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河北唐山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唐山永樂園社區居民李淑香是一位支氣管炎患者,一鬧霧霾她就咳嗽不止,有時只好去外地親戚家住。從去年開始,李淑香就不去外地躲霧霾了,她告訴記者:“霧霾天越來越少了,我的老慢支也好多了,也不用去外地了,就在家陪著我的小孫女。”

不只是李淑香,很多市民發現,唐山的霧霾天越來越少,戴口罩上街的幾乎看不到了。

唐山市民的感受,反映了唐山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2017年,唐山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10.8%,較2013年下降42.6%,超額完成國務院“大氣十條”到2017年下降33%的目標。2018年1至4月,全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20.45%,優良天數70天,為近年來最高水平。今年生態環境部對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城市空氣質量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中,唐山進入優秀行列,位列第一梯隊。

堅定不移去產能

今年6月22日,唐山市政府決定,全年壓減鋼鐵產能781萬噸,11月底前全部完成。

唐山是我國鋼鐵產業大市,鋼鐵產業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嚴重汙染和資源消耗。近年來,唐山積極響應國家產業政策,主動作為,加快去產能速度。

在唐山,去產能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葉金保曾是唐山遷安市首位民營鋼企老闆。13年前,在鋼廠經營紅紅火火的時候,葉金保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在全省率先主動退出了鋼鐵行業。為此,親人幾乎反目,合作多年的老朋友離他而去。葉金保義無反顧,建起了生物製藥企業,也因此被稱為“河北鋼企轉型第一人”。先行一步天地寬,歷經10年發展,公司產品如今已經遍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葉金保的行動代表了唐山社會各界去產能轉型發展的共識和勇氣擔當。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唐山終於邁過了去產能這道坎。2017年全年,唐山化解鍊鋼產能993萬噸、鍊鐵產能576萬噸。2013年至今累計化解鋼、鐵產能7022萬噸,超額完成省下達的5年化解任務,鋼鐵企業由58家減少到40家,4家鋼鐵企業實現產能出清;壓減煤炭產能50萬噸;關停火電7臺機組、6.7萬千瓦。

在壓減鋼鐵產能的同時,唐山堅決整治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產業佈局規劃,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散亂汙”企業,今年以來,全市已整治“散亂汙”企業1317家。

去產能和整治“散亂汙”,促進了能耗持續下降。今年1到5月,唐山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3787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0.88%,其中鋼鐵產業綜合能耗2982萬噸,同比下降12.71%。

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6月,唐山市政府決定,投資107億元新建16家鋼鐵企業專用線,推進鐵礦石等大宗物流運輸“公轉鐵”,以防治公路運輸過程產生的大氣汙染。

在此之前,唐山已經有12家鋼鐵企業在9條1087公里的鐵路線實現“公轉鐵”,疏運礦石303萬噸,按照中國環境科學院副研究員楊小陽博士測算,僅此一項,可以減排氮氧化物170多噸,一氧化碳7.9噸,PM2.5約1噸。

推進“公轉鐵”,是唐山堅持生態文明建設,落實中央關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項舉措。

唐山制定了《唐山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出臺《建設生態唐山實現綠色發展考核獎懲辦法》及14個配套考核細則,倒逼各級黨委、政府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

開展大氣汙染治理集中大排查,對農村清潔取暖、燃煤鍋爐整治、重點行業產能壓減、“散亂汙”企業、錯峰生產等重點任務進行排查,對209家企業459臺燃煤熱風爐、煤氣發生爐全部淘汰取締。堅持抓大不放小,中心區廢品收購站全部清零。在完成秋冬季期間35家鋼鐵企業高爐鍊鐵1821萬噸限產任務的基礎上,實施鋼鐵等行業常態化限產。

全覆蓋、零容忍,對環境違法問題嚴厲打擊、嚴肅追責。今年以來,全市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1.8萬餘人次,運用無人機、暗管探測儀等現代科技手段,向涉危險廢物和滲坑、滲井、數據造假等汙染環境違法犯罪宣戰,檢查企業1.4萬多家次、停產限產7起,立案處罰584件。今年以來,全市共偵辦環境汙染刑事案件25起,刑事拘留27人,批准逮捕2人,移送起訴32人;辦理行政案件243起,行政拘留129人。

讓城市綠起來

“三山凝翠、兩河泛清;佈局舒展、格網方正;工礦名城、生態復興”,這是唐山城市的景觀風貌定位,也是唐山市民生活環境的真實寫照。

唐山把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形象的名片工程、城市環境的生態工程、民生福祉的保障工程,著力打造北方特色山水園林城市。

堅持規劃引領。將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成“一心兩廊、三環四楔、多園多帶”的綠地系統結構,以環城生態林帶為生態背景,兩大湖郊野公園為主體,三條沿河綠化走廊、多個城市公園為點綴,街頭綠地和庭院綠地為補充。

堅持因地造景。利用城區三山拱衛、兩河環繞的自然條件,放大山、水、綠、文獨特優勢,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綠地和城市空間相互滲透。先後實施鳳凰山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建設大城山東園西園和陶瓷公園。按照“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要求,不斷擴大綠化範圍,形成了以主次幹道綠化為骨架,廣場公園綠地為支撐,相互交融、搭配有致的城市園林景觀。

堅持城市綠化。唐山植物園引進露地植物3000餘種,溫室植物1000餘種,建成集觀賞、科普、生態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型互動式植物園。全面加大公園綠地、附屬綠地、防護綠地建設力度,完善32公里綠廊綠道。結合“一區三邊”拆違、老舊小區拆改和工礦用地騰退,爭取綠化用地,全市新建街角綠地104塊。

城市綠化美化得到了廣大市民的由衷點贊,唐山福興園社區居民艾菁說:“晚上結伴去南湖附近遛彎,一路上各種綠植美不勝收,綠化好了,空氣也越來越清爽,去年家裡買的淨化器到現在沒用過幾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