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月法師:淺說禪、密、淨的修持特點

悲月法師:淺說禪、密、淨的修持特點

悲月法師:淺說禪、密、淨的修持特點

古德對禪、密、淨有句非常貼切的說法,“富密貧禪方便淨”福密是說,修學密宗,經濟上要非常富裕,因為壇城的材質非金即銀,或精美的銅鑄。沒有經濟上的富有,難以完善齊全。

還有豐厚的上師供養,以表示對上師的虔敬信心,和法的珍貴稀有,來對治自我的貪嗔痴慢心。如果沒有一定的財富實力,較難相續。近代某上師是用馬馱著金條去求法的。

密宗對數量非常重視,在放生時有以億、乃至十億計數生命;在修加行上以十萬百萬數計。還有具體的觀想修法,更需要寂靜的環境和富裕的時間來助力觀修,否則難有成效。比較而言,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空閒時間,才容易修有所成。 故說“富密”。

“貧禪”不是說禪或修禪的人是貧窮的,禪宗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宗派,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漢地出家僧人法脈傳承多屬禪宗子孫。倡導“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相比“富密”而言,參禪不需要太多的財富,即使身無長物,生活再貧窮的人也可以禪修。山林樹下、茅棚水邊,盤腿一坐即可修禪。行亦禪,動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時時處處,哪裡都可以參禪。

如果用加減法來比喻禪、密修法的話。密宗善用加法,通過十萬百萬計的加行數量,和豐富具體的種種觀想,時間安排的滿滿的,讓你忙的沒有時間打妄想,進而成就證果。

禪宗善用減法,放下執著,空一切相,放到沒有可放,減到再無可減,讓你閒,閒到極限,如《永嘉大師證道歌》開篇雲:“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是大徹大悟。

方便淨是說淨土宗的修行特點,持名唸佛,簡單方便,無論任何人,一句阿彌陀佛,時時處處都可以唸佛修行,最為方便簡單。因有阿彌陀佛的願力攝受,也最為保險。

《楞嚴經》雲:“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金剛經》雲“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三祖僧璨《信心銘》雲:“至道無難,唯嫌揀擇。”適合自己、能使自己得到受益的法門,就是最好的法門,以此法門為主,其它為輔,一直堅持修下去,必定能成功。

虛雲老和尚開示:“總宜深究一門。一門如是,門門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業根濃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