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廣式早茶


【腸粉】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列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麻球】麻球在廣東及港澳地區是常見的賀年食品。外形滾圓飽滿,色澤金黃,皮薄香脆,內甜糯,經常淋上芝麻,十分好吃。

【叉燒酥】叉燒酥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由於是烤的,所以它比其他點心較為幹身,切開後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叉燒酥的溫度是優劣的關鍵,拿出後放在烤架拿出後放在烤架上冷卻,這個時候的叉燒酥都是很酥很酥的,放進密封盒後會稍軟,但是也很好吃。

【奶黃包】奶黃包又稱奶皇包,有濃郁的奶香和蛋黃味道,是一種廣東省的地方傳統名點,屬於廣式甜點。廣東人有喝早茶的習慣,喝早茶的時候會點上一籠。常見的有三種餡料。

【蟹黃燒麥】蟹黃燒賣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閩菜系。它由小黃皮、蟹黃等製作而成,味道鮮美。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它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蟹肉是用海蟹剝製而成,外型為長短不等的條狀或塊狀,呈淡黃色。

【蘿蔔糕】蘿蔔糕是中式傳統的糕點,在福建閩南、廣東等地區的傳統特色糕點。採用在來米粉,又稱再來米粉,是中式點心中最好使用的粉,可以在製作中式小吃如蘿蔔糕、肉圓、碗粿時用到。

【艇仔粥】艇仔粥的配料有生魚片、瘦肉、油條絲、花生、蔥花、蛋絲、浮皮、海蜇絲、叉燒絲、燒鴨絲和魷魚等。烹製時將滾燙的粥底倒入配料中燙熟即成。艇仔粥以粥底綿滑、味道鮮美、口感豐富而聞名於世。

【蝦餃】蝦餃是廣東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蝦餃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已經有百年曆史。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味道鮮美爽滑,美味可口。

【豉汁蒸排骨】豉汁蒸排骨是一道粵菜,由小排和豆豉蒸制而成,做法簡單快捷,肉鮮美而有豉、蒜香味在廣式早茶中是一道葷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