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智慧公安 青島打造強大數據大腦和靈敏科技防線

在山東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基層基礎建設三年攻堅戰的熱潮中,青島市公安局將智慧公安建設作為突破口,大力實施基礎信息大排查、信息大整合、數據大應用“三大基礎戰略”,破解了多年以來基礎信息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動態不準的突出問題,打造出強大的“數據大腦”和靈敏的科技防線,推動警務智能化、精準化,提高了基層實戰能力。

“我們要著力深化智慧公安建設,對基層基礎建設三年攻堅戰進行‘回頭看’,在更高層次上深入推進基層基礎攻堅戰。”青島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閆希軍說。

助推智慧公安 青島打造強大數據大腦和靈敏科技防線

基礎信息大排查提升基層信息化實戰水平

7月20日11時許,青島市公安局市南分局香港中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高帥正在轄區走訪群眾。他手持市公安局基層基礎管控平臺的移動警務終端,將走訪獲得的實有人口信息輸入平臺。據瞭解,自去年11月以來,香港中路派出所對轄區全面進行了“一標三實”和各類從業企業及高層建築等基礎信息大排查工作,80餘萬條信息全部錄入青島市公安局基層基礎管控平臺。

2017年,青島市公安局研發了基層基礎管控平臺,平臺具備數據採集、錄入、分析、應用等功能,併為派出所民警、警務輔助人員、警務助理配備移動警務終端,實現了“一鍵採集、全網複用”。利用這一平臺,青島公安組織了6輪基礎信息大排查,解決了多年以來基礎信息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動態不準的突出問題,全力打造“數字派出所”“數字社區警務”。為了保證所採集的每一條信息真實準確,平臺自動監測關注異常數據,精準甄別虛假信息,有針對性地採取電話回訪、網上督查、實地檢查等方式進行監督,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解決。青島公安還以“會查詢、會核錄、會管控、會研判、能展示”的“四會一能”為目標,分級分批對社區民警、警務輔助人員、警務助理、網格員、信息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基層民警信息化實戰水平,提高信息採集利用質量。

詳實準確的信息讓青島公安“耳聰目明”,大大增強了對社會治安的掌控能力。今年1月至5月,青島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4%,6月以來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5.2%。

信息大整合實現智能化指揮作戰

城市交通越來越順暢安全,是近年來很多青島市民的共同感受。2017年,青島在全國城市擁堵指數排名由2015年的全國第9名降到43名,今年1月至6月降到73名。

順暢的道路交通環境得益於青島市公安局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的建成使用。2016年以來,青島交警整合“指揮中心、信號控制、視頻監控、交通執法、信息採集、交通誘導、信息發佈、勤務管理、安全監控、運行維護”10個子系統,建成了覆蓋6區85條主幹道、190條次幹道、115條關鍵支路以及11條高速公路、38條國省道的智能交通管理服務系統。系統對城市交通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自動彈窗報警提醒,並利用信號控制、指揮調度、警力部署等功能,及時調整路口信號燈變化、調整警力部署、指導交通安全設施的建設完善,確保擁堵在第一時間解決。

青島市公安局圍繞實戰,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對接90個基礎系統和161類200億條數據,涵蓋指揮調度、交通安保、反恐防暴、應急處置等84項功能112項應用,實現了全要素、大整合、深應用,為公安工作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為了做強實戰指揮,青島公安堅持情指勤一體化運行,建立了直通一線作戰單元的勤務指揮運行體系,直接推送信息、下達指令,實現錄入扁平化指揮、數字化作戰、智能化管理,打造了互聯互通、同頻同步、一貫到底的指揮運行模式。

如何做好社會資源信息整合,實現信息共享共用?青島市公安局建立了安全數據交換平臺,實現與46個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223類數據共享、安全交換。在大數據雲平臺基礎上,青島公安內部整合了171類58.9億條數據,引進了164類17.93億條社會數據,接入全國4大類2460萬條數據、全省38類11.28億條數據,打造了龐大的兼容性數據倉庫,數據總量增長近10倍,匯成了數據豐富、計算超強的數據總倉,實現了大數據的智能化分析。

數據大應用自動預警實現動態管控

青島公安積極推進全市社會治安“天網”工程建設,視頻圖像建設、聯網、管理與應用效能顯著提升。他們圍繞實戰需要,建設“前端採集、後臺運算、勤務核查”的智能預警防控模式,形成了立體化動態化數字防線。在全市布建電子卡口、視頻監控,共建設視頻監控3萬餘路,實現全市和重點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日均獲取信息數億條。視頻監控採集的數據與基礎管控平臺等數據庫信息關聯比對,實現了對各類基礎治安要素動態感知、智能分析、精確預警,預警信息及時推送一線民警調查核實,實現了治安管理智能化、精準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