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監發明一種刑法,聽上去很文雅,但被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刑罰,是專門為犯罪之人所發明的,刑則特指對人的體罰。在我國古代,有許多殘酷的刑罰,像是慣於偷盜之人會被剁去雙手,逃跑的犯人會被剁去雙腳,多言之人會被割掉舌頭之類的,更有殺頭、腰斬、凌遲、車裂等眾多死刑,可謂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

古代太監發明一種刑法,聽上去很文雅,但被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叫彈琵琶的刑罰,咱們都知道,這琵琶是一種樂器,彈琵琶這個詞聽起來也並沒有什麼多餘的感受。但是你要是生在明朝,估計連琵琶兩個字都不敢聽,更何況彈琵琶。這彈琵琶被列為明朝的酷刑之一,是由明朝的特務機構東廠和錦衣衛使用的,其名聲之大,令人聞之色變。

古代太監發明一種刑法,聽上去很文雅,但被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那麼,到底何為彈琵琶呢?在實施這個刑法的時候,必須得有許多人協助,先讓幾個人將犯人放倒在地,再讓幾個人將犯人的四肢也控制住,讓犯人不得動彈。然後,重頭戲就來了,犯人會被脫掉上衣,露出他們的上半身。這時候,主審之人就出場了,他就是所謂的彈琵琶之人了,只不過這琵琶有些特別,以人身為琴身,以人的肋骨為弦,而彈琵琶之人也不是用手彈,而是用鋒利的刀子。這把刀子就會像撥動琴絃一樣在犯人的肋骨之上左右撥動,直至皮開肉綻為止。

古代太監發明一種刑法,聽上去很文雅,但被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肋骨可以說是人身上最為敏感的地方,你平時不小心磕著碰著都有可能讓肋骨斷裂,更何況是鋒利的刀子。而且還是在一下一下的滑動,其殘酷程度堪比千刀萬剮。皮開肉綻卻死不了,讓人想想就恐怖。

古代太監發明一種刑法,聽上去很文雅,但被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在史書中記載這種刑罰,十分嚴酷,每次出手,必定使人身上的骨頭盡都斷裂,那些犯人經歷此種刑罰就像是在閻王殿裡走了幾個來回。這刑罰用上幾次,即便是再硬的嘴,也要張開了。每每使用這種刑罰,犯人的慘叫聲都會穿透牆壁,傳的老遠。而這時,你殺了犯人,對他來說簡直就是解脫。

古代太監發明一種刑法,聽上去很文雅,但被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明朝東廠西廠的那些太監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而患了什麼心理疾病,整日以折磨人為樂,而像彈琵琶這種殘酷的刑罰還有許多。有一個刑罰名叫木樁刑,將一根木棍從犯人的嘴裡直接捅進去,直到腸胃,犯人最終腸穿肚爛而死,簡直苦不堪言。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想見,屈打成招的案子有多少。

古代太監發明一種刑法,聽上去很文雅,但被受刑者卻生不如死

這樣的刑罰在古代還有很多,雖說看起來有些滅絕人性,但是不得不說它還是有些用的,畢竟有些人早就不能稱之為人了,像那些拐賣婦女兒童的,販毒的,禍害了多少人,用用就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