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大一的時候,一位許久未聯繫過的初中同學找到我,問我能不能借幾百塊錢給他,有急用,下週一定還給我。

雖然我們很久沒聯繫了,但是初中的時候和他關係非常好,所以也沒有多問就轉給他了,記得當時借給他的是300元。

過了一週,到了他約定的還錢時間,事實上那一週都快過完了,我也沒有等到他聯繫我說把錢還給我。我當時還想,他應該忙,給忘了吧。

幾次想找他說一下錢的事,拿起手機,打開了和他的對話框,連話術都打出來了,後來又刪掉,還是沒下定決心發出去,心想作為朋友,這樣催他還錢有點不道德。

就這樣過了快半個月的時間,他期間還是沒找過我,於是我就坐不住了,便小心翼翼地編輯了一條信息,閱讀了好幾次,確認沒啥問題,就發過去了,很委婉地提了這300塊錢。

之後手機收到一條消息,我又忐忑地打開他的回覆,他說他明天下午就去銀行把錢打給我。

到了第二天晚上,手機還是沒有收到銀行匯款短信,我心想銀行匯款都有延遲,第二天應該就有了。

不過到了第二天,還是沒收到銀行短信。於是我就又找到他確認,不過這次他一連幾天都沒有回我消息。當時用的是QQ,可以看到他是在線狀態,但是一直沒回復我。

發了幾次消息,一直都沒回。後來我就惱羞成怒了,發了一條語氣比較重的消息過去,這一次,他回覆我了,不過回了一條至今都刷新我三觀的消息:“錢我那天就早轉給你了,自己沒收到就不要總是纏著我,煩不煩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頓時覺得那些明目張膽借錢不還的老賴形象太偉大光明瞭,因為我這特麼還有個假裝還了錢的無賴呢。

既有了錢,還甩了鍋,簡直就是完美犯罪。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從那以後,我也是吃一塹長一智,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借錢三原則”:

第一,18歲之前認識的朋友,而且長時間未聯繫的,儘量不借,因為對他們的瞭解只停留在未成年階段,不知道後來彼此的經歷變化;

第二,借錢要看對方用途,江湖救急可以伸出援手。但如果是借錢用來滿足一些在我看來非必需的消費,對不起,不借。就比如說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塑料朋友,後來才知道他借錢是為了買一雙鞋子,如果當時我腦子多轉一會,就不會出現後面的“假裝還錢”了;

第三,借錢一定量力而行,不能影響到自己的日常消費,這既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避免後面一直催錢的尷尬,既然我決定把錢借給你,還錢就靠你自己了。

有了這“三駕馬車”保駕護航,從此之後我的債務生涯再沒有經歷任何的“腥風血雨”,畢竟,有錢也借不出去了。

不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縱然有了這“借錢三原則”,我還是低估了我一位堂哥的實力。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這位堂哥比我大兩歲,我們從小一起玩到大,關係還算好,不過他讀完高中就出去打工了,但是我們每年都會聚聚聊天。雖然為人有點小貪,但我對他還是比較放心。

從我自己立的三原則來看,我這堂哥每一條都符合。

那天他找到我,說自己剛剛換了一份工作,上一份工作沒結到工資,所以需要向我借點生活費,下個月發了工資就還。

聽他這麼一說,雖然我當時還是在讀書,沒有收入來源,還是給他轉了500元救急,也沒有急著指望他近期能還。

大概過了半個月,我這堂哥又微信找到我,讓我給他充話費,要的不多,也就50元話費,我還是二話沒說給他充了。

後來又過了十來天左右,堂哥又找到我,讓我給他再充20元話費,這次雖然有點不樂意,有種自己開了個小額貸公司的感覺,但是還是給他充了。

再過了一個月,我就問他有沒有發工資,他說還沒有,又讓我借他兩百,那個時候我自己也比較拮据,直接跟他說沒錢了。

然後我這位堂哥就讓我能借多少就借多少,幾十塊也行,他銀行卡里有幾十塊,差個幾十塊就可以湊成一百取出來了。

我心想,還有這種操作,借錢借到這種地步,也是天下一絕。跟他爸媽說了他的情況之後,我就把他刪了。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這位堂哥,把親戚朋友都借了個遍,一直在借錢,從未還過錢,最後終於朝我這個“無知青年”下手了。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第一次在借錢這件事上主動把別人拉黑,心裡還是夠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感動,覺得自己終於能夠佔據主動權了。

但是想想也挺傻的,損失了幾百塊錢,還砸了一段從小到大的感情,也不知道值不值得。

有人說永遠不要考驗人性,尤其在錢的問題上,因為人性撕下那層皮囊後,它的醜陋會讓你懷疑人生。

曾經還有個朋友向我借錢,問我手頭寬裕不,我跟他說自己也急用錢,手頭不怎麼寬裕,就婉拒了,還請他見諒。

他回了句,不想借就直說,不用拐彎抹角說這些有的沒的。我回了句:嗯,我有錢,就是不想借給你,所以,抱歉!

借不借給你,是我自己的事。當我選擇借給你的時候,表明你在我心中是值得信任的。但當我一次次催你的時候,這種信任也一步步消磨殆盡。

到最後,我連借錢都要做好把它當成一次公益活動的心理準備,還要做好失去這段關係的準備。

這世上有一種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的腦回路是怎樣的,把無賴當榮耀,明明無恥還死命炫耀。

當你還沒有做好失去一段友情的時候,不要輕易把錢借給對方;當你還沒有確定自己可以還錢的時候,不要輕易向對方借錢。

最後,向所以借了我錢不還的朋友說一聲:對不起,如果不借錢給你,也許我們現在還是朋友;同時更要說一聲:謝謝你,還好我們現在不是朋友。

借錢不還的朋友:對不起,借錢給你是我的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