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幾個總是有用的

這時候,西晉也覆滅了,王雄的後代基本上銷聲匿跡了,而王覽的後人開始在政壇上發力了。王覽有六個兒子:王裁、王基、王會、王正、王彥、王琛(看到沒有,要想後代有出息,多生是一個最簡單的辦法。生得多了,總會有幾個有出息的,這樣就可以光大祖業了。你要是都只生一個的話,估計過幾代以後,連人都沒了,還講什麼光大門楣啊),都當上了六百石以上的高官,但是在西晉的時候名氣並不顯,可能他們還是屬於儒學的一派,而不是玄學的一派,而當時的風氣則是玄學當政,比如王衍、王戎他們都是清談名家。但是到了西晉末年的時候,由於司馬睿的封國正好在琅琊,而王氏一族正好也是琅琊人,並且還是琅琊當地的絕對高門巨族,所以司馬睿要想在琅琊國統治好,必須要藉助王氏一族的勢力。就這樣,王裁的兒子王導就進入了司馬睿的幕府,兩個人一拍即合。正好藉著朝中司馬越與王衍的聯盟,司馬睿與王導在地方上也聯合了起來,然後趁著中原大亂,開始經營江東的基業。

多生幾個總是有用的

王導

司馬睿在過江建立東晉之後,就發現朝中是以丞相王導為首的王氏子弟把持朝堂,外面是以大將軍王敦為首的王氏子弟佔住上游荊州,手握重兵。號稱“王與馬,公天下”。司馬睿作為一個皇帝,對於這種局面肯定是不滿意的,那怎麼辦呢?使用統治者一貫的手段唄:摻沙子、挖牆腳。於是,在司馬睿稱帝的當年,他就任命彭城劉隗御史中丞,兼任侍中,任命渤海刁協為尚書令,開始對王導的權力進行蠶食。王導自然是不滿的,但是他並不是很擔心這種情況,因為當時作為世家大族的他們,名下有無數的良田和奴隸,他們有足夠的實力來對抗司馬家的皇權。但是劉隗、刁協的下一步舉措就開始讓他們感到壓力倍增了。

多生幾個總是有用的

司馬睿

劉隗、刁協建議為了對抗上游王敦的壓力,司馬睿需要建立一支自己的軍隊,但是當時江南地區的人口並不多,另外還有一大批從北方渡江過來的人口並不在政府掌握的手中,而是在各個世家大族的手裡。這些世家大族利用中原大亂、永嘉南渡的機會,大肆將原來是良民的老百姓都變成自己的莊園裡的僮客,稱為依附於自己的農奴,這些僮客或者農奴是沒有人身自由的,他們不但要一輩子為莊園主服務,而且跟朝廷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朝廷並不能徵發他們參軍。於是,劉隗、刁協建議司馬睿要免奴為客,將揚州的僮客的身份都恢復成良民,以便於政府能夠隨時徵發他們參軍。這就等於對那些世家大族進行釜底抽薪了,這就不能不引起那些世家大族的憤恨了,畢竟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斷了別人的財路,別人自然要斷你的生路了。更何況當時王導還兼著揚州刺史的職位,正好是在他的手底下。揚州的世家大族都看著王導該怎麼反擊呢。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汝南大族周氏就對刁協十分的不滿。

多生幾個總是有用的

揚州刺史部

《世說新語》上有一則故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周顗在擔任吏部尚書的時候,有一次在宮裡值班,晚上突發急病,生命垂危,當時刁協正好是尚書令,跟周顗在一起值班。刁協立即派人對周顗進行救治,盡最大的努力,終於讓周顗稍微有點好轉,等天亮的時候,派人向周顗的弟弟周嵩報信。周嵩跌跌撞撞地來到宮內,刁協立即上去哭著告訴周嵩頭天晚上週顗的危急情形,但是周嵩理都沒理他,一個大耳刮子就扇了過去,刁協嚇得趕緊躲到房子外面去了。周嵩走上前去,也沒問周顗的身體到底怎麼樣,而是直接對他說:大哥,你在洛陽的時候,是跟和嶠齊名的人,你現在居然墮落到跟奸佞小人刁協混到一起了,我真是看不起你啊。然後站起身來就走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那些世家大族對於劉隗、刁協的怨恨之情是多麼的深。

多生幾個總是有用的

周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