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方電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我國地方電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一、十二五期間我國電網建設進展狀況

延續“十二五”以來電網投資規模持續提升的態勢,2015年我國電網建設步伐穩步加快,並迎來了新一輪高峰。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603億元,同比增長11.7%,為2010年以來最快增速。從電力系統內部投資結構來看,過去一年電網工程建設投入超過電源建設79億元,佔電力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的比重達52.9%,同比近乎持平。這也是“十二五”以來電網建設投入第三次超過電源建設投入。

比較來看,我國電網投資的飽和程度還遠不及電源,我國在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和供電可靠性等方面仍然亟須電網持續投資。從電網建設內部結構來說,重“輸”輕“配”已是過去時。隨著新電改政策落地、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以及大部分電源供給及輸電線路骨架逐步完善,再加上能源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輕“配”現象將一去不返。

電網建設增速首次達兩位數

2015年,我國電網建設投資繼續加大,速度不斷加快。沿著“十二五”電網發展軌跡,電網骨幹網架日趨堅強,配網、農網供電水平穩步提升,電網服務清潔能源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主要電力企業電力工程建設完成投資8694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091億元,同比上升11%;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603億元,同比增長11.7%。相關統計數據後發現,“十二五”以來,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年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2011年完成3682億元,同比增6.77%;2012年完成3693億元,同比增0.2%;2013年完成3894億元,同比增5.44%;2014年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4118億元,同比增6.8%;2015年完成4603億元,增速首次達到兩位數。

電網投資的價值在新增輸電線路和變電設備上得以體現。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2015年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迴路長度、公用變電設備容量分別為61.1萬千米、31.3億千伏安,分別同比增長5.8%和7.6%,兩者均保持中高速增長。

從主網建設來看,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2015年該公司電力市場交易電量達到7221.42億千瓦時,其中跨區交易電量3519.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0%。大範圍消納清潔能源成果顯著,該公司經營區域清潔能源跨區跨省外送電量合計達到3303.97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36%。

根據南方電網公司公佈的數據,該公司積極探索省間市場化交易機制,盡最大努力消納雲南水電。2015年“西電東送”完成18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2016年工作會議的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公司2015年完成電網投資4521億元,增長17.1%;2016年計劃完成電網投資4390億元,較上年原計劃同比增長4.5%。南方電網完成2015年第一、二批中央農網改造升級投資59.5億元,完成率100%;2016年計劃固定資產投資960億元。

電網投資額持續加碼,直接拉動了輸配電設備市場的發展,電力設備製造企業的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同時,得益於招標政策的調整,輸配電設備製造業的競爭和贏利狀況也有所改善。

配電網建設成投資重點方向

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僅為1636億元,同比下降0.8%,為“十二五”以來電網投資增速首現下降。這也就意味著,全年電網工程建設投資中,有7成是在下半年完成的。

2015年電網投資在逆勢下,實現了超過兩位數增速的歷史新高,與下半年出臺的新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近千億元投資項目和加快推進全國配電網建設改造工作不無關係。

為實施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平穩增長,2015年7月初,總投資926.2億元的新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近千億元投資項目啟動。隨後,國家電網公司下發2015年年中綜合計劃調整,將固定資產投資從年初計劃的4396億元調增至4679億元;南方電網公司在年初固定資產投資規模700億元的基礎上,增加投資134億元。

《關於印發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明確2015~2020年,國家計劃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於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於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於1.7萬億元。

就2016年的情況來看,電網建設的飽和程度仍然不及電源,電源投資弱於電網投資的現象預計仍將延續。儘管我國電力系統整體供應能力已經有所富餘,但在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調峰能力、供電可靠性等方面仍然亟須持續的電網建設投入。

骨幹網架建設仍是2016年電網投資最確定的一環。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規劃,2016年該公司將投產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線路4.7萬千米、變電容量3.1億千伏安,特高壓電網進入建設加速期。

隨著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能源、分佈式電源、電動汽車、儲能裝置快速發展,終端用電負荷呈現增長快、變化大、多樣化的新趨勢,加快配電網改造升級的任務愈發緊迫。值得指出的是,在電網建設投資中,確定主網投資額度的核心指標是用電量增速,隨著這一指標增速的減緩,加之骨幹網架建設日益完善,下一步電網投資的重點也必將向配電網轉移。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配電網和智能電網建設將迎來新高潮。《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指出,將加強城鄉配電網建設,推廣建設智能電網,到2020年城市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達到80%。

二、全國電網發電總量

2017年,全社會用電量630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第二產業用電量44413億千瓦時,增長5.5%;第三產業用電量8814億千瓦時,增長10.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695億千瓦時,增長7.8%。

2017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786小時,同比減少11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579小時,同比減少40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209小時,同比增加23小時。

2017年,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13372萬千瓦,其中,水電1287萬千瓦,火電4578萬千瓦。

三、地方電網運行情況分析

1、地方電網企業情況

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是我國最大的兩個電網公司,幾乎佔據我國全部的供電面積,除了兩網公司外,我國另外有15家獨立運營的電網企業,他們也是我國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名稱為: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湖北丹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桂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重慶三峽水利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烏江電力有限公司、湖南金垣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國際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地方水電有限公司、廣西水利電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招商供電有限公司、湖南郴電國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雲南保山電力公司、陝西地方電力公司、四川水電投資經營集團公司。

2、地方電網發展規模

根據國家能源局、中電聯的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電網企業總營業收入約為2.64萬億元,除去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營業收入,地方電網企業的營業收入約為921.75億元。按照5%的增速,2016年地方電網企業的營業收入約為967.83億元。

圖表:2015-2016年我國地方電網行業營業收入統計

我國地方電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電聯、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3、地方電網市場競爭力

中國的電力企業,除央企的五大發電集團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外,尚有大量大大小小的地方電力企業,分佈在各地。地方電企有其發展的歷史根源,傳統上,在“中央統一辦電管電”體制下,地方電企一直被認為扮演著“拾遺補缺”的角色,在中央電力企業延伸不到的地方發揮作用。在一些大型央企難以施展的地方,地方電企往往能充分利用其熟悉當地情況、人脈深厚、調動靈活、管理成本低等優勢,建設小水電、小火電和小電網。

地方電企目前面臨的形勢,顯然更加嚴峻。電力央企憑藉其資源、技術、金融等方面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越來越處於有利地位。相反,因先天和後天的缺陷,硬件和軟件的弱項,讓地電企業有了“夾縫中求生存”的尷尬。

2002年國家出臺的電改5號文,明確區域電網的主要職責:經營管理電網,保證供電安全,規劃區域電網發展,培育區域電力市場,管理電力調度交易中心,按市場規則進行電力調度。而國家電網的主要職責:負責各區域電網之間的電力交易和調度,處理區域電網公司日常生產中需網間協調的問題;參與投資、建設和經營相關的跨區域輸變電和聯網工程等。按照5號文的發展規劃,以國有獨資形式設立國家電網公司,由國務院授權國家電網公司作為原國家電力公司管理的電網資產出資人代表;設立華北(含山東)、東北(含內蒙古東部)、西北、華東(含福建)、華中(含重慶、四川)電網公司,在其經營範圍內,原國家電力公司資產比重較大,其組建工作由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各地方以所擁有的電網淨資產比例為基礎參股,組建區域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南方電網公司,其經營範圍為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和海南,在其經營範圍內,原地方電網資產比重較大,其組建工作由控股方負責,按各方現有電網淨資產比例成立董事會,組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並負責經營管理。

然而,電網公司的發展並沒有按照改革者最初的設想進行,通過組建區域電網公司形成競爭以打破國家電網公司一統天下的電網壟斷格局是一次失敗的嘗試。2015年,電改9號文出臺,對區域電網只是雲淡風輕地提了一句“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制研究”。儘管存續近十四年的五大區域電網公司已被註銷四個,但關於區域電網的廢存爭議,以及各地不斷湧現的“網中網”(姑且暫稱之為“網中網”,主要是考慮其現在規模還相對較小,與五大區域電網公司相差懸殊,但其存在的意義以及運行模式又與區域電網公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一直備受業界高度關注。

4、地方電網供電情況

(1)地方電網供電量

圖表:2015-2016年地方電網供電量統計

我國地方電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電聯、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2)地方電網供電量佔全國供電量的佔比

根據中電聯的統計數據,2015年,全國供電總量為5.55萬億千瓦時,除去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供電量,我國地方電網的供電量約為3957億千瓦時,佔全國供電量比重的0.72%。

圖表:2015-2016年地方電網供電量和全國供電量的對比

我國地方電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電聯、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3)地方電網與兩大電網公司供電佔比走勢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增長速度在放緩,2015年,全國電網供電量增速為0.54%,而國家電網的供電增長創新低,同比2014年微增0.3%;而南方電網的供電量也在走低,2015年12月,南方電網的供電量同比下降2.1%。因此測算,2015-2016年,地方電網的供電量呈增長趨勢。

圖表:2015-2016年地方電網與兩個電網公司佔全國供電比重走勢圖

我國地方電網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5、地方電網發展潛力

在我國電網行業的發展體制下,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依然佔據了國內電網發展的絕對主力地位,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雖然國家出臺了新的電改文件,但對於地方電網如何發展仍沒有指出明確的方向和規劃。但從電改文件的內容可以看出,電力壟斷市場正在被打破,尤其是在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方面,意味著未來售電領域將出現三類不同的公司:以電網企業為投資主體的公司、以社會資本為投資主體的公司、以獨立售電公司為投資主體的公司。這一政策為地方電網打破壟斷進入行業提供了機遇和減少了壁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