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業電視廣告打的這麼猛,難道真是有錢任性?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就是各類銀行網點。對於這些家喻戶曉的“金主”來說,早已無人不知的品牌來說,為何還要頻繁的在各類媒體上打廣告?難道真的是“有錢就可以任性”?

金融品牌為什麼需要打廣告?

每年,都會有不少銀行、金融公司選擇在央視和各大衛視電視臺投自己的廣告。

某知名四大行內部人士表示,其實品牌廣告絕不是展示Logo和傳播名稱,品牌要傳遞出更多的信息,包括企業的經營理念、金融理念、服務觀念、具體產品等。

拋開傳統品牌宣傳的思路,很多金融企業和銀行打廣告還有自己的行業特點和變化的考量。

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副書記陳榮勇透露,之所以銀行等廣告主願意投電視廣告,是因為現在金融品牌需要高頻次的與客戶交流。

中國金融市場產品的形態和種類越來越豐富。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金融業發展迅猛。例如在1978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只有1.67億,而現在,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萬億美元。在金融硬實力發生變化的同時,金融產業的結構和功能也隨之變化。

金融企業電視廣告打的這麼猛,難道真是有錢任性?

過去,金融的主要功能是融資;現在,則是財富管理。“財富管理是評價一個國家金融是否發達最重要的要素,如果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有很好的財富配置、財富管理的功能,這個國家的金融開始現代化了”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說。

隨著中國金融行業變革進入深水區,金融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都在急速豐富。因而金融企業對廣告的需求,也會不斷的增多。

金融廣告變多的另一面則是因為金融產品受眾的增加。中國新中產的崛起,讓金融產品擁有數量龐大的用戶群。

根據昌榮傳播聯合央視市場研究CTR聯合發佈的《金融品牌傳播白皮書》的定義,新中產為家庭月收入1.5萬以上的城市居民。新中產的人群有以下幾個特徵:年輕,學歷高,集中於 1、2 線城市,男女比例較為平衡。

中國居民收入逐年增加,銀行儲蓄減少,人們手裡的“銀子”全都跑去了財富管理產品當中,其中新中產屬於

核心的理財人群。數據顯示,總體人群的理財滲透率是40%,新中產人群的理財滲透率達到了 60%,是平均水平的 1.5 倍。

儘管有強烈的理財需求,但新中產缺乏必要的理財知識,理財信心不足,願意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和依賴金融機構的建議。調查顯示,新中產人群在進行投資理財決策時,有近 6 成的人會參考金融機構的建議,而且隨著投資預算的增加,參考金融機構建議人群的比例也在隨之增加。

這讓金融產業的各類銀行、企業迫切想要跟他們的“潛在消費者”打交道。

金融企業電視廣告打的這麼猛,難道真是有錢任性?

新中產信賴的金融廣告渠道

金融產品的增多,品類的豐富,讓新中產有了極大的選擇餘地。企業想要吸引新中產,不僅僅是要搶奪新中產的注意力,諸如碎片化溝通現象,代際話語差異性都是企業要面臨的問題。

金融產品對信任度要求非常嚴格,提高信任度的最好方法就是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通過品牌效應來突圍、反轉。

因此,多數企業在塑造品牌時的第一步,就是選擇優質的發佈渠道,讓更多的用戶,尤其是新中產用戶認識和了解自己。

目前,新中產接觸的廣告媒介渠道主要有電視、移動互聯網和戶外廣告。新中產對於這三類媒體的接觸比例都高於總體人群。

其中,新中產對電視偏好明顯,對電視廣告的好感度更高,並且認為電視媒體提供的信息“非常可靠”,超過其他媒體。

央視則在電視媒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央視以其中央新聞發佈、權威節目以及覆蓋全國等特點,形成了信賴、權威和專業的形象 。金融品牌想要傳遞的信賴、責任、實力、專業、創新等品牌特質,恰恰是央視能夠滿足的。

新中產對央視又是認可和信賴的。央視的眾多節目,比如財經頻道,是新中產經常觀看的頻道。據調查顯示,在金融服務類廣告傳播方面,新中產用戶在過去一個月中接觸央視廣告的比例較其他電視臺更高。因而央視是新中產最主要的金融服務廣告接觸渠道,也是更具吸引力的渠道。

金融企業電視廣告打的這麼猛,難道真是有錢任性?

央視和金融品牌的廣告合作,不乏成功的例子。

2017年9月到10月,值國慶節和十九大盛大召開之際,中國人民保險集團(PICC)和央視合作,獨家支持十九大紀錄片《輝煌中國》,推出主題傳播概念“輝煌中國 人民保險”,兼顧獻禮祖國與彰顯品牌形象。創意畫面中將 PICC 的特色元素融入,突顯祖國經濟高速發展背後 PICC 的力量。

金融企業電視廣告打的這麼猛,難道真是有錢任性?

和央視的合作,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帶來了近5億次品牌曝光,有效擴大了品牌傳播,強勢提升了品牌聲量。

還有央視和泰康保險的廣告合作。

2016 年8月到10月,泰康保險20週年宣傳片在央視一套和十三套的黃金時段持續曝光,藉助央視優質的傳播資源,泰康保險保證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除了央視,康泰保險還在優酷和微信上投放了廣告。

金融企業電視廣告打的這麼猛,難道真是有錢任性?

康泰保險的整合營銷,總計影響近 42 億人次,朋友圈廣告獲得兩萬餘次互動效果,泰康保險官方微信引流近萬名精準粉絲。該案例還一舉獲得了“長城獎.廣告主年度品牌營銷傳播案例獎”。

金融企業電視廣告打的這麼猛,難道真是有錢任性?

2018年6月,螞蟻金服旗下一款消費信貸產品花唄推出了宣傳片。宣傳片中,花唄的 logo 小人在不同使用場景反覆說道:上支付寶用花唄!金融產品花唄,憑藉著幽默荒誕的風格和洗腦式的廣告語,在年輕群體中一度流傳。

花唄的廣告也讓人意識到金融產品的廣告投放。2017年,銀行在電視上投放的廣告,排名前十的金額累計起來高達十多億。

未來,金融企業還會持續投放廣告,畢竟金融市場具有可觀的增長潛力和增值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