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其實很多年前古人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說: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寶。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壁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意思就是:道是萬物的庇護之所,善良之人的寶貝,不善的人也用之保全自己。美好的語言可以說服人,取得尊貴的官爵,高尚的品行可以有益於人。人群中那些不善良的人,怎麼能拋棄他們呢?所以立天子、置三公,縱然有拱壁在先,駟馬隨後的獻禮儀式,還不如座而進道。古人為什麼貴重道呢?不是說有求的人就可以得到,有罪的人就可以倖免?所以天下的人都珍視道。

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其實很多年前古人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在老子看來,道是萬物之奧,可以庇廕萬物,不僅是善良之人的寶物,不善之人也可以藉助道來保護自己,可以說道是最公平無私的,並不會刻意區分好人還是壞人,只要說的話符合了“道”的美言就可以贏的得別人的尊重,只要一個人的行為符合“道”的美行,便能夠被別人所看重。“美言可以市尊”,可以說對我們每個人都頗有啟發意義。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其實很多年前古人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是有辨別能力的,好聽的話未必能獲得別人的認可,真正能得到別人尊重的話是那些符合“道”的話,具體到我們現實生活中就是誠實、正直、客觀、有見地的話,簡單來說就是高明的真話。我們都知道真話往往並不是那麼好聽,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儘管真話聽起來不是那麼美妙,會暫時讓人不舒服,但只要是有智慧的人終歸會認同他,進而尊重說真話者。而那些逢迎拍馬、阿諛奉承的話,雖然暫時聽起來很美妙,可能會討人歡心,但最終都會遭到鄙視。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其實很多年前古人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如果你說話只是一味地投其所好,表面上聽起來是好話,其實卻是違心的奉承之言,往往不能獲得有智慧之人的感激,反而會遭到輕視。一個人在生活中說話要力求客觀公正,不偏不倚,根據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發表見解,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如果懷有私心,出於某種目的去說一些空話,假話,只會人人覺得你這個人是沒有思想,沒有個性的庸人,不會有人真正的尊重你。這也告訴我們,平時在與朋友交往中,要勇於客觀公正地指出朋友的錯誤與不足,雖然這樣可能會讓他一時不快,但時間一久,他就能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會把你當作益友,相反,如果總是迎合朋友的觀點來維持友誼,就會讓人覺得你毫無主見,缺乏真誠,這段友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哦。古語曾說過: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其實很多年前古人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總之,我們做人,不管處在什麼地位,什麼階段,都應該明白那些勇於批評你的人的重要性,不肯接受別人批評的人,只會盲目活在自我中,最後失去前進的空間。同時,也要敢於批評他人,如果只會奉承他人,短期內他可能會對你表現出親近,但長期了,只會讓人覺的你沒有任何的價值,你很難再擁有純正的友誼,也不會獲得那些有智慧之人的認可與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