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丨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四论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丨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四论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学习体悟习近平总书记7月8日对浙江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一个深刻的感受是贯穿着强烈的担当意识。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八八战略”实施以来,开化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成绩是干出来的,突破是拼出来的。

本报评论员丨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四论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应当说,开化大多数领导干部是敢于担当的,他们长期在艰苦的环境里迎难而上,踏实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按照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来衡量,不敢担当的问题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思想保守、等待观望,不想干;有的拼劲不足、畏难退缩,不敢干;有的标准不高、作风不实,不真干;有的能力不足、方法不多,不会干。这种现象和我们倾力打造“大花园”,齐心共建“好地方”是格格不入的。

如何才能治愈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的症结,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追求?

“一把手”要带头担当。“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灵魂”,要在其位、谋其政、担起应负的责任;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党员干部是各项工作的先行者、推动者和落实者,是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勇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

敢于担当,既涉及个人价值取向,也关乎党组织的职责。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党员干部,最怕在误解和非议面前孤立无援,找不到组织,也看不见领导,在组织面前道不了实情、在领导面前说不了心声。这个时候,党组织应当要为担当的干部“遮风挡雨”,理直气壮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

营造自觉担当的政治生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只要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应该担的责任担起来,敢担当、勤担当、真担当、善担当,担出“好地方”加快发展的新局面,开化的未来必将精彩!

觉得好的,点个ZAN吧!

本报评论员丨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四论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