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文 | 晏飛

01 概述

我們知道應收賬款的主要內容是企業對外賒銷的貨款或服務費,體現的是企業在主營業務上對下游客戶的收款政策,與之類似具有專門用途的應收科目還有應收票據、應收股利、應收利息,除此之外的應收款項則統統放進“其他應收款”這個科目中核算。

正是被冠以“其他”二字,因此許多說不清道不明、名不正言不順的欠款都可以往裡塞,儼然成了“藏汙納垢”之地,所含內容可謂是五花八門。

常見的其他應收款內容有股東或關聯方借款、應收的出租包裝物租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存出保證金、各種應收的賠款、罰款等各類暫付及應收款項。

與應收賬款一樣,當企業估計其他應收款中的應收項目難以回收或可收回金額小於賬面價值時,應計提壞賬準備,做資產減值處理,減值的金額直接計入利潤表的“資產減值損失”科目,由此減少當期利潤,後期該項應收款項若滿足回收條件後又可以重新轉回,由此增加利潤。

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顯示已無望收到貨物時,也應先轉入其他應收款科目後再做計提壞賬準備。正是因為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存在較強的主觀估計性,從而使得其他應收款減值成為了一個調節利潤的潛在雷區。

02 案例

案例1:宇通客車(股票代碼600066)

宇通客車2012年6月通過的股權激勵方案顯示,以2011年為基準年,公司2012-2014年營業收入較2011年同期增長率要求不低於16%、30%和50%;淨利潤增長率不低於18%、30%和50%。經過三年努力,公司業績全部達標,具體完成情況見下表: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雖然完成了股權激勵所要求的業績目標,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回到2013年,該年1-9月公司實現收入136.69億元,同比只增長2.71%;淨利潤為9.03億元,同比還下降7.19%,而股權激勵所要求的當年淨利潤目標是15.36億元,這意味著要在第四季度實現單季超過6個億的淨利潤,難度不小。

有沒有額外的利潤來源呢?我們看到公司2013年11月28日晚發佈公告,收回其他應收款8億元,轉回對該款項累計計提的壞賬準備2.6億元,相應增加當期利潤(如下圖):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數據來源:宇通客車2013年11月28日公告,公告編號臨2013-037

原來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公司先後向鄭州市管城回族區財政局及宇通汽車產業園建設指揮部預付8億元,用於支付項目選址用地的土地拆遷補償,後因該項目用地被政府重新規劃,項目停止實施,2012年一季度公司遂將前述8億元款項從預付賬款轉入其他應收款,並累積大幅計提了2.6億元的壞賬準備,佔總款的32.5%。

照理說,政府改變土地規劃,之前向企業收取的拆遷補償款是會如數退回的,但宇通客車卻在2012年對此大比例計提壞賬準備,又在臨近2013年底,在業績完成有困難的敏感時期轉回該筆壞賬準備,這是否存在調節利潤的嫌疑呢?

通過這個案例可見,利用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與轉回可以影響當期損益,在利潤充裕的年份進行減值,隱藏一部分利潤,待到來年業績有壓力的時候再予以釋放,可以達到平滑利潤的效果。

案例2:國民技術(股票代碼300077)

2017年12月21日,國民技術發佈公告稱,公司預計未來無法收回對全資子公司前海國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民投資”)的5億元借款,根據會計政策的規定,公司擬計提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5億元: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數據來源:國民技術2017年12月20日晚公告,公告編號2017-071

國民技術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495.71萬元,與上年同期70612.41萬元基本持平,但當年淨利潤為-48803.59萬元,同比減582.21%,虧損的直接原因就是其他應收款減值損失。

受此消息影響,公司股價遭遇連續跌停,一個多月時間股價跌去近一半,以下是國名技術股價日線圖: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圖中用紅色邊框標識的範圍即是國民技術出現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後的股價表現,股價最低的時候只有7.11元,投資者可謂損失慘重。

國民技術於2010年上市,上市之後經營業績下滑,公司唯有另闢蹊徑,打起了投資業務的主意。公司財報顯示,2015年公司投資收益7235萬元,佔利潤總額的74%;2016年公司投資收益9564萬元,佔利潤總額的82%,可以說投資收益成了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如下圖):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國民技術2014-2017利潤表)

前述減值的5億元其他應收款就是在2015-2016年間先後借給子公司作為設立深圳國泰旗興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中心的投資資金,但萬萬沒想到,該基金運作不到2年,相關合作方就發生“失聯”,投資資金也不翼而飛,相當於公司近10年利潤總和的5億元投資就這樣打了水漂,無奈之下公司只有計提全部減值損失。

這個血淋淋的案例告訴我們,要小心含有關聯借款的其他應收款,特別是主營業務不思進取的公司,其他應收款往往成為公司資金流出的通道,而一旦流出再也回不來的時候,減值損失不光傷害公司利潤,也傷害投資人的利潤。

03 防雷術

1、其他應收款是個“垃圾筐”,什麼都好往裡裝。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戴上“有色眼鏡”來審視這個科目,看看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2、警惕一些容易出問題的其他應收項目。如:大股東借款,若長期掛賬往往有借無還,將上市公司淪為大股東的提款機;委託貸款,若借款人實力弱或銀根收緊,民間借貸容易成為不良高發區。

3、關注其他應收款金額的資產佔比。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應收款項都可以放進其他應收款,規範企業的該項資產佔比都很小。如果佔比較大,可藏的貓膩也就越大,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投資者無須淌這趟渾水。

4、關注其他應收款賬齡與減值政策。公司是否對大額掛賬、長期掛賬的款項進行了減值測試,與同行企業相比,減值政策是否合理,若發生減值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是否較大。

5、減值動機分析。如果公司發生了其它應收款的減值準備,從利潤角度分析其動機,是否日後存在轉回的可能性。如:計提減值做低當年利潤有利於大股東低價定增、平滑各年利潤有利於完成股權激勵的業績目標等。

04 小結

其他應收款減值和轉回是調節利潤的利器,加上其他應收款項多為“非標”的應收項目,人為操控的空間更大。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被欠錢從來就不是什麼好事,被欠的錢越多、來借的人越多、欠的時間越長,那收回來的可能性就越小,減值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作為投資人,我們應該對此科目詳加分析,保持高度的警惕。

05 附錄

我們統計了目前國內上市公司截止2018年一季報其他應收款佔總資產比例在10%以上的企業,數據來源於國內某付費知名軟件,僅供各位參考。具體如下: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股市防雷術13:警惕企業其他應收款大幅減值


注:

1、文中闡述的觀點及案例,僅用於研究探討,不作買賣推薦股票的依據。

2、撰寫此文,既是愛好,也是自己的知識梳理。歡迎各位專業人士前來糾錯斧正,也歡迎各位讀者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