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交量的一篇實戰總結,你可能沒看過!

一、關於量?

量之要,其一在勢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漲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種形態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 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衝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 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 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4.堆量。當主力意欲拉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莊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三、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

1. 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 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 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 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 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

成交量判斷拐點

在一個拐點出現的時候,那麼這個拐點的基準日,傾向於成交量萎縮。我們通過對10年來一些重要的大盤的轉折點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屢屢出現,其概率在80%以上。 這種情況說明當拐點降臨的時候,市場人氣是極端低迷的,市場中大多數的人心懷絞痛,他們在這個時刻對市場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這種悲觀情緒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斷地打擊著每一個參與者,而這些參與者在市場中的表現就是被動性“拒絕交易”,這就是成交低迷的因。

但是一旦市場出現了轉機,人們的眼球就會立刻被吸引過來。沒有準備的人會吃驚,會關注,會等等看。經驗豐富的人,會立刻介入,而職業交易人則會全倉而動。這樣價格便會持續上升,直到觀望的人介入全倉者退出,而留在圖表上的則是放大的成交量和遠離拐點的價格。

如何觀察成交量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下面,筆者就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作一些分析。

1. 溫和放量。這是指一隻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一樣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這種放量形態,稱作“量堆”。個股出現底部的“量堆”現象,一般就可以證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就可以馬上介入,一般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量調整。此類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模式,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所以此時投資者一定要分批逢低買入,並在支持買進的理由沒有被證明是錯誤的時候,有足夠的耐心用來等待。

2. 突放巨量。對此種走勢的研判,應該分作幾種不同的情況來對待。一般來說,上漲過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的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另一種情況是逆勢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這類個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投資者被套牢。

實戰中的注意事項

1. 股價要處於慢牛趨勢初期或中期時,最好已有10%以上的漲幅,說明了上漲趨勢已初步確立; 

2. 股價突然間無量下挫,止跌位置相對於股價的絕對漲幅不能超過50%,最好在0.382黃金分割回吐位之內,如比例過高,向上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 

3. 在短時間內又有能力恢復到原有的上升趨勢中,最好在1周內完成,否則時間過長,價散兵坑的爆發力往往會減弱;

4. 在股價回升時候,成交量應該有所放大,快速的回升往往預示著爆發力強大; 

5. 重返上升趨勢之際,就是介入的絕佳時機。

研判成交量尋找強勢股

成交量是技術分析的重要指標,雖然莊家在打壓吸籌和拉高出貨時可能會產生虛假的成交量,但投資者可根據股價的位置判斷莊家意圖。  

當成交量逐漸放大時,投資者可依以下幾種情形對股票的行情加以判斷:  

1、成交量增加,表示買方需求增加,換手積極,股價看漲。  

2、成交量增加,表現遊資湧進證券市場,交易自然活躍,行情將隨之高升。成交量增加,表示股票的流通性順暢,證券市場繁榮,股價必然高漲。成交量增加,投機氣氛濃厚,行情基礎不穩固,股價隨時有下滑的可能。  

3、成交量過分膨脹,股價自然跟隨急漲,市場主力及大戶出貨相當容易,中小投資者無法判斷主力的真實意圖,繼續拉高或壽終正寢的可能性都很大。當成交量減少時,浮動籌碼必然增加,賣壓隨即表面化,股價也隨之滑落,投資人興趣大減,資金很快從證券市場抽走,來不及撤退的被動套牢,要等證券市場重新活躍才有重生機會。成交量增加從正面看是表示證券市場繁榮,股價上升的好現象,但相對的高利潤必有高風險相伴隨,投資者在獲取收益時,千萬別忘了風險的存在。  

在技術分析時,成交量的警示作用也是明顯的,最明顯的情形是,股價高漲,成交量激增,成交總額與股票指數不斷創出新高;但假若只是成交量增加,而股價與股價指數沒有明顯的漲升,這表示股價已達高峰,回檔的可能性極大,也是投資者應該有所警惕的時候了。連日上漲的股票,突然高開低走而且以低價收盤時,投資者就應特別注意了。這種情況表明價已有回檔的徵兆,正是烏雲密佈的時候,最好還是暫時避開為妙;交易量日漸萎縮,股價也逐漸推動往日的雄風,表示該股已逐漸趨近高價,投資者可以考慮獲利了結。 總之,特殊的證券市場信號,其背後一定隱藏著另一新的開始,與其冒著風雨前進,不如先休息一下。

期樂會|優秀交易員都在看

贏樂網 | 為交易員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