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典故:金蕎麥

一天,李時珍在雨湖對岸的鄉間行醫,要經過一條小河。可是,河床的木板橋卻被山水沖垮了。李時珍正擔心過不了河的時候,有個五大三粗的年輕人走了過來,說:“你不是李大夫嗎?來來來,我揹你過河。”過河後,李時珍讀年輕人說:“太感謝你了。不過,在你揹我過河的時候,我給你切了一下手脈,發現你筋骨有疾。現在給你一張藥方,只要照方抓藥,連服三劑,保你無事。”這年輕人聽了,嘴裡說:“有勞李郎中,後生一定遵囑照辦”。心中卻暗想:我的身子健得象頭犟水牯,點把筋骨痛有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等李時珍一走,他就把藥方丟了。

中藥典故:金蕎麥

半個月後,李時珍行醫又來到這裡,見河邊附近的村裡有人在哭泣,就上前去打聽。原來,有家窮人的病倒了。全家老的老,小的小,生活沒著落,成天總是哭。李時珍鑽進屋去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床上病倒的正是揹他過河的那個年輕人啊!經過詢問,才知道這年輕人沒照他河邊說的辦,小病不診,才釀成大病。望、聞、問、切之後,他對年輕人說:“你這是筋骨病。水邊的人,常年風裡來,雨裡去,幹一腳,溼一腳,十有八九的人輕重不同地患有這種病。嚴重了就會癱瘓。幸好你的病還可以診治…..”

中藥典故:金蕎麥

一聽說還可以治,左鄰右舍的人就議論紛紛。有的說:“李大夫,你就費心盡力給他診吧!”有的說:“有用得著我們幫忙的地方你儘量說。窮不幫窮誰幫窮呢?”李時珍見大家熱心快腸,心裡暖烘烘的,說:“這雨湖鯽魚就是一味好藥。它背脊草青,鰓邊金黃,尾鰭比一般鯽魚還要多兩根刺,有溫中補虛的功效。用它煮金蕎麥,然後吃魚喝湯,保險不出三天,病人就能起床”。雨湖鯽魚好辦,大家用卡子釣幾尾就是了。可當時誰也不認識什麼是金蕎麥呀!李時珍又帶人上山,挖回金蕎麥,並教給他們辨認。這法子果真靈驗,那個年輕人的病很快就好了。“金蕎麥煮鯽魚,能治筋骨痛”,就這樣代代相傳下來了。

【溫馨提示:本文故事僅幫助記憶】

中藥典故:金蕎麥

醫學指導-——中國國際生命醫學工程院門診中醫特需專家廖佐芹教授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脾、肝經。廖佐芹教授說,本品苦寒清洩,主入肺經,兼入脾、肝經。善清解熱毒、祛痰排膿,為治肺癰、肺熱咳嗽之要藥。兼散淤止痛,治瘰癧、瘡腫、咽痛、蛇傷、損傷、痛經、痺痛可用。功效:清熱解毒,祛痰排膿,散瘀止痛。

中藥典故:金蕎麥

主治病證

(1)肺癰,瘰癧,瘡癤,毒蛇咬傷。

(2)肺熱咳嗽,咽喉腫痛。

(3)跌打損傷,風溼痺痛,痛經。

中藥典故:金蕎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絞汁塗。廖佐芹教授提醒,本品微寒,能緩通大便,故脾虛便溏者慎服。

中藥典故:金蕎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