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是在什麼時候崛起的?崛起的條件?

“士”是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這一階層的崛起在春秋戰國時代最引人注目。春秋戰國動盪的年代需要巨人而且催生巨人,如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墨子等先哲。他們是最早的一批“士”,這一階級的崛起為春秋戰國注入了活力。在世界文化史上,就學術人才出現的密集度和水平之高,春秋戰國時期的這批巨人,他們的哲理思想甚至影響中華民族兩千年的文化歷程。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思想活躍,思想解放的時期。舊的思想觀念、制度的消長、對立極大的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這為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士”的崛起創造了條件。事實上,孔子前,古代典籍常用“士”稱呼各種類型的人,到了孔子以後,“士”開始成為知識分子的專有稱呼了。這一階層擁有著獨立的社會政治地位,掌握專門的文化知識,是一個專職腦力勞動者階層,這一階層的出現絕非偶然,是多種因素作用下的產物。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是在什麼時候崛起的?崛起的條件?

  1. 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繁,社會動盪,“士”失去了鐵飯碗。士,原本屬於統治階級的一部分,雖說是最低的一層,但他們也有一定的“食田”,受過“六藝”教育,能文能武,平時做卿大夫的家臣,戰時充任下級軍官。在嚴格的宗法制社會里,士終生依附於卿大夫,不能有絲毫逾越之舉。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爭霸,社會動亂、禮崩樂壞,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藝知識外,一無所有。但一方面他們也擺脫了宗法制度的枷鎖,獲得了人生自由。於是他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心智和口舌”來謀生立命。郭沫若先生曾說過:“他們是走公室,跑私門,不狩不獵,不工不商,靠知識餬口於四方。”這批士也是獨立的知識分子階層中最早、最基本的成員。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是在什麼時候崛起的?崛起的條件?

  2. 春秋戰國時代生產工具因為鐵工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生產有較多剩餘,促進了腦力運動和體力運動的分離,職業分工被社會承認,許多勤奮刻苦的讀書人寄希望與知識改變命運。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是在什麼時候崛起的?崛起的條件?

  3. 政治上各諸侯國需要招攬人才,在春秋各諸侯國爭霸時期,那些有“宏圖大志,遠見卓識”的國君們,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千方百計的招攬人才。於是“朝為布衣,夕為卿相”的戲劇性身份變化,尤其是“出將入相,位極人臣”的政治地位,更刺激了士階層極速發展,如蘇秦掛六國相印等。與此同時上層貴族的“蓄士,養士”之風也開始盛行,戰國四公子,養士都多達千人以上。

    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是在什麼時候崛起的?崛起的條件?

德國曆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認為,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人類文化史的軸心時期。孔子、墨子、老子、莊子等一批先賢作為各個學派的開創者都以淵博的學識和偉大的創造性編纂了中國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大致確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走向。中華文化在後來的發展中,不斷的增添新質,使中國文化格外厚實。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是在什麼時候崛起的?崛起的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