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林古街 五百年的榮耀與滄桑

水西林古街 五百年的荣耀与沧桑

林春澤歷經六朝,朝廷為他建﹃人瑞坊﹄

水西林古街 五百年的荣耀与沧桑

水西林古街,數座明朝古建築連成片,可見昔日繁華

水西林古街 五百年的荣耀与沧桑

林應亮故居,簷角的壁畫如今依然可見

水西林古街 五百年的荣耀与沧桑

百米古街留住歷史味道

N海都記者肖穎/文肖春道/圖實習生王菲

海都訊 最近一部國產喜劇電影《西虹市首富》走紅,劇中一處高樓環抱的紅色古建築群尤為吸引眼球,讓觀眾記住了晉江五店市的明清古建築群。

在福州南嶼鎮,也有一處古蹟,深藏村鎮街巷之中。它由明朝大司空、百歲人瑞林春澤始建,後建成連綿百米、氣勢恢宏的八座明代大宅,形成“水西林古街”。2008年,同濟大學古建築系教授路秉傑考察後曾評價:水西林明朝古建築群,全國少有!500年來,水西林曾出過許多大宦名流,戚繼光、鄭芝龍等人也曾在此留下痕跡,更有諸如乾隆皇子與深閨名媛相戀的傳說流於坊間。近日,海都記者獲悉,福州將打造13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高新區水西林古街列位其中。南嶼鎮文化站站長陳耀強告訴記者,根據高新區規劃,水西林古街景觀將“顯山露水”,建成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明朝大司空 始建水西林

昔日,閩侯縣南嶼分南北兩嶼,明清時,人稱“北嶼水西林,天下無處尋”。水西林古街,就在南嶼鎮政府附近。水西林古建築群是省文保單位,起於大埕頂,終於九使廟,沿街有獅巖林公祠、水西林氏宗祠、旗峰林公祠、次峰林公支祠、人瑞堂、玉音樓等建築。

記者來到明朝林春澤的故居,進門匾額“六朝大老”,是兵部尚書趙彥所書。嚮導70多歲的宋友齊老人,研究、陪伴水西林古建築已30餘年。他告訴記者,“水西林”之名正是來自林春澤。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林春澤與城門濂浦的林炫同朝為官,林炫官居吏部尚書,林春澤任戶部侍郎。一日皇帝喚“林卿家”,二人同時應聲。為了區分,正德帝按濂浦(在東)、北嶼(在西)所居方位,將兩人分別稱為“東林卿家”、“西林卿家”。北嶼人以此為榮,便將村名改為“西林”。又因旗山之錦溪由此流過,在村前受堤壩抵擋,向西倒流,且村裡只居住林氏一姓,故人稱其為“水西林”。

“林春澤與夫人活到了103歲。”老宋說,他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六朝,因此又被稱作“人瑞翁”。據周櫟園《閩小記》記載:林春澤百歲時,其子林應亮為戶部侍郎,孫林如楚為工部侍郎,玄孫林慎也是進士。“父子孫孫世進士”被傳為美談。

記者看到,自林春澤老宅向下,七座氣派的明代古建築一字排開,八角飛簷、氣勢恢宏,綿延近百米。“本來留有八座,約在清朝時燒燬一座。”老宋說。

玉音樓前 留下皇子戀上名媛傳說

林春澤老宅是座三進的宅子,青石鋪路,樑上雕花,雖被歲月蒙塵,雕刻仍顯精緻。宅子最深處,是棟兩層小樓。老宋告訴記者,這就是“玉音樓”。

在老宅居民、林氏後代林阿姨的帶領下,記者登上了荒廢許久的閣樓,也就是古時林氏女子居住的閨房。閣樓牆體斑駁,木質地板嘎吱作響,已十分破敗。

“從前,三歲以上的男孩都不許上樓。”林阿姨說,乾隆年間,這裡住的小姐林瑞玉和乾隆的六皇子相戀,礙於滿漢不通婚,林瑞玉含恨返鄉。離別前,六皇子永瑢把這副木刻楹聯,送給愛人留作紀念。

記者看到,這副被珍藏的楹聯上書“瑤林藻吐瓊章絢;銀籀光依紫露華”,落款為“書奉,毅庵師傅政畫,皇六子”。款後上下蓋有兩方印,上陰文“皇六子章”,下陽文“綿音敏志”。林阿姨說,曾在閩侯縣博物館的幫助下,找文物專家鑑定過,是六皇子永瑢的真跡。從內容上看,是稱讚老師毅庵的文章和書法。

老宋說,六皇子的老師毅庵,是福清籍著名文人葉觀國,毅庵是其別號。葉觀國和水西林的林孟基是摯友,邀請他帶著女兒林瑞玉進京遊學。林瑞玉花容月貌,精通詩詞書法,認識了同樣有才情的六皇子永瑢。林阿姨說,在族譜中確有記載林瑞玉。

許多歷史名人,都曾在水西林留下過痕跡。如林春澤百歲時,戚繼光寫賀壽文《賀千歲翁林先生序》,全文八百餘字,刻在“旗峰林公祠”中。又如始建於宋代的獅巖林公祠,原為南宋理學家林之奇故居,相傳朱熹經過福州時,曾在此向他求教《論語》。水西林古街附近還有鄭芝龍故居、中國最早基督教堂之一的南嶼福音堂舊址等。

“顯山露水” 打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在《閩都記》、《榕城考古略》中曾記載,林春澤告老還鄉後,熱心在宅子後山種植杜松,形成綠樹蔥蘢、鷹鷺群飛的景觀,“北嶼水西林,天下無處尋”,不僅是稱讚水西林人瑞才傑,也讚許此處山清水秀、環境獨佳的風韻。

前幾年,同濟大學古建築系教授路秉傑曾來此考察後評價:水西林明朝古建築群,全國少有!

為還原古街風貌,根據高新區水西林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目前啟動一期規劃,水西林古街景觀將“顯山露水”,計劃在古建築後方的旗山起點太平山上修建休閒公園,同時治理錦溪,建駁岸公園,讓古街景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打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