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7年11月,著名的紅牆攝影師、毛澤東第一任專職攝影師侯波在京逝世。她與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攝影師的印象不同,她身材瘦小、溫潤如玉,在25歲的花樣年華就見證了新中國成立的重要時刻,開啟了攝影生涯。

人們羨慕侯波的一生能與偉人同行,與歷史同行。毛澤東生前公開發表的700多幅照片中,僅侯波一人拍攝的就達400多幅。侯波的名字和毛澤東以及他的影像連在一起。侯波曾說:“他決定了中國的命運,也決定了我的命運。”

侯波追憶中南海十二年

我常被人問起為什麼能長時間在領袖身邊工作?我想是因為我守規矩,對工作認真。雖然我技術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肯學習。

工作在中南海,我一家也就搬進中南海,住在勤政殿進門不遠的一間20平米左右的房子裡。每天除了值班、執行任務,我哪裡都不去,就守著電話,守著我的相機。人和攝影器材都時刻保持著一聲令下立即行動的狀態。晚上睡著了,只要外面有人跑動的聲音傳來,我就知道有事了,得趕緊爬起來,提起相機就往外面跑。我的攝影包永遠準備得好好的,白天黑夜就在我的手邊。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侯波

毛主席主意一定,是誰也勸不住的,他有的時候會突然提出到哪裡去看看,周圍的保衛人員都迅速動作起來。因為我的準備做得好,他的任何突然行動,我都不會措手不及。大概從1953年開始,毛主席在各地視察的時間遠遠多於他住在中南海的時間,他怕打擾地方,很多時間都住在列車上。他會帶兩隻大箱子,裡面幾乎都是書。我也是兩個箱子,分別裝著攝影器材和生活用具,有時候我還要在列車上衝洗照片。

我的箱子很重,裡面什麼都有,我出門就有很多同志幫我拿。主席身邊的同志對我幫助都很大,我只是按按快門。拍了這麼多的照片,可以說也有其他同志的功勞。

我在中南海呆了12年,呆的朋友都沒了。徐肖冰經過特批我還能見到,因為不允許和外人接觸,朋友我幾乎都看不到了。那個時候,我到哪裡,走多久,不要說家人不知道,我自己都不清楚。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侯波、徐肖冰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徐肖冰、侯波攝影回顧展”上。

我當時給領導人拍的照片都是資料檔案,嚴格保存。根本沒想過這些照片可以以個人名義公開發表,我也不知道這些照片將來有什麼用途。我只知道在毛主席身邊工作要絕對保密,我拍的照片也絕對保密。所以不管是領袖的重要活動還是生活照,我全認真登記保存在保險櫃裡。我除了好好照相,什麼也不多問不多想。

那時我的兩個孩子雖然也住在中南海,但他們上的都是全日制幼兒園或學校。就是回來也很少能見到父母親。

在中南海工作,我時時處在緊張中,雖然和毛主席及其他領導都漸漸熟悉了,但腦袋冒汗,手腳冰涼是經常的。剛開始中南海攝影科就我一個人,我總擔心拍不好或者漏掉什麼重要的畫面。

毛主席是個情緒化的人,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我照相前要觀察他情緒如何,尤其給他拍攝單人照的時候。他情緒不好的時候,我是萬萬不能拿起相機的。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毛主席在地方視察農業生產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7年,毛澤東在飛機上工作。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9年,毛澤東在韶山老家與眾人游泳。

後來我摸出了些規律,如果毛主席晚上沒休息好,看上去就氣呼呼的。不用拿相機,主席就會衝我發火。我又不能到他辦公室觀察他的情緒,只能通過他身邊的同志提醒。

我拍攝時儘量不讓主席感覺到我的存在。他和群眾在一起,我就在眾多衛士中、在歡呼的群眾中,鑽來鑽去找角度。他一個人時,我就在他身邊靜悄悄拍攝。又要不打攪領導工作又要把照片拍攝下來,我想了不少辦法也吃了不少苦頭。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7年,毛澤東在安徽鋼廠與工人們交談。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9年,毛澤東和亞非拉青年在一起。

我一直想拍一張毛澤東看書的照片。一次,毛澤東的侍衛長李銀橋告訴我說老人家休息得很好,正在書房看書呢。等我拿著相機過去時,就聽見毛主席拍著桌子,對一個將軍大聲叫道:“有下一次,你就不要來見我。”我扭頭就跑,還沒等我走掉,毛主席就衝我吼起來:“幹什麼,沒看見我有客人嗎?”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4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雲在中南海紫光閣。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60年,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彭真、陳毅、鄧小平聚精會神地看一本古書。

就連周總理性格這麼好的人也因為照相和我著急過呢。有一次,毛主席和周恩來參加一個座談會,人們圍著主席說話握手,我個子低總找不到角度,舉著相機半天按不下快門。周總理見我一直沒拍,就嚴厲地說:“侯波,你怎麼還不快拍?等一會這樣的場面就沒了。”總理這麼一說,我更慌了,最後實在沒辦法,在人群中胡亂拍了幾張。那天晚上,正好有舞會。周總理主動邀請我跳舞,對我說:“小侯,今天我向你道歉,你拍照的時候我對你態度不好。當時人那麼多拍照確實有困難。”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侯波鏡頭下的周恩來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4年9月,毛澤東、周恩來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

不過和主席待久了,知道他也是個愛開玩笑的人。有一次主席視察到河南,棉花豐收,主席很高興。我想站在棉花垛上,拍一張周圍都是棉花、主席喜氣洋洋的照片,可是我一上去就陷進去了,爬的越高,陷的越深。棉花最後把我全淹住了。主席發現了就說:“侯波掉進去了,你們看看她去。”幾個人七手八腳把我拉出來,滿身滿頭都是棉花。主席開玩笑說:“這不是個雪人嗎?”

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的時候,我就在一條小船上面拍照。看著游泳隊伍走遠了,我就和划船老頭說你快劃,快劃。主席上岸以後我的衣服全是溼的。主席就問:“你為什麼不下水呀?”我說我不會,我要下水的話就沉底了。主席跟我講:“你多喝幾口長江的水就會了”。

拍攝趣聞

1957年11月,毛澤東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前往蘇聯訪問。16日至19日,六十四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團會議通過了《莫斯科宣言》與《和平宣言》。在《宣言》簽字儀式上,各國記者特別多,侯波個子矮小,前面的人一站起來,她連主席臺上人的腦袋都看不見了,正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法國共產黨代表站起來向她招手,想讓她從桌下鑽過去,不料讓旁邊一個蘇聯記者搶先一步。

侯波再也等不及了,她借法國朋友的一臂之力直接跳到了桌子上,對準正在簽字的毛澤東快速按下了快門。侯波這一跳,連主席臺上的赫魯曉夫都驚動了,他看到是一位拍照的記者,反而笑了笑,露出讚賞的神情。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7年,毛澤東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蘇聯。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向中國留學生髮表講話。

多少年過去了,毛澤東當時的翻譯還對徐肖冰說,“你家侯波真厲害,當著那麼多人,她竟敢跳上桌子去拍照,連赫魯曉夫都佩服她的敬業精神。”

1958年,毛澤東到長沙後執意去湘江游泳,不會游泳的侯波只能端著相機守候在岸邊,岸邊有個很隱蔽的糞坑,只顧看取景框的侯波,一不小心就掉進了裡面,還沒來得及洗乾淨,她看到毛澤東上了岸,又緊跟在他的身後,拍下了這張別具特色的《毛澤東與頑童》。

照片裡的毛澤東赤著腳的雙腿沾滿了淤泥,身著寬鬆的長袍,正與村裡一個小頑童逗樂,像極了一位偶爾在兒孫面前露出笑容的威嚴祖父,這張照片也被一度被神化為毛澤東重回“凡間”的代表作。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8年,毛澤東暢遊長江。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8年,毛澤東暢遊湘江後在農家門口與小孩逗趣。

在侯波一生所拍攝的作品中,《毛澤東回韶山》堪稱經典之作。照片中,毛澤東佩戴紅領巾同一群少先隊員站在一起。這張被臧克家稱為“紙片上彷彿聽出聲音”的照片,曾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後被選入了小學課本。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照片還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依偎在毛主席左右的女孩彭淑清與男孩蔣含宇在十二年後結為夫妻。多年後,蔣含宇說,“可以說,紅娘就是給我們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侯波。”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1959年,毛澤東和韶山中學的師生們。

1986年9月,徐肖冰、侯波攝影展《偉大的歷史紀錄》開幕,這是二人的作品第一次與普通觀眾見面。後來,這些攝影作品還分別到上海、杭州、桐鄉、廣州、汕頭等地進行巡迴展出。侯波說,“中國有許多優秀的攝影師,由於歷史的偏愛,我才能成為這樣一個幸運者。而在這個過程中吃的苦和我們得到的榮譽相比,真是不值一提,一切來之不易。”

參考文獻:

陳小波:《見證歷史的女攝影家侯波辭世 生前口述:一切來之不易》

潘山:《侯波:鏡頭裡的紅色傳奇》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紅牆攝影師侯波:給毛主席拍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