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是消費降級還是消費升級了?

開頭我問大家一個問題:

1、100個人,人均有100萬元,加起來也是1億元。

2,100個人,其中一個超級富豪,擁有9901萬,另外99個人窮鬼,人均有1萬元,加起來是1億元。

以上,哪種情況消費能力更強?

你肯定毫無疑問會選第一種。

其實,經濟學原理就是這麼簡單,當今中國消費不振的原因,不是因為社會沒錢了,是因為貧富差距太大,錢都集中在少數富人手裡。

當一個人的錢到了一定程度,他的消費水平就基本穩定了,不會再隨著收入增長而增加消費。

一個擁有一億資產和一百億資產的人,消費水平幾乎是一樣的。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在2014年發佈了《中國民生髮展報告》,中國的基尼係數已經達到0.73,遠超國際警戒線0.5。現在是2018年,切身感受,貧富差距是比2014年更大了。

不過根據官方2017年的數據,中國基尼係數只有是0.467。

基尼係數是指示貧富差距的係數,數值在0-1之間,越接近1就代表貧富差距越大。

相信哪個數據,大家自己判斷。

我這裡還有另外一個數據:站在頂端的1%家庭已經擁有中國三分之一的財產。這跟文章開頭的例子是不是很像?

有人說國內消費降級了,又有人覺得消費是升級了。

其實都沒錯,錢是不會無端端消失的,無非就是在不同的人手裡而已。

真實情況是大部分人的購買力是降級了,小部分人購買力升級了。

所以,拼多多能夠火起來,茅臺也越來越貴,53度飛天茅臺最近又漲了500塊。

按照總量來看,消費確實是在下降的。

中國到底是消費降級還是消費升級了?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監測數據,2018年7月份,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3.9%。

從分類來看,糧油食品類下降2.8%,服裝類下降3.8%,日用品下降5.7%,金銀珠寶下降1.8%,家用電器下降9.9%。

其中,生活必需品降幅並不大,但家用電器這種彈性較大的下降幅度就比較大。畢竟家用電器舊了也可以繼續使用,飯不能不吃。

從以上數據看,消費切切實實是下降了。

下降是因為居民手裡沒錢,居民手裡沒錢是因為負債率太高。

居民家庭負債率已經達到110%,大概是美國的兩倍。

這兩年房價通過漲價去庫存,政府和企業負債逐漸轉移到了家庭部門,這是削弱居民消費能力的主要因素。

以往支撐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力就是中產階級,現在的中產階級大部分都買了房子,變成了負資產階級。

年入幾十萬的華為員工也不敢消費,消費就沒有了。

以往消費的主力軍都揹負著幾十年的房貸,如果不切實解決居民收入增長的問題,消費就不可能起得來。

央行放水也好,財政刺激也好,基建也好,都解決不了消費問題。

居民沒有了消費能力,還在搞什麼玩意供給側改革,那就是個笑話。

這是一個死結。

要解開這個死結,唯一的辦法就是減稅,降社保,降房價。

不過,這事兒,暫時還停留在喊口號上面。

我們能怎麼做呢?

其實,大部分人破產,都是因為投資失誤,基本沒有因為消費而導致破產的。

現在大環境這麼差,不要亂投資,股票不要老想著要抄底,不要去給P2P接盤,就行了。

其餘還是該吃吃該喝喝,沒什麼影響的。

一動不如一靜。

——————————————————————

用思考理解經濟,用經濟理解世界。

請關注《茶話股經》

這是一個前私募操盤手,現在的獨立投資人撰寫的,客觀,理性,深刻的經濟類文章。

感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