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貪的錢都去哪兒了?

王熙鳳貪了那麼多錢,錢都到孃家去了嗎?

王熙鳳是榮國府里長房長媳,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她當了榮國府一部分家,咱說一部分是因為大權還是在王夫人手裡,她處理的大小事情,有很多還是需要向王夫人彙報的,只要王夫人不滿意或者說王熙鳳生病不能理事,王夫人還是一聲令下,權力就回歸了的。

王熙鳳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她狠起來可以要人命,她善起來也讓人動容,她動起心思來,任是誰都比不過,她是一個惡管家,卻是一個好母親,她是一個複雜的立體的人物。

和許多女人一樣,她也愛錢。她利用時間差,把賈府上下人等的月錢拿去放高利貸,一年可撈近一千兩銀子,這個事情不是沒有人知道的,但她一直這樣做,可見是財帛動人心;為了爭口氣,也為了三千兩銀子,她利用賈璉的關係,把守備兒子和張金哥間接送進了西天;尤二姐的事情被她知道後,她大鬧寧國府,賺了尤氏五百兩銀子;賈璉借賈母的東西當銀子,鳳姐要他的利錢……

王熙鳳愛錢絕對是出了名的,可是說句實話,有誰真不愛錢?人生而為人,沒有錢萬萬不行,尤其是生活在賈府這樣一個地方,人人兩隻富貴眼,沒有錢的人,是註定要被人瞧不起的,比如說平兒丟了手鐲,她就懷疑是邢岫煙的丫頭拿了,雖然平兒沒有冒冒失失地去找她,事後證明也不是她乾的,但是在賈府,貧窮是原罪。從這點上來說,王熙鳳愛錢,沒什麼特別,大家都一樣。

錢過她手,她必然地會留一些。她的錢,不止一個人猜。趙姨娘曾經說過:“了不得,了不得,提起這個主,這一份傢俬,要不都叫他搬送到孃家去,我也不是個人。”在趙姨娘看來,王熙鳳貪的這些錢,都往王家去了。

賈璉也曾經懷疑過她,王熙鳳是怎麼說的呢?她說:“我有三千五萬,不是賺的你的。如今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揹著我嚼說我的不少,就差你來說了,可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我們王家可那裡來的錢,都是你們賈家賺的。別叫我噁心了。你們看著你傢什麼石崇鄧通。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你們過一輩子呢。說出來的話也不怕臊!現有對證,把太太和我的嫁妝細看看,比一比你們的,那一樣是配不上你們的。”

王熙鳳一句話說完了,她們王家有的是錢,地縫子掃一掃就夠賈家過一輩子,怎麼會稀缺她賺的這麼點子錢呢?

王熙凤贪的钱都去哪儿了?

而趙姨娘說過的話,自然不能作準。是因為趙姨娘在某些方面,其實是很糊塗的。舉個簡單例子,在她和馬道婆聯手算計賈寶玉和王熙鳳之前,她說過一番話,那大意就是說現在雖然她還沒錢,但是隻要這兩個人一死,她的環兒就可以接手這一堆家產,到時候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瞧瞧這話說的,榮國府的繼承權原本在賈赦一房,賈母偏心不按常理出牌,把家產的管理權交給了二房,但是事實上榮國府並沒有分家產,就算賈寶玉死了,賈璉還活著,還有賈蘭,最後才輪得到庶子賈環,可是趙姨娘壓根就不考慮長房長子和二房嫡長孫,直接跨過去,意想中讓賈環接了這份鉅額傢俬,不糊塗嗎?在她眼裡,女人嘛,肯定都是和她一樣顧著孃家的,王家再有錢,王熙鳳肯定也是要顧著的。

這話當然不完全錯,王熙鳳肯定會顧一些家裡,但不至於把錢都往孃家搬。賈府的媳婦不把錢財搬孃家的多了去了,比如說尤氏,比如說邢夫人,王夫人,也不見誰沒事就搬銀子回去啊。她們都各有各的情況,兩位王家姑娘的孃家,比賈府更有錢,根本用不著照顧。

她賺來的錢,其實有很多,已經陷進了賈府的沼澤了,都貼進去了。

王熙鳳接手時的賈府大抵是一個什麼狀態?

外人冷子興(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說:“……安富尊榮的盡多,運籌謀劃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鳳姐自己說:“外面看著雖是烈烈轟轟,不知大有大的難處,說與人也未必信呢!”

賈府的用度實在是多,不說下人們就是三等僕婦,穿吃用度已是不凡,更別說主子一層,全都是過慣了幸福的生活,秦可卿死後,賈珍大辦喪事,說不用存心省錢,要面子好看才行;年輕的子侄們,全都是紈絝子弟,今日會酒,明日觀花,聚賭啥的,沒有不做的,而這些,又有哪一項不是要花錢的呢?榮國府裡也差不多,不說賈赦大手大腳,今天美女,明天古玩的,就是賈政這邊,造個大觀園,都不知用了多少錢。賈元春省親,看過園內外後感嘆:“太奢華過費了!”她再三再四地叮囑,一定不能再這樣奢華靡費了……

主子們聚個餐,吃個螃蟹就得二十兩銀子,更別說各種其他開支了。日常用度,各種節慶,還有時不時地打秋風的,如夏太監啊一二千銀子不當回事,事實上賈府的收入很有限,官俸微薄(沒幾人當官),等皇上的賞賜會餓死人,同僚間的各種吃請,田莊的虧欠,要命的是賈府的辦事人員大肆中飽私囊,不說賴大家的,兒子都能捐官,就是賈芸只是進園子種樹一項,就領了二百兩銀子,買相關的東西才用五十兩,至於賈芹等採買女戲子等,拿了幾萬兩銀子,這辦事過手,能撈得太多了,就是個廚房的管事,下人們也爭著搶著做,可見油水之多。

說得更簡單點就是賈府要面子,排場要大,收入又少,外面看著赫赫國公府,但實際上內囊漸幹。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王熙鳳做為掌家娘子,有的時候未必就不知道這裡頭的事,憑她的精明,自然是明白的,可是積弊難除,個個都不是好動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她也只好拆西牆補東牆,又想面子上做得好看,人人誇她能幹,又難補這無底的窟窿。可是事實是,做得好了,錢不夠用,做得差了,人人都說她沒用,她是個好強的性子,總想著面子上好看些,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於是她操碎了心,操勞太過,終於身子越來越垮。最後,“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趙姨娘等人,說話也不過過腦子,只是一味地妒恨,說出來的自然就有些偏,當不得真,當不得準。(婉如清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