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斑馬線限不住違規的腳步

為什麼斑馬線限不住違規的腳步

城市交通的斑馬線是交通的規則線,有時也是考驗城市文明的道德線。據考證起源於古羅馬,當時還沒有汽車,羅馬大帝為了讓城市擁擠的車馬行駛有續,就想出了一個妙招,在交通十字路口畫上了斑馬線,規定,為了行人的安全車馬走到此處見有行人必須停車避讓行人,否則將被處罰。當汽車誕生人們就沿用了這樣的交通規則,以此來約束車輛而保障行人的安全,和交通的有序暢通,從此斑馬線也成了城市的安全線,數千年來斑馬線也演繹了人類交通文明史上的一道靚麗安全的風景線。

汽車沿用斑馬線應該追溯到十九世紀的英國。有了汽車的英國倫敦交通混亂不堪。有智者多次試驗,在馬路上畫出橫格狀的線條,從而使斑馬線的歷史無限延續,城市交通有了標準秩序。人類社會在發展中不斷尋找著自己的規範。這種規範讓都市有了新秩序,人與車限定在各自的範圍裡。你行車,我走路,江水不犯河水。但是,人類的思維中總有某種東西難以抑制,那便是“冒險”。人類靠冒險精神在征服世界,在發展自認為的突破,有時就有“人定勝天”的幻想,這種幻想時常變成現實,冒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這是人類進步的一種動力,放在人類征服自然的層面上,便顯示出人類的偉大。可偏偏普通的人們,常常將這種精神用於生活中的變通。交通規則規定沒有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汽車必須避讓行人,可是我每次過這樣的斑馬線望著那風馳電掣的汽車毫無減速避讓的意思,總是把我嚇的膽戰心驚。是司機只顧看路沒有看行人嗎?迷茫的同時還是迷茫,在我們的國度裡司機們為什麼就那麼牛,是素質還是監督約束出了問題?

不同國度,精神層面不同,落在生活中的認識點就有區別。看似不起眼的斑馬線,就有不盡相同的故事。去過美國的人說,那裡人不怕車,車見人早早就停住,人過車走。去過日本、韓國的人說,那裡同樣是人不怕車。去了臺灣,儘管路上車水馬龍,車速極快,一旦斑馬線上有人,車一定是遠遠看見見人就立即停下。這麼看,車讓人是個普遍的禮貌。但行人也要提高交通意識,一次我逛馬路,看到一個歐洲人過馬路,離斑馬線還有三百多米,本來可以走近道跨過沒有欄杆的馬路,但他卻走到了斑馬線才看著信號燈過了馬路。然而,這種禮貌在我們的國度,顯得很是淡薄。中國土地幅員遼闊,有著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東西南北中的地理環境差異巨大,人文思想乃至人的精神層面也有明顯區別,人們對斑馬線的理解不盡相同所以就出現了不同的演繹。那電動車,自行車,行人無視信號燈更是屢見不鮮, 不知道是他們不怕死還是逞能?!真是可悲可笑。從另一方面說缺乏監督,記得小時候每個十字路口都有穿制服的交警,自行車過馬路闖紅燈要罰五毛錢,對行人要批評教育,人們覺得很安全。可現在路口基本見不到交警的影子,交通發達科技發展交警把交通移交給了高科技可以高枕無憂了?!

去過北上廣的就更能感受到斑馬線的威力,斑馬線對車與人的警戒是鮮明的,人有著明確的自律。然而在內陸的北方城市,人的自律性很是淡薄,無視信號燈人們蜂擁而過斑馬線已成習慣。車不讓人的舉動,使斑馬線失去威力,特別是進入中小市鎮,車輛隨意穿行,人群橫穿馬路比比皆是,似乎我們的時代距古羅馬和倫敦時期不遠。以至於我們的行為成為“中國特色”。從境外旅遊回來的國人,對這種差異深感疑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記得九十年代初就有報道香港人口密度很大道路複雜,車輛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車速也極快。夜裡觀景,由山上望去,車燈如流,這種速度讓我吃驚。人們每每走入街頭,便有一種緊迫感,遇到紅綠燈,走上斑馬線,感覺卻截然不同。常常看到紅燈亮起,並沒有車,就有人穿越而過,後面居然就跟上了一群,嘰嘰喳喳地嚷著。而道邊,仍有站著不動的人,那一定是港人,他們在等待綠燈。這些闖紅燈者均為大陸游客,他們的闖入,使得過來的車輛遠遠的就停下了。對這種冒險舉動的印象極深。有人笑說時間就是金錢。”我被說傻了,思緒有些混亂。我們的世界與眼前的世界為什麼這般不同,這個差異究竟在哪?這種模糊的思維讓我有時違規,有時就遵守,總在是與非之間徘徊。在車輛與行人的關係中,車輛應當禮讓在先。這樣的提示在國外已成習慣,而我們還在提示中。

我相信遵規是對的,可一旦過馬路,這種信念就時時被顛覆,被一種逆反的潮流所否定。我經常看到,人們三五成群的搶過斑馬線,而此刻亮著紅燈,也時常感受到汽車衝過斑馬線帶來的那股威脅,使站在斑馬線上的人膽戰心驚,接踵而來的汽車,不是閃燈就是鳴笛。這種人與車,實際是人與人的某種較量幾乎時時刻刻地發生著。在這種較量中,誰究竟是勝者!車要衝過,因為綠燈行,車上人就丟出一句話:“你是活膩了! ”地上人驚出一身汗,回罵道: “媽的!急著尋死去呀! ”這種人車間的衝撞,使得斑馬線形同虛設,而人與人的較量真實存在,這裡不包括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

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始終把仁、義、禮、智、信做為這個民族應有的素質和風貌,世代相傳,繼承發展。使它成為中華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不同的民族特色。然而國人面對“傳統”與世界民族的差異,令今人無法真正面對。忽然一日,媒體發佈了一道禁令:車讓人列入交通法規,扣三分並處罰百元鈔票。禁令發佈,震動四方,交管部門連續嚴查,全城譁然。司機師傅們不習慣,斑馬線膽戰心驚的依然是行人。

我想人們要學會敬畏,敬畏什麼?敬畏法律,敬畏生命。它是一種文化,一種傳統下人對事物的認識態度。古時就有:“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而當今社會則需要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事業,信號燈斑馬線就是生命線。讓人與人的心觸碰,產生火花,濺出許多閃閃發光的東西,讓尊敬與理解、愉悅與信任,感受與和諧散發出更多人性的光輝。

為什麼斑馬線限不住違規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