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的老師從不用「小紅花」獎勵學生?

成績排名對於國內的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小時候有“小紅花”獎勵標準,初高中有班級排名、年級排名。能不能過個好年,能不能享受暑假都指著這排名了。親戚串門說起成績,對於孩子考了多少分這種模糊的概念不如年級排名前十來的“震撼人心”。

*小紅花獎勵:老師掌握著最大的權利,對於表現好、成績好的小朋友獎勵不同數量的“小紅花”,並把每個小朋友獲得的小紅花數量展現在班級裡,老師利用小紅花獎勵“鞭策”、“管理”學生。

在國內教育的大環境下,排名已經深入人心,學生只能在自己的領域拼命爭取第一,怕被人比下去,怕老師失望的眼神,怕對不起父母的愛。只是這些排名真的能證明什麼呢?一個人優不優秀,對社會有什麼樣的貢獻並不是一個排名決定的,但是從小到大排名毀了多少孩子的信心。

在美國,學校裡每個學生的成績都是被當作個人隱私對待的。老師把打了分的功課或試卷發還給學生的時候,一定是不會讓別的人看到那個學生的分數的。除非學生本人不在乎,否則一個學生的成績是任何其他人不會知道的。因為美國人認為公開讓一個在某方面不如別人的人感到羞辱是不道德的。而且沒有人有權力公開別人的隱私。

在文化相交融的現代社會,也不是沒有中國老師想要把“小紅花”獎勵政策帶進美國教室,但是他們發現做不到。

美國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幫助孩子不要跟別人比,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因為他們說上帝造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無論世界上有多少人,沒有一個人的指紋是與另一個人相同的,所以人和人之間是無法比較的。

有部分人認為美國人如此“護弱”一定會導致孩子們不求上進,安居下風。可是事實卻非如此。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各個領域中的成功人士所佔的比例都是很高的。這是為什麼呢?

在美國,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要跟別人比,但是一定要跟自己比。要時時刻刻地去努力,使自己永遠在進步,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更強壯,更有知識,更懂事,更成熟,更有本事,更健康,更優秀...

Do your best(盡你最大的努力),Don't give up (不要放棄)是每個孩子的座右銘。美國孩子都知道,只要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無論如何都不放棄,那麼無論達到了什麼標準都是最優秀的。有的學生盡了最大的努力得了100分,有的學生盡了最大的努力才得了60分,在老師眼裡,父母心裡兩者都是優秀的,成功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美國,大多數的人們無論在哪個行業,做什麼樣的工作都是高高興興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為每個人都會去選擇能讓自己充分發揮能力的和力所能及的工作去做,所以每個人都會有成就感,無論他們的工作是什麼。

得了諾貝爾科學獎的人和每天都把麥當勞的地板擦得乾乾淨淨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很體面,都會同樣得到人們的讚揚和尊重。

你的孩子在學校排名低不是因為他/她不努力,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她真的不適合國內的教育。

美國低齡留學優勢

申請美國大學有壓倒性優勢

美國大學在錄取時最擔心的因素就是國際學生對於北美教育體系是否能夠完全適應。如果你的申請材料中有可以證明你能夠很好的在北美教育體系下學習,具有美國大學要求的學習能力,掌握美國大學要求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那麼你一定可以在眾多申請者中倍受大學青睞。

掌握純正的英語

學好標準的英文當然是年齡越小越好,所以很多家長選擇在中學階段就把孩子送去美國留學,其中一個很單純的目的就是學好英文。另外,美國學生的寫作、閱讀和美式思維等大學學習必不可少的能力主要是在中學階段培養起來的。學生在美國高中就讀,可以在純粹的北美教育體系下掌握這些能力和學習方法,進入大學後就不會有陌生感,可以直接跳過國際學生普遍具有的大學磨合期。

讓學生綜合發展

美國高中可以根據個人的能力來選課。有些學生在國內的時候不是很優秀,但到美國後卻名列前茅,還能夠申請到很好的大學,這就是歸功於美國高中特別的選課方式。美國高中是用學分制的,學生修滿足夠的學分就可以畢業,可以申請大學,並沒有限制每個人都要修一樣的課程。

培養學生獨立精神和自立能力

赴美國讀高中,無論是住在寄宿家庭還是住校,學生必須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須獨立面對所有挑戰和困難,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這對在國內事事離不開父母的中國學生而言是非常好的鍛鍊。

培養學生完善的性格

美國教育對於學生性格和人格的培養十分重視。美國開設很多性格和人格以及素質培養的相關課程,並通過許多實踐活動完善學生的性格。學生在美國往往可以變得樂於助人,非常有愛心,而且很有主見,思想鮮明,這些都會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受益匪淺。

成為國際化人才

學生可以真正瞭解美國的社會和文化,並養成美式的生活習慣,成為真正瞭解多元文化的國際化人才,這對學生以後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非常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