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莉專訪李建紅董事長|《問答神州》聚焦招商局哪些亮點

吳小莉:

招商局其實一直沒有忘情於金融,為什麼我們選擇這個時候,需要把我們原來的仁和復牌?

李建紅:

吳小莉專訪李建紅董事長|《問答神州》聚焦招商局哪些亮點

招商局1872年成立,從發展航運港口開始。到了1875年建立了仁和保險,當初應該說國外列強對我們是封鎖的,我們成立了這個航運公司,它沒給我們保險。所以,出了一個海事(事故)賠了幾萬兩銀子。最後就決定要搞保險公司,是1875年。到了1897年,又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銀行,通商銀行。我們這個招商銀行是商業機構,是企業主辦的金融機構,1987年以前都是國家辦銀行,企業我們是第一家。因為歷史上各種原因,我們把1988年創辦的平安保險在2001年賣掉了。到了前年,根據我們的業務協同,我們覺得缺一塊保險產業、金融協同和實業協同。所以,我們向國家申報希望復牌招商仁和保險,把中國第一家保險公司仁和復牌,開展營業。國家也很支持。

在珠江口東岸、前海蛇口自貿區蛇口半島的南端有一處天然港灣——太子灣碼頭。招商局按照“郵輪母港4.0”的超前概念在這裡開工建設了一個世界級的郵輪母港——蛇口郵輪母港。

吳小莉專訪李建紅董事長|《問答神州》聚焦招商局哪些亮點

吳小莉:

現在郵輪母港已經是一整條產業鏈,招商局當初是怎樣進入郵輪運營產業的?

李建紅:

郵輪產業發展是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安排,也是我們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隨著蛇口城市化進程,深圳蛇口郵輪母港的裝卸作業區必須要退出散雜貨,我們把它變成一個可停靠世界最大22萬噸的郵輪母港。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從原來依靠散雜貨推動物流的港口,轉型為依靠人流的港口,而且我們通過研究郵輪經濟發現:光搞郵輪母港還不夠,它只是郵輪產業鏈裡的其中一個方面,應該通過建設郵輪母港向產業鏈高端努力,進入郵輪的運營。

吳小莉:

您怎麼看本土豪華郵輪的建造市場?

李建紅:

郵輪不是說誰想造就能造,你用滾裝船改裝成一條郵輪也叫郵輪,並非名字叫“郵輪”它就是“郵輪”。你造的郵輪是不是國際標準?是不是一流質量?人家要坐你的船,看看你有沒有達到國際標準。所以我們前幾條船完全是按照歐洲、美國市場的標準和要求,造出他們認可的豪華郵輪。

吳小莉:

招商局作為如此龐大的“巨無霸”,有什麼樣的管理模式能夠把神經都觸達到每一級,又不至於讓管理者過於辛苦?

李建紅:

吳小莉專訪李建紅董事長|《問答神州》聚焦招商局哪些亮點

首先我們管理鏈要縮短,原則上按照國資委的要求,也是國務院的要求。我們要把管理鏈縮短到五級左右。

然後,我們會關閉、轉型一批企業,使企業少而精,而不是多而散。至於講到管理,招商管理還是按照逐級管理的原則。董事長,你要都去管,第一,管不過來。你說兩千多家企業,七萬多億資產,一年的收入將近六千多億,利潤也一千多億。你都靠集團領導,每天24小時幹也幹不過來。所以我們的管理是分級管理,我們主要管各個二級公司,我們有二十幾家二級公司。

我們主要管三個方面的內容:一管戰略,二配人才,三管風險。所以董事長也很輕鬆,把這三件事管好了,做好了,企業就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更多精彩,敬請收看:

鳳凰衛視《問答神州》

吳小莉專訪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下集)

吳小莉專訪李建紅董事長|《問答神州》聚焦招商局哪些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