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最繁複工藝

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一,是八絕中涉及材料最多、工藝最繁複的一門綜合技藝。作為貴金屬工藝的集成,其雛形可以上溯到商代,在隨後的2000多年間以細金工藝的身份發展而完善,所涉及的工藝技法不斷創新並融會使用。從商周時黃金製作飾物,到戰漢時的錯金銀與累絲鑲嵌品, 再到唐代的金珠焊綴以及宋元時期各式金銀器和金銀首飾的廣泛流行,為花絲鑲嵌技藝在明清時能夠到達鼎盛,奠定了一條漫長但紮實的漸進之路。

有細金工藝之稱的花絲鑲嵌,就工藝而言是集歷代之所成,但最終的風格卻是以明清皇家審美作為準則。特別是清代內務府造辦處的設立,不僅明確只為皇家制作專供品,更是彙集著全國的頂尖匠人,因此花絲鑲嵌較之已經達到多項金屬技藝高峰的明代而言在品種和造型設計方面實現了極大豐富;工藝上也更加精益求精,分工細化並逐步轉向專業化生產,全行業分為實作、鑲嵌、鏨作、攢作、燒藍、點翠、包金、鍍作、拔絲、串珠等11 個專業。此時,花絲鑲嵌的匠人幾乎完全服務於宮廷,花絲鑲嵌也被徹底視為皇家工藝。以雍容大氣、富貴華麗為特點的花絲鑲嵌品在歷史的累積和汲取各地工藝精華的基礎上形成了有“京作”特質的宮廷藝術風格。

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最繁複工藝

1949年建國後的手工藝生產合作運動,拯救了在數十載戰亂動盪中瀕臨滅絕的花絲鑲嵌行業,將拔絲、花絲、鑲嵌等金銀細金工藝品的製作工序進行合併,從而形成了花絲鑲嵌這一行業名稱。花絲是指將金、銀、銅拉成細絲,撮出紋樣,再以堆疊編織等技法成形;鑲嵌是指將玉石珠寶嵌於器物表面,有時會有點翠與燒藍加以點綴,並在錘鍱、鏨刻、鎏金等諸多技法的輔助下,形成最終作品。以首飾和擺件居多的花絲鑲嵌品,用材貴重,做工精細,無論款式與大小均會呈現出一種精巧華貴、金碧輝煌的效果。2008 年,“花絲鑲嵌製作技藝”作為傳統手工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不僅是對花絲鑲嵌這一名稱的最終確認,更是對該門技藝的最高認可,花絲鑲嵌開啟了保護與傳承的全新時代。

花絲鑲嵌涉及的工具與材料眾多,工藝繁雜且技法多樣,但其中最具代表性技藝的當屬花絲。花絲,從字面上講是指有著花樣的絲,與單根平直的素絲相對,多用 2-4 根絲以不同的方式搓在一起,從而產生出各種花樣絲。再通過特有技法制作出成產品,各色花絲不僅是花絲鑲嵌品中最基礎的構成,也是花絲鑲嵌品中最具魅力的表現。

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最繁複工藝

清 金甌永固杯

常見的花絲種類有將近20種。


1、花絲,2根素絲向前方撮成一股,是運用最廣的一種絲樣。

2、拱絲,也做鞏絲,呈斜傾8字的二方連續,通常用做花絲的鏤空花紋裝飾或邊緣圖案。

3、竹節絲,單股素絲軋扁後向左上方撮絲,摺痕猶如竹節,撮的越用力,撮的次數就越多,竹節也就越密。

4、螺絲,也做羅絲,素圓絲以一定的螺距纏於一根粗銅襯絲上,形成間距均勻的螺旋紋,再將襯絲去掉。

5、祥絲,製作方法如螺絲,不同之處一是沒有螺距、二是不撤去襯絲。

6、碼絲

,將螺絲推倒壓扁即成碼絲,注意力度,要保持素圓絲仍為圓狀。

7、小松絲,將螺絲按所需長短剪斷,圍成圓圈,點焊接頭處,並以一小圓珠焊於中心,成為一個小松,行內也稱松兒。

8、麥穗絲,將正反向各一的兩股圓花絲,平行焊接在一起,形成像麥穗一樣對稱的絲。

9、鳳眼絲,又稱反正花絲,兩根正向花絲合在一起 , 按反方向搓回、 成為四股反擰絲,壓扁後花絲間就會因鬆動而呈現鳳眼狀孔洞。

10、蔓絲,又稱唐草紋,將素扁絲捲成小蔓,常做二方連續的填絲或表現花蔓。

11、麻花絲,將兩股素絲而成的花絲,正向向前撮成一股,為正麻花絲,若反向撮成則為反麻花絲,兩種統稱麻花絲。

12、小辮絲

,將至少三根花絲以編髮辮的方式編成一股。

13、抿絲,多根花絲平行拼焊成的一個平面。

14、趕珠絲,以趕珠刀在素絲上趕製出成串的珠。

15、坡稜絲,壓扁的素絲用刀削出一個斜面,橫截面呈現出不規則的梯形。

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最繁複工藝

唐法門寺地宮金花銀結條籠子

這些有一定代表性的花絲,可以根據產品的需要進行各種變化,使花絲更為多姿多樣;但若製作整件物品,單根花絲還相差甚遠,更具特色的是以單股花絲衍生而出的三類花絲紋樣,巧妙的匯聚使用於花絲鑲嵌品中。

一、單股花絲進行的組合

以單股花絲依各種方式進行組合,常見的有套泡絲、鋸齒紋、盤絲紋、 平填旋螺紋、套古錢紋、編席紋、人字紋、燈籠空兒紋等,其中在傳統服飾中使用最廣的是套泡絲。套泡絲是將螺絲根據間距一根根相套在一起,成品後成呈面狀,像面料一般有柔軟感,且利於塑型,舊時防身佳品金絲軟甲就是利用套泡絲的原理進行的製作。

二、單獨紋樣

從絲的一頭開始順著掐出的單獨紋樣,紋樣可根據要求掐製出各種花葉、龍鳳、飛鳥、亭臺樓閣以及人物形象,常作為主體紋樣。在掐絲時線條不僅要軟硬適度更要過渡的自然順滑,猶如白描中的鐵線描,形象逼真而且線條流暢。有經驗的花絲藝人只需一把鑷子就可以掐製出比例適度且栩栩如生的人物或動植物,更可以一次性掐一組絲 , 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錦地兒紋樣

除了單獨掐制而成的主體紋樣外,還有一些固定樣式,常作為地紋出現,起輔助襯托作用,業內稱為錦地兒,種類達30餘種。其中有以簡單小紋樣為基礎單元后的四方連續,如:迴文、犬牙紋、方井紋、繡球紋、 龜背紋、萬字紋等;有小型的固定紋樣,如:各種雲紋、各種水紋、小葉花、梅花、桃花、菊花、芭蕉、山石、古錢等;還有比較複雜的吉祥紋樣, 如:如意、方勝、元寶、暗八仙、蝠紋、鳳紋、火輪、勾子蓮等,真是千姿千樣。

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最繁複工藝

張凡 ·《金石系列》

作為傳統工藝,花絲鑲嵌在圖案的設計上與中國美學保持一致,重意蘊甚於寫實,即便是象形的紋樣也會加以變形,成為一種重表現而非重再現的造物。具體的紋飾圖樣則大量使用傳統吉祥紋樣,遵循著“圖必有意” 的原則,如喜慶吉利文字紋飾,以及用動植物代表祥和美好寓意的紋飾。 特別在明清時期,花絲鑲嵌已經完全成為皇家造物,追求皇室氣派的尊榮與華貴,除良好寓意的動物、植物及文字紋外,代表皇權的龍鳳紋也極為突出,清代更是流行與藏傳佛教有關的物品設計與紋飾。現代花絲鑲嵌主要運用於首飾和擺件,除對傳統內容的承襲外,與西方技藝及題材內容會有所結合,佩戴、欣賞、收藏甚至保值成為現代花絲鑲嵌設計的主要訴求。

近年來花絲鑲嵌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大眾視線內,2006年影片《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潤發、周杰倫穿戴的黃金甲及鞏俐的頭飾,皆為花絲鑲嵌工藝製作,驚豔一時。2011 年 4 月 9 日,北京翰海首度推出“燕京 八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大師工藝精品”專場,其中花絲鑲嵌仿明金絲皇冠以 6. 72 萬元成交。2014 年 APEC 會議的三件國禮中的《繁花》手包套裝更將傳統的花絲鑲嵌工藝加以突破,將傳統制作首飾的低硬度花絲加以改良做成手包,作為領導人配偶禮品之一,備受國際友人的關注和稱讚,並推出國禮典藏版在多地的工美大樓暢銷。

花絲鑲嵌——燕京八絕之最繁複工藝

張凡 ·《衍系列》

值得憂慮的是,花絲鑲嵌行業雖日益被人們關注,但現在很多從事花絲鑲嵌的工匠都已年屆不惑,花絲鑲嵌涉及的工藝又極費眼力,再過數載可能就會出現做活時的會力不從心;而今天習慣數碼生活又心浮氣躁的年輕人幾乎無人願意學習這種複雜而枯燥的技藝,花絲鑲嵌面臨著“後繼無人”的窘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