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唐僧的第五個徒弟,在人間稱王,連觀音都讓他三分?

有人可能要問了,唐僧不是才有三個徒弟嗎?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也有人說唐僧應該是有四個徒弟,分別是孫悟空、白龍馬、豬八戒和沙僧。

那麼唐僧到底有幾個徒弟呢?唐僧在五行山收了大徒弟孫悟空;唐僧第二次收徒是在蛇盤山鷹愁澗,收小白龍(西海龍太子)為腳力喚作白龍馬;在高老莊雲棧洞,唐僧收八戒為二徒弟;沙僧沙師弟則是在流沙河拜唐僧為師,他原是天庭上玉帝身邊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一隻琉璃盞,犯了是十惡大罪中的大不敬之罪,沙僧被玉帝貶下流沙河,還要受飛劍穿身之苦,後在觀音的勸化下皈依佛門,在流沙河等候唐僧的到來。

此人是唐僧的第五個徒弟,在人間稱王,連觀音都讓他三分?

但是白龍馬有些爭議,他應該算是二師兄,然而書中把豬八戒喚作二師兄,沙僧喚作三師弟,直接忽略了白龍馬。而白龍馬在寶象國,因為唐僧被黃袍怪變成老虎,他也心中暗想道:“我師父分明是個好人,必然被怪把他變做虎精,害了師父。怎的好!怎的好?大師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無音信!”顯然他把自己擺在老二的位置,叫孫悟空作大師兄,叫豬八戒和沙僧就直接喊名字了。

唐僧除了以上四位徒弟之外,其實在滅法國還收了第五位徒弟,他就是滅法國國王。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路過滅法國,在路旁遇上了觀音和善財童子化成的母子。據觀音說,滅法國國王前生那世裡結下冤仇,今世裡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續,殺死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哩。最後觀音說:“你們去,若到城中,都是送命王菩薩!”三藏聞言,心中害怕,戰戰兢兢想要繞道走。

此人是唐僧的第五個徒弟,在人間稱王,連觀音都讓他三分?

但是按理說國王如此明目張膽地殺和尚,觀音知道了應該阻止才對。似乎觀音還害怕這位國王,你看她給唐僧報個信還用化成一位老母。可見滅法國國王不是一般的凡人。

後經悟空打探得知,滅法國王雖是無道殺僧,卻倒是個真天子,城頭上有祥光喜氣。唐僧師徒扮作客商,才混進城,並把名稱也改了,悟空道:“都要做弟兄稱呼:師父叫做唐大官兒,你叫做朱三官兒,沙僧叫做沙四官兒,我叫做孫二官兒。但到店中,你們切休言語,只讓我一個開口答話。等他問什麼買賣,只說是販馬的客人。”

此人是唐僧的第五個徒弟,在人間稱王,連觀音都讓他三分?

孫悟空為了教化一下國王,在夜裡施法術,把國王后妃及文武大臣頭髮盡行剃去。這招震懾力可大了,連國王都光頭,就意味著可以殺頭,嚇得君臣們都各汪汪滴淚道:“從此後,再不敢殺戮和尚也!”

這時候該唐僧師徒出場了,國王看見是四個和尚,忙下龍床,宣召三宮妃後,下金鑾寶殿,同群臣拜問道:“長老何來?”三藏道:“是東土大唐駕下差往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拜活佛取真經的。”國王道:“老師是天朝上國高僧,朕失迎迓。朕常年有願殺僧者,曾因僧謗了朕,朕許天願,要殺一萬和尚做圓滿。不期今夜皈依,教朕等為僧。如今君臣后妃,發都剃落了,望老師勿吝高賢,願為門下。”八戒聽言,呵呵大笑道:“既要拜為門徒,有何贄見之禮?”國王道:“師若肯從,願將國中財寶獻上。”悟空道:“莫說財寶,我和尚是有道之僧。你只把關文倒換了,送我們出城,保你皇圖永固,福壽長臻。”那國王聽說,即著光祿寺大排筵宴,君臣合同,拜歸於一,即時倒換關文,求三藏改換國號。最後悟空道:“陛下法國之名甚好,但只滅字不通,自經我過,可改號欽法國,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勝,風調雨順萬方安。”國王謝了恩,擺整朝鑾駕,送唐僧四眾出城西去。

此人是唐僧的第五個徒弟,在人間稱王,連觀音都讓他三分?

唐僧前面收的徒弟孫悟空、白龍馬、豬八戒和沙僧都是會法術,本領高強的妖徒。此次唐僧終於收了一位凡人徒弟,而且還貴為君王。在收徒這事上,雖然唐僧並沒口頭應允,但是也不否認。最熱心的倒是孫悟空,可見他對唐僧的一片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