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實行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讓「優親厚友」在陽光下現形

重慶實行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讓“優親厚友”在陽光下現形

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黑巖村三組農村新風貌

“書記,今天我來向組織說明問題。”前不久,重慶市巴南區南泉街道楊市村村幹部彭某敲開街道紀工委辦公室的門,交代了他在徵地拆遷中通過虛報徵地面積為自己及其母親、同村朋友騙取徵地補償款的問題。

從處心積慮優親厚友到主動找組織說明問題,促使彭某迴歸正道的,是正在全市推開的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彭某說:“按照這項制度規定,這件見不得光的事將來會被一五一十地曬出來,與其之後被發現,不如現在主動交代。”

不止彭某,目前該區已有4人向組織主動說明問題。

據瞭解,去年,重慶市大足區試點建立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今年5月,這項制度在全市38個區縣推開。

重慶實行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讓“優親厚友”在陽光下現形

重慶市大足區龍崗街道紀工委幹部和相關業務科室幹部走訪低保戶家庭,瞭解在低保政策落實過程中有無黨員幹部違紀問題

問題:基層優親厚友案頻現

近年來,幾起由重慶市大足區鎮街紀委查辦的案件引起了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朱福榮的注意,他發現,這幾起案件案情看似千差萬別,卻指向同一個問題:基層黨員幹部利用職權優親厚友。

朱福榮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該區中敖鎮關聖社區綜合治理專幹唐自剛於2014年偽造相關材料,將其弟唐自春一家申報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並領取了一定的困難補助金。兩年後,唐自剛優親厚友的事情露出馬腳。事後查明,唐自春家不僅在中敖鎮上開了一間日雜店,還在鎮上擁有一套住房和一個門市。此外,早在2013年,他們就在大足城區購買了一套面積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這樣的家庭都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那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在‘最後一公里’豈不成了‘唐僧肉’?人民群眾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朱福榮說,這應該不是個案,必須一個一個嚴查,絕不手軟!

“當時我就認為,這種基層黨員幹部利用職權優親厚友現象具有普遍性,之後的專題調研證實了我的判斷。”朱福榮說。

重慶實行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讓“優親厚友”在陽光下現形

重慶市大足區龍崗街道西街社區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公示欄

通過對前三年信訪舉報和查辦案件情況進行梳理發現,涉及此類問題的信訪舉報佔民生類信訪舉報總數的24%,查辦案件佔民生類案件總數的45%,巡察發現的此類問題線索佔線索總數的40%。

基層黨員利用職權優親厚友的方法可謂五花八門,調研為這些腐敗手法一一畫了“像”。

瞞天過海型——部分黨員幹部與其親屬共謀,通過偽造、虛報資料等方式獲取政策支持、資金補助。唐自剛違紀案就是典型。

製造點球型——針對一些項目、幫扶資金,部分黨員幹部通過提前告知親友、延後向社會公開項目獎勵資金等方式,讓親友獲取好處。2016年,大足區季家鎮幹部丁某在一項目還沒進行招標議標時,就告知親屬,並利用職權幫助其親屬所經營的公司獲取該鎮農業扶貧種植項目承包權……

“瞞天過海型也好,製造點球型也罷,這種近在咫尺的‘微腐敗’,群眾看在眼裡,痛在心上。”重慶市紀委監委第八紀檢監察室負責人表示,這類問題若不能及時發現並處理,既啃食群眾的獲得感,又帶來負面效應。“還有些村民因擔心自己不是村幹部的親友會被取消本應享受的惠農惠民政策,不得不勒緊褲腰帶‘巴結’村幹部。”

整治:公開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

在重慶市紀委的統籌謀劃下,去年5月,大足區試點建立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

重慶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陳雍在大足調研時明確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探索,要總結好、實踐好,把這項工作做實做細。

試點期間,重慶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第七紀檢監察室、第八紀檢監察室多次到現場,從制度的環節設計、流程細化等方面給予指導。

據介紹,這項制度共分設計報告、比對、核查、公示、說明、監督執紀6個環節。具體來說,先由部門、鎮街行政及事業單位人員和村社幹部報告其親屬關係,建立黨員幹部親屬關係數據庫,部門、鎮街在審批惠民資金和建設項目時,將惠民資金(項目)受益人信息數據與親屬關係進行比對,比對出的親屬事項,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原則進行合規性核查,對通過核查的涉權事項,在黨員幹部所在單位和其親屬所在村(社區)或項目實施地分別進行公示,對核查發現不符合相關政策和規定的則及時取消,並作為問題或者問題線索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同時,黨員幹部對親屬涉權事項及其由此受到的處理情況還要在每年的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上作出說明。

記者注意到,該制度每個環節責任清晰,設計報告、比對、核查、公示、說明環節由各級黨組織負責,對各環節工作的監督檢查和對違紀違法問題的調查處理則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負責。大足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紀委監委是監督專責機關,在制度落實過程中,必須始終聚焦主責主業,做到協助不包攬、推動不代替、到位不越位,督促黨組織履行好主體責任。

改變:違紀少了,信任多了

該市紀委監委第八紀檢監察室負責人表示,伴隨著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在全市開展,其治理效果正在基層逐步凸顯。

在大足區試點以來,該區共比對惠民資金(項目)1203項,總金額21.99億元,經核查後取消不符合條件對象497人,查處典型問題35件68人,處分22人,問責29人。

制度“紅利”不止於此。重慶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項制度給了黨員幹部對說情打招呼說“不”的底氣,給基層群眾一本“明白賬”,確保惠農惠民資金落到實處。

大足區龍崗街道西街社區黨委書記張雪梅告訴記者:“有了這項制度,不僅為納入臨時救助對象、慰問對象說情打招呼的沒有了,有的幹部親屬還主動申請退出,我的工作好開展多了。”

“以前我以為我們村村幹部的親戚都享受了貧困戶政策,通過這項制度我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在亂猜,誤會了他們。”該區珠溪鎮小灘村村民葉六貴說。

今年5月9日,重慶市紀委監委召開現場會,部署在全市推開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制度。會後,該市紀委監委專門對各區縣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壓實責任。各區縣堅持“務實管用、簡單高效”的原則,不搞簡單複製,結合實際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制度措施。該市長壽區結合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和貫徹落實監察法,對涉權事項人員外延擴展到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在轄區不留公權力盲區、全面推開。永川區根據惠農惠民政策的變化動態調整黨員幹部親屬涉權事項公開內容。

重慶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對各區縣的聯繫指導,解決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加以推廣,切實把基層‘小微權力’管住管好。”(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 喬子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