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調控亮出新信號 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穩健中性的基調下,貨幣政策的節奏和力度把控正在不斷調試匹配。


流動性調控亮出新信號 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對於“合理充裕”的表述,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這是對當前流動性調控釋放的明顯信號,貨幣政策仍保持穩健中性的基調,流動性朝偏松方向調節。


  近期人民銀行一系列操作與表態都顯示,人民銀行對市場流動性的調控不再邊際趨緊。這也是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適時調整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加強預調微調和預期管理的具體表現。

  政策邊際力度不再趨緊

流動性調控亮出新信號 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將進一步走高”,簡單的一句話,讓全市場的人吃下定心丸。

  21日,人民銀行公告稱,為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穩定半年末資金面,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再考慮到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法定準備金付息和臨近月末財政開始支出等因素,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將進一步走高。

  一般而言,人民銀行會在公開市場操作中,描述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的當前水平,這一次卻對接下來的走向作出“走高”的預判,有助於穩定市場對半年末資金面的預期。實際上,人民銀行近期進行的一系列操作,充分說明了央行在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基調之下,已適時調整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加強預調微調。

  6月以來,人民銀行一次次給市場送上“驚喜”: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合格抵押品範圍,支持小微企業和綠色經濟等領域;保持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穩定;投放額外的2000億元MLF,彌補中長期流動性缺口。

  政策的預調微調使得流動性比原本預期得更充裕。反映在市場上,半年末資金面雖有趨緊態勢,但沒有往年的緊張感。總體而言,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利率僅小幅上行,DR007加權平均利率始終在2.85%以下波動,較去年6月下旬就突破3%的情況明顯改善。

流動性調控亮出新信號 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從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和資金融通的整體情況來看,“一方面,應密切關注經濟運行對資金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貨幣政策應保持穩健中性,但邊際上不應再趨緊。”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對記者表示。

  穩健中性的基調不變

流動性調控亮出新信號 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不再趨緊並不意味著寬鬆。“否則,金融去槓桿可能前功盡棄。”盛松成指出,當前仍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

  結構性去槓桿仍是當前的主要任務。經過一年多努力,去槓桿已初見成效,當前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正悄然變化。最新金融數據顯示,2018年5月,M2餘額為174.31萬億元,同比增速8.3%,與上月持平;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82.14萬億元,同比增速10.3%,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尤其是5月當月,社融增量僅為7608億元,同比環比均下降較多。

  “近一年來M2增速大幅下降,主要是金融強監管、減通道、去槓桿的結果,至今仍在持續。”盛松成表示,“當然,去槓桿的邊際力度應逐步趨緩。人民銀行可更多地考慮相機抉擇,可運用定向降準、MLF等量價工具進行調節。”

  其實,人民銀行近期針對小微、三農等領域實施的定向降准以及擴大MLF擔保品範圍等政策,就是在去槓桿過程中的結構性調整,同時實際效果也使市場流動性有所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