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已經掌握政權,爲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弘曕當皇帝?

甄嬛一路從青蔥少女到腹黑開掛復仇,最後成為皇太后,地位至尊無上。後來為什麼不讓自己親生兒子繼位,而是扶持自己的養子——四阿哥弘曆成為皇上呢?這不是甄嬛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的!

《甄嬛傳》甄嬛已經掌握政權,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弘曕當皇帝?

甄嬛的一生起起伏伏,經歷了三榮兩衰。看到了後宮最骯髒的一面,對於後宮的爭鬥厭惡至極。一入宮門深似海,她深深體會到了何謂世態炎涼,這深宮高牆之內,處處充滿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稍不留神便會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她希望弘曕能遠離權力鬥爭的漩渦,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生活,皇位皇權終究都是一場空,只有平安喜樂才不負走這一生!身為母親,兒子的平安喜樂大於一切。

《甄嬛傳》甄嬛已經掌握政權,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弘曕當皇帝?

都知道弘曕其實是果郡王的孩子,並不是皇上的孩子。當年甄嬛欺騙皇上,帶著身孕回宮已是大逆不道了,她還是知道皇位傳承的重要性。不讓弘曕當皇帝一來把皇位還回先帝真正兒子的手中,減輕自己內心的罪責;二來可以名正言順讓弘曕過繼給果親王一脈,也算是弘曕認祖歸宗了,生前不能喊允禮一聲阿瑪,死後能好好孝順他也算是減輕自己心裡的愧疚!

四阿哥弘曆是一個充滿政治權謀的人,他為了皇位可以設計陷害三阿哥,可以說他城府極深,心狠手辣,而宮中傳言弘曕不是皇帝親生,想必弘曆也會有所耳聞,這樣一來,如果不立弘曆而立弘曕,弘曆定不會善罷甘休,甄嬛瞭解弘曕更瞭解弘曆,與其立弘曕,為以後的兄弟相殘埋下禍根,倒不如立弘曆為帝,並順手將弘曕過繼給果郡王,既實現了甄嬛的願望,也賣了弘曆一個人情,日後弘曆也會對弘曕倍加恩賞,保障了弘曕日後的榮華富貴。如此豈不是皆大歡喜?

《甄嬛傳》甄嬛已經掌握政權,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弘曕當皇帝?

雍正皇帝一直疑心六阿哥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暗中也派人調查此事。皇上多疑,但沒有確切的證據。雖是如此他也是有了忌憚,有了防備。畢竟一國之君是關乎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最終繼位聖旨上寫的是四阿哥的名字。甄嬛若是強行讓六阿哥登基,必會引起群臣的極力反對,其結果可想而知。

《甄嬛傳》甄嬛已經掌握政權,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弘曕當皇帝?

弘曕年紀太小,一旦繼位的話根本無法鎮住各方勢力。主少國疑,年長的哥哥,朝中兇狠的重臣,諸王都會陷入到權力紛爭中來。這樣的話,除非甄嬛擁有慈禧太后的能力,或者弘曕具有康熙的雄才大略,否則登上皇位對甄嬛母子來說是一場災難,而不是好事。到時必是另一場爭奪皇位的血雨腥風,那時國家動盪,百姓遭殃,自己豈不是成了歷史的罪人。

知道甄嬛雙生子秘密的人宮中就有一位,就是我們的端妃娘娘。端妃始終愛著皇上,甄嬛設計氣死皇上後,端妃便稱病不再見甄嬛,這足以說明端妃對甄嬛是有怨恨的。若是六阿哥登基,估計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就是端妃,到時候六阿哥皇位不但上不去,性命都是個問題。

《甄嬛傳》甄嬛已經掌握政權,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兒子弘曕當皇帝?

當然最重要的是歷史不讓,雖然《甄嬛傳》是扯淡的架空小說,但是因為設在清朝,又不能胡亂改動歷史進程,所以弘曆成為乾隆這個結果是無法改動的。只要是歷史類的東西,雖然過程可以胡編亂造,但是有的結果是不能改變的,不過,有時候過程的改編也讓人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