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胡獻雅

胡獻雅,江西南昌人,他是江西現當代美術教育史上有影響、有成就的美術教育家,書畫創作時間跨度達70餘年。解放後,胡獻雅曾擔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西省文聯副主席、江西省美協主席、江西省美協名譽主席、江西書畫院名譽院長、江西省文史館名譽館長、廬山畫院名譽院長、江西省政協委員、江西省人大常委、景德鎮陶瓷學院國畫教授等職。

胡獻雅自幼鍾情繪畫,受淵源家學的滋養和周圍環境的薰陶,他的藝術天賦不斷地勃發。上世紀30年代,他創作的國畫被選送到加拿大展出並榮獲金獎;上世紀40年代,他創作的國畫《雄鷹》、《紅梅》,由外交部致贈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及英國首相丘吉爾,以慶祝中美和中英平等新約的簽訂,他還是立風藝術專科學校的創辦者,填補了江西教育史上缺乏美術高等教育的空白。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為學生講課

諸多近現代大師引為知己

胡獻雅,字正民,1902年生於南昌縣,是著名愛國民主人士胡廷鑾的次子。他本人是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江西景德鎮學院美術系教授。

1923年,胡獻雅以優異成績考取中國第一所高等美術學府——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在校期間,他開繼“六法”,注重傳統,窮流朔源、條分縷析,在深入而系統地研習傳統繪畫理論和技法的同時,又用現代美術理論的新理念,涵養性靈、變化情質,順勢攫取兩者最為本質的特點和精奧,形成了獨具個性魅力的藝術風格。

畢業後,胡獻雅到上海、南京等地,以畫會友,與潘天壽、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等成為知己。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中,胡獻雅積學致遠,躋身於大家行列。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流芳

辦江西省首所高等美術學校,填補江西教育史上空白

作為江西現當代美術教育史上有影響、有成就的美術教育泰斗胡獻雅,他將一生的精力都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江西這塊紅土地。1943年,為推動江西書畫藝術的復興,胡獻雅傾家資、募捐款,白手起家,在泰和縣創辦了江西首所高等美術學校——立風藝術專科學校,填補了江西教育史上缺乏美術高等教育的空白。

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胡獻雅在擔任學校校長的同時還兼任國畫教授,同時還聘請書畫名家和文史名師梁邦楚、燕鳴、餘塞、康莊、餘心樂、胡江非等來校任教。他殫精竭力的付出,讓學校不久就被江西省教育界視為“品牌”,各地青年紛至沓來。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灕江

在辦學過程中,胡獻雅倡導“以德育人,德才兼備”的美學思想,踐行“振興贛地文化,培養美術人才”的理念,培養造就了一批美術高級人才。胡獻雅曾有詩云:“挑磚運石不辭艱,房屋新成八九間。菜地花園並盡利,課堂兼膳屋無閒。亦知安拙非時當,且覺崇居異世艱。學行一堂互砥勵,相期大德不逾閒。”這首詩反映出胡獻雅的辦學心態。而1955年以後,胡獻雅參與籌建了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並一直擔任美術系教授。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山水

作品被外交部致贈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

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早期,胡獻雅先生就在畫壇嶄露頭角。1932年,他在上海首次推出了個人畫展,奔放大寫意筆墨和瀟灑渾厚的國畫,使他在瀘上一舉成名;1933年,胡獻雅所作的《牡丹》國畫被選送加拿大萬國博覽會展出,榮獲金獎。之後,他的藝術才華吸引了越來越多中外人士的眼球。1943年,胡獻雅受聘為中正大學名譽教授。為慶祝中美和中英平等新約的簽訂,他受教育部之命,創作大幅《雄鷹》、《紅梅》國畫各一幅,由外交部致贈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及英國首相丘吉爾,而《紅梅》國畫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當時,國內還放映過在倫敦贈畫盛況的電影紀錄片。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花鳥

1960年,以胡獻雅為領銜人物,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佈置,他繪製的《雄鷹》、《荷鳥》等數幅國畫及書畫屏風三套,為江西廳爭得了一等廳的榮譽,並受到嘉獎。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新秋

被盛讚為中國畫壇巨匠

胡獻雅的書法和國畫淵茂深邃,迥異儕輩。他和八大山人屬同鄉,從小受到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畫家人品和畫品的薰陶,又到青雲譜朝夕鑽研,深得其中三昧,身受其筆墨感染。同時,他也推崇王羲之、顏真卿、懷素的書法品質和格調,並將這些大家的格調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竹鳥圖

胡獻雅以水墨畫見長。無論是奇峰峻嶺,暮雲蒼藹;還是花卉野禽,翠鳥鳴囀,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創作的飽滿激情和妙悟通神的藝術境界。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胡獻雅畫瓷

胡獻雅筆下的水墨畫(梅、蘭、竹、菊、牡丹之類),在繼承傳統筆墨的同時,運用獨創的造型語言,寄託自己的真情實感,形成一種全新的藝術面貌,順應現代審美要求和願望,讓文人畫的內涵和形式發生根本的變化,使作品達到“以筆取形,以墨取色,故畫之色,非丹鉛青絳之謂,乃在濃淡明晦之間,能得其道,則情態比見,遠近於此分,精神於此發越,景特於此鮮妍”的最佳效應。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昌江雨過

1982年,胡獻雅的畫作曾在《紐約華僑時報》連續刊登三次,並撰文稱胡獻雅大師是中國老一輩國畫家中的佼佼者。1988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准,胡獻雅先生受邀在日本奈良市舉辦畫展,日本美術界盛讚胡獻雅為“中國畫壇巨匠”。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胡獻雅畫瓷

江西美術教育的開拓者,作品贈多國首腦,寫意大家胡獻雅作品賞析

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