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教師溝通的技巧和策略

在幼兒園管理工作中,大多園長與教師進行溝通的主要方式是談話,如何讓談話真正發揮作用呢?園長們需要注意以下技巧和策略:

首先。談話前考慮清楚三點:為什麼談?怎麼談?談完之後怎麼辦?理清楚了談話的目的,也就是談話需要解決的問題之後,再選擇談話的方式、地點以及策略。

與教師溝通的技巧和策略

​如果是針對教師工作中出現的失誤,談話時則需要“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與教師一起分析原因、產生的後果和影響,並提出明確的改進措施。

案例:有一次幼兒園組織活動,班級臨時更改了活動時間,由於教師銜接上出現了問題,導致個別家長未接到活動時間更改通知,仍按原定時間接孩子。家長對教師的工作極度不滿,家人先後來找我投訴。得知事情原委後的隔天,我找到當事教師,將家長反映的問題如實告知,讓她明白也許只是一點小事,但是會給家長帶來不便,也會讓家長對教師的責任心和信任度大打折扣。接下來,我與其一起分析問題出在哪一個環節上,提醒她應該及時將相關的事宜記入交接班記錄本,避免因為遺忘而再次出現工作銜接上的失誤。​

與教師溝通的技巧和策略

如果是針對教師近期工作的狀態,談話時則需要注重營造談話的氛圍,園長應以“關懷”為主,以“聽”為策略,瞭解教師內心的真實想法,並分享個人的經驗和建議供其參考,從而幫助教師建立積極、健康的工作態度。

案例:我園的小林老師,工作一直很積極主動,可是有段時間,工作似乎不如以往細心,還時常心不在焉。在觀察了幾天後,我約小林老師一起去喝咖啡,我先與小林老師聊著生活休閒話題,許是環境很輕鬆舒適,聊著聊著小林老師就開始嘆氣,向我傾訴感情問題。瞭解到小林老師近期狀態不佳的原因後,我和她分享了人生的感悟,並鼓勵她儘快調整狀態,以愉快的心情來迎接每天的工作。第二天。看到小林老師始終微笑著組織一日活動,我非常欣慰,因為談話收到預期的效果。​

與教師溝通的技巧和策略

如果是針對教師個人發展的談話,園長則需要做充分的調查和觀察,以便談話過程中能列舉教師的工作表現,有針對性地幫助其分析個人的優勢,明確發展方向。

案例:我園成立了“教師個性工作坊”,讓每一位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參與。有一位教師選擇了“科學工作坊”,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覺得這位教師的優勢在語言方面。於是,我約談了這位教師。我先請其談談她自己在組織數學活動時的困惑,然後再告訴她我的觀察和發現。例如她在課堂上所呈現出來的語言組織的有效性,平日與家長溝通時的語言技巧等,談著談著,這位教師就對我說:“園長,其實我覺得自己更擅長組織語言教學活動。”在我的啟發下,這位教師決定投身到語言活動領域的探索與嘗試。最後,我對她提出了期望,希望她多閱讀、多實踐、多分享。這位教師快速成長起來,成為我園語言學科帶頭人。

此外,除了注重談話過程,還應注重談話之後的後續觀察。我們可以做一份談話記錄表格(附後),在一定時間內對談話對象進行觀察,看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如果已解決,則及時給予表揚,一來對教師進行鼓勵,二來讓教師真正感受到園長對她的關注和幫助。如果談話的問題未得到改善,園長則需要重新思考談話策略,直至真正達到談話的目的。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