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2018.07.31

圖片◆網絡

“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在微博看到一個話題:

在很想逃避,躲開一切的時候,你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地方是哪裡?

底下的回答千奇百怪,有姥姥家門前的大壩、有曼哈頓的小酒店、還有召喚師峽谷......

唯獨沒有一條是,回家。

成年人的世界,是沒有退路的。

感到失敗和望不到頭的時候,沒有那個外界默認的“避風港”。

不會覺得回到有爸爸媽媽的屋子裡“就這樣回家好了”。

很多人並不把家當作退路,反而在低谷時,承擔更多的壓力來自於家庭的期望,要求和索取。

其實當你的身後空無一人,當你帶上成年人的那頂帽子時,避風港,已經不再是無條件的避難所了。

要自己扛過去,不要任何人擔心。

如果扛不過去,那就倒在沒人認識我的路上吧。

我看到很多年輕人站在路中間,就那樣站著哭。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來路荒涼,去路滄桑。

在北上廣,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你肯駐足,看到寫字樓的人頭攢動,看到路上疾行的白領大概都一樣。

為了生活,把自己拼到透支。

每天只需要4個小時睡眠,4份“營養均衡”的外賣,就可以活力滿滿地工作上十幾個小時。

吃著4塊錢的泡麵,在接到家裡的電話時,也能笑著說發獎金啦,我再給你和我爸轉點過去。

受到再大的委屈也能在1、2平米洗手間裡迅速發洩完,然後推開門依舊走路帶風。

那小小的密閉空間,變成了成年人的收容所,藏著所有的辛酸。

你必須把自己的委屈、難受,所有的情緒都在那個空間裡快速消化掉,除了這裡,你找不到第二個地方。

在這裡,一遍遍地重複著極度崩潰又自我修復的過程。

沒有人知道是你在哭泣,也沒有人會嘲笑你的無能為力。

這個隔斷間裡,有的都是同病相憐的人。

即使不小心四目相對,看到對方發紅的眼圈,也會心照不宣地擦肩而過。

成年的代價就是會失去自我,因為,我們只能把真實的自己,藏在洗手間裡,打開門走出去,就必須得微笑面對每一個人。

關上門,只是個孩子,推開門,就是個大人。

所謂的避風港,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唯獨不是家裡。

我們過得就是這樣的日子,連睡覺都不能踏實,24小時等候甲方爸爸的消息。

能量源來自保溫杯裡的枸杞,乾淨到沒有褶皺的白襯衫,床上純色的純棉床單,以及打卡機簽到時的滴答聲。

家是一個分界點。

離開家就是超人,回到家則是孤獨的靈魂。

“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有次失眠,深夜發了一個朋友圈,朋友立馬從微信上發了消息。

我詫異她這麼晚還沒睡,她只說正常。

聊天中得知她前不久剛分手,四年的戀情讓她每個夜晚都無法入睡,硬生生的瘦了十斤。

工作量總是多得完不成,老闆苛刻,嗓子疼了一個星期也沒時間去看醫生。

我問:“怎麼不回家?”

她說:“想家,但不想回家。”

回家以後爸爸就會勸她找個穩定輕鬆的工作,媽媽會勸她找個差不多人就結婚。

家是一個你離開了才會想念的地方。回去,又是不可能的。

爸媽的家從來不是避風港,那隻能是一個底線,一個羞於依靠的窩,一個起點。

看到過一條評論,覺得很揪心:

“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有多少人的生存法則裡,只剩下隱忍、強撐、死扛和生熬。

家是港灣,卻不能靠岸。

成年人有三不敢:不敢生病,不敢辭職,不敢回家。

特別疲憊和難過的時候想回的只是自己那個小小的出租屋,可以想哭就哭,想鬧就鬧,可以隨意發洩情緒。

不用害怕是不是把負能量帶給了爸媽,也不用因為爸媽的擔心而壓抑著自己。

不用萬家燈火有一盞為我而開,只求有一盞燈需要被我點亮就好了。

“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出去打拼以後才知道,你被什麼保護,就會被什麼限制。

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同樣能讓你不見天日。

所以要做一個即便疼也要忍住眼淚,做自己該做的事,哪怕是故作堅強,也要承擔下所有這個年紀重擔的成年人。

前已無通路,後不見歸途。

因為沒有退路,所以義無反顧。

“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你對文章的喜愛,都體現在轉發裡

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轉發加關注。

“二十幾歲,我的人生沒有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