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成爲學習重點,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傳統文化類的綜藝節目如雨後春筍一般,接連出現在熒幕上,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再到火爆朋友圈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些綜藝節目不僅帶我們領略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喚起了許多同學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傳統文化成為學習重點,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中國詩詞大會》中脫穎而出的武亦姝

這股“復古風”不僅出現在電視節目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處處是它的影子。比如風靡已久的“漢服熱”,一襲越羅衫袂,明媚了旁人的眼眸;還有各地舉辦的成人禮,加冠及笄迴歸傳統;就連同學們的日常學習中,傳統文化的元素也越來越多

大道之行也,傳統文化復興勢在必行

2018年06月24日,北京中考開考,“滿眼都是傳統文化”,這是許多同學走出語文考場的第一反應。除了文言文、古詩詞版塊之外,基礎運用和大作文也都與傳統文化相關。

中考題目更加註重引領學生走進歷史文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就意味著中考改革的路上,傳統文化的地位會越來越重要。

傳統文化成為學習重點,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學好傳統文化,難度不小

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愈發突出,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也愈發高漲。但很多同學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卻發現:傳統文化的知識特點與其它學科的有所不同,學起來難度可不小。

01

知識面廣且雜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詩詞歌賦、名人傳記、民俗節氣等不同門類,隨便拎出一點皮毛就有很豐富的內涵。學習傳統文化是水滴石穿、聚沙成塔的過程,需要同學們持續學習,才能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短時間的突擊性學習很難見到成效。

比如下面道題,內容涵蓋了謙敬辭、傳統節日和生肖等內容,日常學習中沒有廣泛的積累肯定不行。

02

部分知識複雜難懂

那反覆記憶知識點,有積累就足夠了嗎?很可惜,還不夠。泱泱五千年文化積澱,傳統文學中有許多規定和技巧,比如詩詞要講究格律,對聯有“平仄”的要求……這些技巧往往比較複雜和晦澀,獨自看書很難掌握,最好有老師來啟發引導。下面的“拆字對聯”,體現漢字之美的同時也給同學們出了難題。

傳統文化成為學習重點,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03

注重綜合素養

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僅是要求學生掌握一個個知識點,還希望同學們能通過學習拓寬眼界、陶冶情操、提升綜合素養。比如下面這道作文題目,同學們不僅要能理解詩詞意思,還要有豐富的素材積累和見識,才能夠寫出漂亮的文章。

學習傳統文化,還得用專業的方法

傳統文化怎麼學?很多同學都是採用“老三樣”——“讀 ”、“背”、“練”,但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都不高,學習效果也不明顯。

怎麼樣讓孩子喜歡上傳統文化?學而思網校教研團隊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推出了傳統文化系列免費講座——《遺失的文明》。這個課程是如何幫助孩子學習的呢?

1、故事化情節——故事情節環環相扣,燒腦劇情讓人目不轉睛;

2、闖關式互動——給孩子帶來有趣的遊戲體驗、強烈的角色代入感;

3、經典例題整理——題庫十幾萬例題篩選整理,提升練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程有趣,學習才不會枯燥,每週三晚8:00,《遺失的文明》系列免費講座與你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