說起魏武卒,大家總喜歡去談它的編制和裝備,彷彿研究透這些東西,就能夠掌握魏武卒的精髓似的。但事實上,這些在我看來都只是皮毛,沒啥鳥用的,就如同清朝搞洋務運動一樣,花大筆錢學習西方的軍隊編制,裝配的武器甚至比好多外國列強都牛逼,但照樣被人像豬一樣打。究其原因,是洋務運動派們搞出來的所謂新軍,充其量不過是一支拿著新式武器的舊式軍隊而已。

正所謂皮好畫,骨難學。

一戰而封神,這才是真正的戰爭!

吳起所處的時代,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那時候爵位是世襲的,二代是有理的,貴族們根本不用靠戰場殺敵來升官發財,他們天生就擁有這一切,而廣大老百姓說穿了就是貴族們的奴隸,打仗就是去當炮灰的,既不能當官,也發不了財,把自己弄傷弄殘後更沒有人管。

在那個時代,軍隊裡的人事制度完全是為保障貴族們的利益而設立;但吳起所創建的魏武卒,其最牛逼之處在於他打破了這項人事制度。

吳起的魏武卒全部都由平民百姓組成,他們都來自社會的最底層,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能順順利利的活著就已經很不錯了,根本就不敢奢望可以當官發財、有田有房。但吳起許諾他們,凡是被選進魏武卒的兵士,都可以分得百畝土地和一棟房子,還免除其全家的徭賦租稅,解除其與奴隸主的人身依附關係,讓其成為一名自由人。

更重要的是,吳起在軍隊中設立了一系列官職,士兵可以通過上陣殺敵積累軍功來獲取相應的官職和爵位,由此成為國家正式編制的公務員,走上人生巔峰。

面對如此豐厚的薪資待遇,前來應聘的人那是絡繹不絕,魏武卒的選撥和訓練自然會非常苛刻挑剔,想加入魏武卒的兵士,不僅身高要達標,還必須有強壯的體魄,他們平時的訓練都是穿著三層重甲和鐵盔,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揹負硬弓與50支弓箭,在快速行軍百里之後還能夠再次投入戰鬥,妥妥的魔鬼訓練。

當然,光有這些是不夠的,對於一支軍隊而言,除了優良的制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紀律,打仗不是打群架,必須一切行動必須聽從指揮。

有一次,吳起領兵和秦人作戰,兩軍尚未擊鼓交鋒,有個士兵便一股腦的衝上前去砍了兩個敵人回來,結果吳起二話不說直接把這名士兵給砍了,理由很簡單:“不按軍令行事者,斬!”

這就是吳起率領的魏武卒,雖然只有區區五萬人,但從內到外、從制度到裝備,絕對都是標準的新式軍隊。

一戰而封神,這才是真正的戰爭!

反觀秦國軍隊,雖然號稱有五十萬,但其軍官都是一群喊著金鑰匙出身的貴族二代,人家是為了刷經驗值而來,根本不是來拼命的;至於秦軍士兵則是一群被逼著過來當炮灰的小老百姓和奴隸,他們在戰場上不管打傷砍死多少個敵人,都當不了官,也發不了財,獎金更不用想,若不小心把自己給弄傷弄殘,不僅沒有任何賠償,搞不好還會被貴族二代直接一床涼蓆捲了扔進山溝裡。

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換句話說,秦軍將士從上至下還停留在春秋時期的打仗思維中,在他們看來這一仗和他們原來所經歷的戰爭沒啥區別,不外乎就是你打我一拳,我敲你一悶棍,大家點到為止,基本不會痛下殺手,最後打輸的一方賠幾座縣城道歉,打贏的一方也不再追究,過幾天大家繼續坐在一起喝酒K歌。

當然,在所有秦軍將士心目中,這場戰爭的獲勝方肯定會是秦國。到時候秦軍只需要憑藉人數優勢就能將魏軍嚇跑,大夥再俘獲對方几百匹戰馬和鎧甲,然後開開心心回家吹牛逼開Party。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將讓他們一輩子都無法忘懷。

一戰而封神,這才是真正的戰爭!

秦軍將士不知道,他們的頭上的腦袋已經成為魏軍將士升官發財迎娶白富美的硬通貨,那就是一塔塔的人民幣,誰看了都心動,魏軍中已經有不少人按捺不住流出了口水。

戰爭打響後,五萬魏武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向秦軍,秦軍將士剛開始還是很不以為意,但當魏軍士兵衝到跟前甩手一刀將某個秦軍士兵的腦袋砍掉時,接著某人又是一槍刺穿一個秦軍士兵胸腔時,秦軍將士徹底傻眼了:臥槽,咋不按套路出牌!

很快秦軍將士便開始哭爹喊娘,紛紛逃跑,他們只是來打架的,但對方明顯卻是來要命的,這仗還打個屁。在吳起的新式軍隊面前,秦國的舊式軍隊完全不堪一擊,再加上吳起出色的用兵能力,五十萬秦軍節節敗退。

陰晉一戰,魏軍斬殺敵首七萬,奪取了秦國河西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逼進函谷關不敢再出來,直到七十年後經商鞅變法才得以收復故土。

吳起用一場人間地獄般慘烈殺戮告訴世人:這才是真正的戰爭!

隨後二十年裡,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

吳起的軍事生涯,至此達到巔峰!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下一期:一代名將最後的絕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