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門第》: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

所謂《門第》: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

閒餘追看《門第》,覺得號稱接地氣極盡現實主義的題材電視劇,也依然不那麼現實。但這並不妨礙觀看熱情,看看網上的點擊率就知道了,它生在了一個好時代。當時的一個文化背景催生這樣的一部電視劇,真是生逢恰時。

《門第》講述了一段錯綜複雜的婚姻生活。市井小民屌絲男何春生與都市白領白富美羅小貝,兩個攜帶不同家庭文化的人組成婚姻,也就開始了一場以相互滲透家庭文化為背景的戰爭。愛情,在“門第”之下就像一個帶著善意的謊言,然而只有在婚姻的博弈中互相體諒,互相關懷,攜手走出“門第”差異,才能收穫最終幸福。也許這就是這部電視劇的正面主題和想要闡述的價值觀,只是後來越演越偏離了這個主題,連同價值觀都變得模糊了。

劇情前十集很不錯,使我有追看的慾望,可惜後面開始就不能令我滿意了。可能是後期邊拍邊改劇本的緣故,場次有點凌亂,剪輯不夠明快,很多銜接很生硬,加上劇情也開始瞎編亂造了,劇本硬傷非常嚴重!但總體來說還算完整。

所謂《門第》: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

演員方面,佟大為把何春生那種隱忍演的很好,後來的窩囊也是,連自暴自棄的樣子也是。開始的何春生讓人覺得很有希望,用時下的流行詞來說就是充滿正能量,結婚初始也讓人覺得同情,但後來就漸漸開始對他心生不滿,孩子出生之後我對他就只剩下厭惡和鄙視了。引用魯迅的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相反羅小貝卻是越來越招人喜歡,之前那麼嬌氣,嚷著何家就是火坑,死活不嫁,到後來被春生感動,嫁給春生,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春生,並且慢慢為他改變。印象裡,於明加在大部分劇集裡都有哭戲,開始時為自己的命運,抗爭自己的愛情,後來為春生委屈、難過、傷心、絕望。從30集開始,春生幾乎每一集都惹羅小貝難過,我已經無法形容了,只能用羅小貝的話來定義:不可理喻!簡直是不可理喻,後面這句是我說的。

所謂《門第》: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

我倒是很喜歡周曉鷗飾演的何秋生這一角色,他的出場讓我驚喜,猥瑣邋遢,但是重情重義;油腔滑調,但是內心憨厚;膽小如鼠,但是真誠無私;胸無點墨,但是踏實勤奮。轉戰影視的周曉鷗,還是當年那個純情地唱著“天好黑,風好冷;我好累,我好疼”《你到底愛不愛我》的光頭小生麼?

故事的結局還是必然地偏向了屌絲男何春生,這是國產電視劇慣用的大團圓伎倆,只為討好觀眾提高收視率。其實原著小說裡面的結尾正好相反。

總感覺《門第》是想闡述“堅定的愛情可以打破門第”,也就是說門第觀念不應被放進愛情裡頭。弄巧成拙的是,電視劇裡演的不是愛情,而是婚姻。更多的情節都在說明門第觀念在婚姻開始之前是必須被估量的一項重要因素。

所謂《門第》: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

在天朝,沒有什麼世襲貴族,所以錢就成了劃分的標尺。當出身、環境無法選擇時,也許像富人那樣去思考,才能真正讓人內外都有改善。中國講求門當戶對,也不是沒有道理,不僅是錢,還有人生觀價值觀這些看似虛無縹緲,實則隨時能讓人抓狂的東西。

因此,儘管這部電視劇想表達的是愛情至上、婚姻最終的延續和幸福不是靠門第,但我依然要說,在沒有達到西方國家的文明程度前,請把門第觀念繼續作為婚姻的一項指標,即使你依然認為何春生和羅小貝就是真正的愛情,那也請你首先考慮你是否有主人公的毅力和能力從門第觀念的漩渦裡掙扎存活下來。眾所周知,愛情跟婚姻是兩碼事。或者拆開來說,可以存在沒有愛情的婚姻,也存在沒有婚姻的愛情。這就是現實,殘酷而生疼,遠非電視劇所能表述完整。

但是,它仍然不可避免地給我帶來了許多小感動,基於生活。

所謂《門第》: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全劇的時代感相當模糊。我猜測故事應該起始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時的社會還是集體制。然後最終止於2011年,因為我看到後面有一集裡面,一個鏡頭晃過車頭,擋風玻璃上貼的顯示車檢年份是2012年。當然,這些不重要,造成劇本硬傷的遠遠不止這些,尤其是講述羅家“衰落”那幾場戲,簡直精簡得一塌糊塗不合邏輯,確實太誇張了,不現實。只不過編劇為了故事矛盾的衝突起伏,不得不有所取捨,並對故事敘述做出某種讓步,但其功力值得推敲。

總體感覺,《門第》與其說是寫實,不如說是講述夢想。但它又很夾生,論寫實,遠不如《裸婚時代》;說夢想,跟《北京青年》又不是一個類型,距離太大。

順便扯一下,《北京青年》這部電視劇,那年年初看的,我連回想情節的慾望都沒有,更別說想寫點什麼了。當初衝著趙寶剛《青春三部曲》最後一部看完,頗失望。印象最深的不是劇情反而是片尾曲,汪峰唱的《存在》。而《裸婚時代》則是標準的現實主義題材,意義不凡,這也是當年能引起轟動的原因。深刻而具體,積極而傷感。尤其是片尾曲《等不到的愛》,可能因為先入為主,我還是比較喜歡聽文章唱的那個版本,感情更真切。只要你看過這部電視劇,然後再來聽這首歌,絕對會感動,甚至到哭。有木有。

所謂《門第》: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

現實與夢想,交織千個心。夢想這東西從非常狹隘的角度來看,絕對是一個很操蛋的邏輯,因為實現夢想之後,那種被夢想折磨在陰暗角落裡面的畸形思維會全部一次性噴薄爆發。

所以說,夢想只適合被用來勵志和嚮往的,當走入生活後,一切都將變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