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收到了朋友的一個提問:高ISO或者長時間曝光的照片,機內降噪還是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現在的相機,都有機內降噪。我們開啟機內降噪是可以的。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但是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影響拍攝的連續性。因為相機本身在降噪的時候,會延遲下一張照片的拍攝。特別是在拍攝星軌、極光等題材,這樣時間延誤無疑會讓你的拍攝不完美。機內的降噪,只對JPEG格式有作用。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所以,當大家拍攝這樣題材的時候,建議把機身降噪關掉,採用raw格式拍攝,採用後期降噪的方式。不影響拍攝進度,而且降噪的效果更好。

後期降噪的方法很多,比如單張的RAW降噪和JPEG堆棧降噪。

今天飛俠分享用利用Capture One軟件來降噪的案例:

Capture One軟件的降噪能力,特牛。針對高感、長曝的攝影作品,有特效。

這是一張APS-C畫幅微單相機拍攝的星空。拍攝參數:ISO6400,用了鏡頭最大光圈,曝光30秒。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現在用Capture One打開這張圖片,然後把曝光提升1.5,更改一下色溫。並沒有進行降噪等其它操作,輸出最高質量JPEG文件。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我們把畫面放大100%,看一下左下角暗部的地方,這是最容易產生噪點的。怎麼樣?看不到噪點吧!畫面很乾淨。這樣的一個曝光參數,得到這樣的畫質,真心不容易。我用其它軟件也進行了同樣操作,畫質和Capture One比還是有差距的。微信對畫質壓縮太大,就不上對不圖了。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Capture One的降噪算法很強大,當你打開圖片的時候,它會自動分析,降噪,基本不需要攝影師的介入,就可以幫助你實現一個純淨,無噪聲的世界。

當然,如果畫面的噪點實在太多,我們會進行進一步的手動降噪。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看一下調整之後和原圖對比吧,效果不錯吧。關鍵畫質完美。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高ISO和長曝,機內降噪和後期降噪,哪個效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