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主完顏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這首詞有關

金主完顏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這首詞有關

北宋著名的詞人柳永,是我國文學史上有名的“才子詞人",他的詞,以健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而在當時流行極廣,“天下詠之”,素有“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之譽。,一次友人孫何被擢任為錢塘統帥,即將趕任。柳永即興賦了一首名日《望海潮》的詞,贈送給了他。詞雲: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金主完顏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這首詞有關

這首詞,把西潮的秀美、杭州的繁華、錢塘江的波瀾壯闊,描繪得有聲有色,:富麗堂皇,使“自古繁華”的錢塘更富有攝人心魄的吸引力。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迷人景色,更是讓人陶醉、神往。此詞一問世,便風廉一時,到處流傳,一直流傳到金主完顏亮那裡。他在聽,到了這首詞後,深深地被詞中所描繪的錢塘繁盛、動人的景象所迷戀。由欣獲到,神往,一直勾起了內心佔有的慾望,於興奮之中,他產生了要渡江南侵的慾念。

金主完顏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這首詞有關

柳永《望海潮》中所描繪的景色實在是太迷人、太富有動人心魄的吸引力了。後人謝處厚曾對此作詩說:誰把杭州西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齊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

金主完顏亮投鞭渡江之去的原因之一,居然和這首詞有關

當然,金主完顏亮不可能僅僅只因為是讀了這首《望海潮》,便遂起“投鞭渡江之去",但由於這首詞對錢塘富麗壯觀的景象的渣染,使他對“東南形勝”更加垂涎、貪求,倒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