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看病:從腸癌輔助化療時間,看中美醫療差距

結腸癌是我國第三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正逐年攀升。中美跨境醫療領航者漢鼎好醫友介紹,結腸癌也是出國看病患者最常見的病種之一。結腸癌手術屬於局部治療,術後往往需要輔助化療。那麼,輔助化療時間需要多久呢?

出國看病:從腸癌輔助化療時間,看中美醫療差距

結腸癌術後輔助化療,時間縮短至3個月

漢鼎好醫友介紹,結腸癌治療方案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腫瘤在結腸的位置,以及癌症的分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化療、生物療法和放療,一些患者需要聯合治療。手術和放療屬於局部治療,切除或破壞結腸附近的癌症;而化療和生物療法屬於全身治療,通過將藥物注入血流,破壞或控制全身的癌症。

在今年的年會上,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對結腸癌臨床實踐指南做出了一個重要調整,明確低危Ⅲ期結腸癌患者術後輔助化療時間可以縮短。這是因為,化療時間縮短對其毒性作用減少和患者治療費用均有一定益處。

那麼,化療時間縮短,會不會影響治療效果呢?

研究顯示,在接受FOLFOX或CAPOX方案輔助治療的Ⅲ期結腸癌患者中,3個月治療與6個月相比,在總體人群中沒有證實其非劣效性。然而,在接受CAPOX方案治療的患者中,3個月的治療效果與6個月相似,特別是在低風險亞組中。更重要的是,縮短化療時間可顯著降低神經毒性。3個月治療組相比於6個月組,其神經毒性發生率顯著降低。

NCCN根據風險分型對Ⅲ期結腸癌輔助治療給出了不同的治療策略:

(1)病理分期為T1-3N1的Ⅲ期低危人群,優選CAPEOX 3個月或FOLFOX 3-6個月輔助治療。

(2)病理分期為T4N1-2和T任何N2的Ⅲ期高危人群,優選CAPEOX 3-6個月或FOLFOX 方案6個月治療。

此次指南調整,充分體現了美國對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視。而這一點,正是許多出國看病的患者所看重的。與之類似的是乳腺癌的保乳率。

保乳手術在美國已開展了30多年,2/3以上的患者接受了保乳手術。如果腫瘤發現的比較早,會做保乳術,在微創手術和即時檢查協同進行的一體化手術室裡,可做到精準切除腫瘤,同時保住乳房;即使全乳切除,也可做乳房重建、保乳頭手術等,儘量保持女性乳房的自然狀態,讓病人在心理上感到舒適。

這些重視患者生活質量的舉措,是建立在不降低療效的基礎上的。自1990年起,美國總人口中癌症死亡率的連續下降,結腸癌、乳腺癌的死亡率均顯著下降。除了在新藥、新技術上全球領先,美國的治療理念和流程也很先進。在美國,多學科協作(MDT)制度十分成熟,特別是腫瘤,每個腫瘤案例都必須經過腫瘤委員會(Tumor Board)討論,多學科專家綜合制定最佳治療方案。這些正是美國醫療的優勢所在,也是出國看病患者所看重的。

結直腸癌危險因素https://www.haoeyou.com/colorectalcanc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