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禮」3月31日在京成功舉行

2018年3月31日,“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典禮”在北京建設大廈成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00名獲獎者,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研究員、觀察員參加了大會。中國食品報社副社長、總編輯李振中、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劉末、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盧建新分別代表主辦單位、指導單位,發表了賀辭、講演。

“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禮”3月31日在京成功舉行

“2017年度致敬中國食品人”活動由中國食品報社、中國搜索、新浪網、《食品安全導刊》雜誌社、中國食品新媒體聯盟、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聯合發起,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北京岳氏集團聯合承辦。在2018年2月12日12:00—2月28日16:00投票時間內,針對40位“致敬人物”,公眾投票頁面訪問量4429448人次,累計總投票數937010票,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全體研究員、觀察員會議與頒獎典禮同期舉行。大會發布了《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北京宣言》,全體研究員宣讀了《入院誓詞》,誓言遵守研究院章程,履行研究員義務、職責,絕不生產、營銷有損於人民健康的食品,為國家爭光,為民族爭氣。

“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禮”3月31日在京成功舉行

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全體研究員宣讀了《入院誓詞》

致敬中國,特別是向中國有代表性的食品人致敬,致敬什麼?這是活動啟動之初,專家們就熱烈討論的問題,當然也是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畢竟,這是一次完全公益性的活動,每一位“致敬人物”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因此,所有的“致敬人物”都經過了專家們的嚴格評定,力求推出的“致敬人物”能夠受到公眾的認可,最重要的是起到未來的引領作用。

那麼,2017年,作為中國食品行業的正能量推動者,他們做過什麼,說過什麼?2018年,作為中國食品行業的正能量推動者,他們還將做什麼,說什麼?

我們知道,2017年中國食品人創造了輝煌,也為2018年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在中國食品品牌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上,中國食品人的道德風範、專業素養、匠心匠魂,在很大程度上引領著中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引領著中國食品品牌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創造影響力。

在“健康中國”建設的道路上,在“食安中國”前進的道路上——

特別緻敬人物:李士靖。今年,他93歲高齡,曾擔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政府食品工業辦公室副主任、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奧運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成員。從1949年開國大典後“開國第一宴”,到1999年建國50年國慶宴會,再到北京亞運會、奧運會等重大國際性餐飲接待,他一直擔任食品安全負責人。60多年來,李士靖始終沒有停止對中華飲食文化的探尋與彙總,主編《中華食苑》等書籍,希翼用自己的赤誠之心,將中華飲食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禮”3月31日在京成功舉行

右一為主編《中華食苑》等書籍李士靖

孫寶國、胡小松等十大食品致敬人物擔當、坦蕩、富有情懷的行動,為食品行業的長遠良性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乘風破浪。

袁仁國、朱新禮等十大食品大工匠奮進、拼搏、堅韌不拔的精神,為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指路的行標,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

曹保印、朱丹篷等十大食品觀察家前瞻、敏銳、深度的觀察與思考,為食品行業從業者和消費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拔雲見日。

嶽平安、鄭合山等十大食品創新家敢想、敢幹、敢闖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行動,為食品行業注入了新鮮而又富有正能量的血液,勃勃生機令人鼓舞。

中國安全食品推廣辦公室主任劉鴻熙被推選為“2017年度中國食品特別觀察家”。

“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禮”3月31日在京成功舉行

中國安全食品推廣辦公室主任劉鴻熙

“致敬中國食品人”系列活動所要致敬的,正是這群人的精神、行動與擔當。精神使人充滿活力,行動使人腳踏實地,擔當使人義無反顧。有了這些,中國食品人必將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由此出發,中國人也必將能夠享受到越來越美好的生活。

在致辭中,中國食品報社副社長、總編輯李振中對頒獎活動的成功舉辦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2018年,食品安全問題依然會是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食品品牌問題也依然會是重要行業問題之一。在這個背景下,通過“致敬中國食品人”系列活動,通過公眾的投票,賦予中國食品人更多的正能量,更美的發願心,引領中國食品品牌紮根中華大地,贏得全球盛名,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路徑。所以,投票是一種讚美,更是一種鼓勵;是一種賦能,更是一種鼓舞。公眾手中的每一張票,都是在為自己心中的中國食品人頒獎,也都是在為自己的美好生活奠基。只有公眾參與的越積極、越廣泛,才能形成一種正能量的賦予、引領和激發。

李振中還從智庫建設的角度,對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今後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說,2018年3月20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關於加快新聞出版行業智庫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中明確,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中央《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和中宣部等部門《關於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規範和引導新聞出版行業智庫健康發展,總局制定了《關於加快新聞出版行業智庫建設的指導意見》。通知要求新聞出版行業結合實際,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導向,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創新、融合發展、開放共享,以服務大局、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為宗旨,以政策研究諮詢和行業重大問題研究為主攻方向,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水平。

就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而言,這既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還是一個明確的方向。在此之前,通過執行主編每月一期的《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專刊,研究院組織發表了一些非常有建設性、有高度和深度的理論性文章,為研究院的智庫定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希望研究院把握時機,進一步明確研究方向,團結全國各地的研究員,迎難而上,將研究院打造成中國一流的食品行業智庫,為企業的發展助力,為政府的決策助力,為公眾的健康助力。今後,中國食品報將會給予研究院更大、更多的支持,爭取使研究院早日成為中國一流的食品行業智庫。

根據這一要求和指示,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曹保印發表了《做中國最接地氣的食業智庫》的專題講演,從研究院定位到食業媒體平臺建設、編輯出版《中國食業核心內參》,到努力做中國食業輿論專家、食業科技諮詢與傳播專家、食業標準制訂者、食業實戰指導專家等多個角度,闡述了將研究院建設成中國食業智庫的規劃,並做了具體的工作安排,如編輯出版《中國食品品牌影響力》叢書、定期舉辦中國食業年度排行榜、不定期舉辦各類食業論壇、沙龍、學術研討會等。

“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禮”3月31日在京成功舉行

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曹保印發表《做中國最接地氣的食業智庫》的專題講演

除此之外,曹保印在講演中還說,全球食品產業已發生深刻變化,技術裝備更新換代更為頻繁,加工製造智能低碳趨勢更加多元,產品市場日新月異更趨豐富,科技創新驅動全球食品產業向全營養、高科技和智能化方向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以研究院為核心,經常性組織研究員、理事,走出國門,出訪世界著名食品企業,包括走進世界著名食品學院,感受歷史與文化,開拓思路開闊眼界,借鑑國外先進經驗,將成為研究重要工作之一。

中國食品報編委、品牌研究院院長李葆華主持了當天的大會,並向研究院各地代表處頒發了授權書。

“致敬中國食品人頒獎禮”3月31日在京成功舉行

獲獎嘉賓合影

“2017年度致敬中國食品人”全名單:

2017年度十大中國食品致敬人物:李士靖,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原副理事長;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趙春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孫寶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國勝,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馮恩援,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胡小松,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馬冠生,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潘剛,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鍾睒睒,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7年度十大中國食品大工匠:袁仁國:貴州省委委員,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魏立華,君樂寶乳業創始人、總裁;楊君敏,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禮,匯源集團創始人,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盧敏放,蒙牛集團總裁;許世輝,達利集團董事長;蔡金垵,福建盼盼食品集團董事長、總裁;陳南,三全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017年度十大中國食品觀察家:黃聖明,國統大數據智庫專家,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原秘書長;曹保印,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林向,酒業家傳媒創始人;秦朝,自媒體《餐飲老闆內參》出品人;張志偉,《食悟》傳媒創始人、總編輯;朱丹篷,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董宗濤,渠道品牌賦能實踐家,成都蓉一品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鐵丁,元一智庫董事總經理;鄂學禮,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所研究員;宋亮: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分析師、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經濟專家組組長。

2017年度十大中國食品創新家:張仲安,四川翠微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董新平,貴州名品榮和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嶽輝,中國質量萬里行產品溯平臺首席執行官;孫建,中國生態原產地產業聯盟高級顧問;嶽平安,岳氏集團董事長;賈東芬,北京六角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合山,中糧山萃董事長,中國零食“輕奢”觀第一人;趙建斌:釣魚臺食品公司董事總經理兼CEO,釣魚臺食品標準認證體系首席架構師;章燎原,安徽三隻松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陶石泉,江記酒莊董事長,“江小白”品牌創始人;

(中國食品報品牌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