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鐵的「眼睛」更明亮

让高铁的“眼睛”更明亮

■本報記者 陸 華 本報特約通訊員 楊紫軒 本報通訊員 黃再雲

“設備質量運用狀態持續穩定,故障率較年初下降了88%,高鐵設備連續50天實現‘零故障’……”這是昆明南電務段今年以來的高鐵安全“成績單”。成績的背後,是該段幹部職工的辛勞和汗水。

雲嶺高鐵已開通運營5個多月。高鐵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電務系統帶來巨大的安全壓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昆明南電務段全員迎難而上,牢牢把握“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進一步築牢思想和行動基礎,以隊伍素質、設備質量“雙達標”,讓高鐵的“眼睛”——信號設備更加明亮,讓高鐵安全更有保障。

抓教育引導 促思想基礎築牢

昆明南電務段成立於2016年5月19日,主要擔負昆明鐵路局管內620公里高鐵和448公里普速鐵路信號設備的維護管理任務。該段現有幹部職工526人,平均年齡32歲,其中青年職工佔總人數的73.9%。

高鐵與普鐵共管,管的雖然都是信號設備,但二者卻有很多不同之處:普鐵各站電務系統相對獨立,高鐵則實現CTC調度集中控制。全局管內各高鐵車站電務系統相互牽連,組成一個龐大的數據網,任何一個車站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高鐵電務系統的安全。

設備網絡化、智能化,維修標準更高、要求更嚴,加之夜間“天窗”較多,他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今年3月以來,結合“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教育活動,該段細化宣講提綱,創新形式載體,先後組織35人次、覆蓋8個車間33個班組開展宣講,教育引導幹部職工牢固樹立“高鐵高標準”和“高鐵無小事”的思想。

該段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安全工作案例,進行“高鐵安全管理基礎我們差什麼”專題討論,查擺出“對高鐵高標準嚴要求認識不足、規章制度制定把關不嚴、工作經驗欠缺”等問題,並有針對性地制定改進措施。

隨著“強基達標、提質增效”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深入,“不能用普鐵的思維和方式管高鐵”“堅持用高鐵的標準管普鐵”逐漸在該段幹部職工中形成共識,幹部職工的大局意識、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明顯增強。

抓設備標準 促設備質量達標

“以設備保安全”,這是昆明南電務段始終堅持的工作理念。為了確保高鐵信號設備質量安全,他們從高鐵聯調聯試伊始,就按照“零誤差、零故障”要求進行精調測試。高鐵開通後,他們遵循高鐵設備養護維修“嚴檢慎修”理念,充分利用夜間“天窗”,以“微調、微改”方式進行維修,確保設備運行安全可靠。

高鐵道岔是關係到動車安全的關鍵設備。今年2月,該段抽調精兵強將組成道岔整治組,集中對雲桂鐵路轄內的道岔進行摸排整治,排除22組道岔存在的故障。

為確保安全度汛,該段提早部署,全面開展防洪隱患排查。今年以來,他們共出動2600餘人次,對管內52個車站、30箇中繼站、1個線路所及區間、2處道口的信號設備進行隱患排查,發現問題352個,目前整改銷號336個。

結合部問題一直是電務安全管理工作的難點。該段加強與調度、工務、供電、機務、車輛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完善管理制度,落實設備結合部管理的分工、技術標準,建立聯合檢查整治機制和應急處置聯動機制。今年以來,該段和相關部門單位聯合整治多組道岔、多處電纜溝蓋板,有效排除慣性故障,設備運用質量明顯提高。

此外,他們嚴格落實車載設備檢修流程標準,充分利用監控監測手段,加強動靜態監測數據綜合分析,掌握設備變化規律和隱患徵兆,完善高鐵設備電子管理履歷檔案,實現設備精準養護維修。

抓作業標準 促人員素質達標

對於初次接管高鐵的昆明南電務段來說,整章建制讓年輕職工明白乾什麼、怎麼幹,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是確保設備安全的首要任務。

他們多次外出“取經”,學習借鑑其他鐵路局高鐵電務系統管理經驗,總結深化既有普速鐵路成熟管用做法,建立符合山區高鐵電務設備維修管理實際需求的安全評估、質量驗收、職教培訓制度機制。他們逐步完善各級管理人員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制定《工作質量考核辦法》,構建適應高鐵管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形成鮮明管理導向。

該段還加強人才儲備,提高隊伍素質。他們以規範作業程序、落實作業指導書為重點,編制、驗證、執行“一書一冊一表”,促進作業標準化。通過走出去“取經”、請進來“送寶”等辦法,他們抓好骨幹培養,建立高鐵專家人才庫,培育高鐵電務“工匠”。他們持續強化職工崗位技能達標培訓,著力培養後備力量,促使人員素質達標。截至目前,該段已建立段、車間、班組三級共43名專家組成的首批人才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