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之前,人教版語文課本中的這些寫作素材,你不能不看

親,不知細心的你發現沒有?當我們靜下心來回歸課本時,課本中“表達交流”部分竟有大量的寫作素材,竟和歷年全國各地的高考語文作文試題如出一轍!這是不是真正應了那句話:萬變不離其宗?

高考前,再看看這些課本中的素材,為你的金榜題名助力!

寫作素材:

一、(人教版必修一P59)閱讀下面這個片段。

我6歲的時候母親和別人打架,很兇。為了給母親報仇,晚上,趁著月光,我拔光了仇人家已經開了花的辣椒秧。

拔光了仇人家的辣椒秧後,我回來向奶奶表功。一向和善的奶奶抓過一根棍子,劈頭給我一頓猛打,直打到我答應每次見到仇家的人,該叫爺的就叫爺,該叫嬸的就叫嬸,奶奶這才住了手。

秋後我家蓋房子。父親給石頭砸了腳,可是“上樑”的那天,很多和我家有仇的人前來幫忙。看到母親一臉愧疚,他們說:“娃兒平時喊人喊得可好,不看大人面也看娃兒面哩。”

2018年高考之前,人教版語文課本中的這些寫作素材,你不能不看

讀過上面的文字你有何感想?請寫一篇文章,可以談感想,也可以敘述你聯想到的事情。

二、(人教版必修一P59)一個小學生把一個被自行車撞傷的老奶奶送進醫院,小學生的母親還為老奶奶墊付了醫藥費。老奶奶的家人卻把小學生告上法院,汙衊小學生撞倒老人,要求小學生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法院理所當然地駁回原告,但小學生的心靈已經受傷,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幫別人,別人卻到法院告我,我害怕,我想哭,不知雷鋒有沒有被人告過,他哭過嗎?

請你寫一篇作文,對小學生說一番話。

三、(人教版必修一P6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自己確定主題,自擬標題,從學生、清掃女工和教授自己三個不同的視角來寫這個教授。

國外某護士學校開學的第二個月,教授給學生們來了個突然地小測驗。試卷的最後一道題是這樣的:“每天清掃學院的女士叫什麼名字?”

面對這道試題,學生們都感到奇怪,教授怎麼會出這樣的題目?清掃學校的女士儘管大家都見過,可他叫什麼名字誰也沒有問過。下課前,一個學生問教授:“最後一道題是否積分?”“絕對會積分的!”教授肯定的說,“

在你們的職業生涯中,你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重要的。他們都值得你們去注意、去關心,哪怕僅僅是微笑一下,問個好。”

學生們都說:“這是一堂耐人尋味的課。”

四、(人教版必修一P65)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支科學考察隊在原始森林中迷了路,幾乎陷入絕境。隊裡的老教授身患重病,奄奄一息。他臨去世前,拿出一個小木箱,鄭重囑託:“這是我一生的心血,你們一定要走出去,把它交給科學院。”老教授去世了,考察隊化悲痛為力量,終於走出了森林。那盛滿老教授“一生心血”的小木箱被打開,原來裡面是一些小石塊。

2018年高考之前,人教版語文課本中的這些寫作素材,你不能不看

對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請以“人性的光輝”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

五、(人教版必修三P75)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文。

秋日的夜晚,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觀察星星。他仰望星空,不料

前面有一個深坑,一腳踏空,掉了下去。水雖然僅沒及胸部,離地面卻有二三

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一個路人將他救出。他對那人說:“明天會下雨!

”那人笑著搖頭走了,並將泰勒斯的預言當做笑話講給別人聽。

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們對他在氣象方面的知識如此豐富讚歎不已,有

人卻不以為然,說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卻看不見腳下的東西。

兩千年後,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聽到這個故事,想了想,說了一句名言:

只有那些永遠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掉進坑裡

。”

六、(人教版必修三P75)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有人從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 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 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的心 思。

試以“談最遙遠的距離”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七、(人教版必修四P79)閱讀下面的文字,寫一篇議論文。

有這樣一件事:一位女中學生在電車上為一位外國朋友讓座,卻遭到幾個青年人的嘲笑:“真是崇洋媚外!”為此,引發了一場爭論。有人說,這名女中學生講究文明禮貌,沒有錯;也有人說,這是一些中國人長期以來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現。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然後選擇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標題。

八、(人教版必修四P81)

閱讀下面的文字,請以“中國文化”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2018年高考之前,人教版語文課本中的這些寫作素材,你不能不看

中國文化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比方說:有“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又有“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漢不吃眼前 虧”;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又有“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江山不移”,又有“隨遇而安”......

九、(人教版必修五P7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據報載,一位父親與兒子簽訂了一份“父子協議”,主要內容是:兒子全部自籌高等教育經費,自己解決謀業,創業,結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要自己解決養老費,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等各種事宜.這一致協議在社會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說,這個協議違背了我國傳統的父母撫養子女,子女贍養老人的倫理道德也有人說,傳統的雙向依賴的親情與孝道是建立在農村社會多子多女的人口基礎和小農生產的經濟基礎之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消極因素,應該有一種新型的父代與子代之間的關係來代替.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立體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