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延禧攻略》里的哪個女人?

“請純妃嫻妃爾晴立刻去世”

“富察容音是最端莊賢淑的皇后”

“明玉李玉般配”

“容妃戲份”

......

看到這些關於《延禧攻略》的熱搜已經霸佔了微博了半壁江山,你就知道《延禧攻略》是徹底火了。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隨著電視劇已經播出過三分之二,魏瓔珞就像技能全滿、開掛打怪的大神一般——左手復仇拳打王爺,右手招雷劈死太妃,前腳搞垮高貴妃、後腳氣暈小嘉嬪。

看到這劇情,網友們大呼過癮。

很多人都說,以後就要像魏瓔珞一樣,誰欺負自己,就收拾誰,誰不長眼睛,就懟誰。

但是另一邊,又有很多人說這不過是主角光環罷了。如果魏瓔珞不是女主角,早就被拖下去斬首八百回了。

不可否認,雖然《延禧攻略》裡確實有一些不符合常理的bug,但魏瓔珞這個角色,真真切切地滿足了很多人內心蠢蠢欲動的渴望——

不靠男人,一樣能上位;

面對強敵,一樣不畏懼;

一張巧嘴,走遍天下;

智商拔群,神擋殺神。

誰不希望自己也是另一個魏瓔珞呢?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人人都想變成高智商、高情商的人。

可是仔細分析劇情後你會發現,僅僅有一張嘴、一個腦子,就足夠了讓魏瓔珞這麼一個官女子出身的奴才,一路打怪升級,爬到令嬪、甚至是薨逝後追封皇后,兒子嘉慶坐上龍椅的地位嗎?

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在《延禧攻略》中,智商和情商與個人命運並非正相關。有人智計無雙,卻命運多舛。有人智商堪憂,卻幸福到飛起。

為什麼會這樣?

——智商和情商之上,還有認知。

什麼意思?

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會產生認知。

認知形成後,才有行為。

而行為的具體操作辦法,是由智商和情商來支配的。

總結起來就是——智商和情商只能決定你事情做得漂不漂亮;而認知決定你方向對不對。

錯誤的認知+高智商=錯的更離譜。

如果把認知分成不同的層次,那麼不同層次的認知水平也會決定一個人命運的走向。

《延禧攻略》裡的人物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第一種認知——只有情緒,沒有對錯

代表人物:方姑姑、錦繡、玲瓏

還記得那個被魏瓔珞暴揍一頓,好幾個月都下不了床的管事方姑姑嗎?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在魏瓔珞還只是一個繡坊宮女時,吃瓜網友看劇的時候都會問:

“方姑姑什麼時候死”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錦繡什麼時候死”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玲瓏什麼時候死”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方姑姑、錦繡、玲瓏,就是典型沒有對錯,只有情緒的一類人。

你說是因為她們身在底層,但是也不是啊!一直默默照顧瓔珞的張嬤嬤、始終信任瓔珞的吉祥就並不是這樣啊。

對於這些極端情緒化的一族來說,認知不足的困擾,讓他們總是陷入到窘態,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但是她們不甘心呀!一定要給情緒找個出口。

於是,害人又害己。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封建社會的皇宮是一個金字塔,人人都分個三六九等。在最上面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中間的,普通的後宮嬪妃;底層的,伺候主子的奴才。

人類的認知,也是一個巨大的金字塔。

越往下,所見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怒無比。

越往上,所見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無限。

下愚莫揣上智,泥陷於認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層認知的風景,根本聽不懂認知更豁達的人在說些什麼。

現實中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一生渾渾噩噩,始終走不出自己的情緒。

對於自己的失敗,他們歸咎為他人的原因;

對於別人的成功,他們嗤之以鼻,不以為然;

沒有判斷,不認對錯,所有的行為不過都是孤注一擲的情緒宣洩,沒有絲毫意義。

被這樣的認知所支配,自然逃不過慘淡的命運。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第二種認知——守規矩,不逾矩

代表人物:愉貴人

最守規矩的孩子,總是家長眼裡最省心的孩子;

最守規矩的員工,總是領導眼裡最聽話的員工。

但最守規矩的孩子進入社會,多半會遭遇挫折失敗。

最守規矩的員工在職場裡,也往往是被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角色。

原因就是——

因為恐懼,這類孩子不敢亂說亂動,等到他們知道許多所謂的規矩,不過是成年社會出於省心而承襲的慣性,才能從恐懼中走出來。

因為懶得動更多的腦子、不想負多餘的責任,這類員工才選擇做那個最聽話的員工,畢竟這樣最省心。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在《延禧攻略》裡,最守規矩的莫過於愉貴人了。

對於懷孕中的愉貴人來說,只要能把孩子順利生產下來,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但是魏瓔珞卻告訴她:

“我8歲的時候,被一隻惡犬咬傷。我拿著棍子追著打,追了整整半個京師。想要不被惡人欺負,就要走出舒適圈。”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戰術的勤奮彌補不了戰略的懶惰,默守陳規的背後,其實是恐懼在作祟。

只有突破被恐懼和懶惰支配的認知,打破故步自封的舒適圈,人生才有繼續上行的機會。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第三種認知——明是非,識大體

代表人物:皇后——富察容音

富察氏是雍正皇帝給乾隆選的妻子,為什麼會選她?

一是因為她家世顯赫,足以匹配皇子,二是因為她知書達理,賢良淑德。

這兩點,是父母選兒媳最看重的條件。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富察氏是所有人眼裡最明是非、識大體的皇后。

在歷史上,她是以賢良淑德,勤儉持家聞名的,一生沒有害過其他妃嬪,和婆婆關係融洽,事事以老公的事業為重。

《延禧攻略》裡,高貴妃就拿這一點來脅迫她:皇后你賢良淑德,深明大義,一定不會徇私對不對?

富察皇后的認知核心,在於清楚自己是誰。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明是非,是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話不能說,就是遵奉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哪怕這個價值觀不合心意,但卻是維繫社會運轉的唯一體系。

歷史上的富察皇后,在接連兩次失去孩子的打擊,終於病倒。

病情剛剛好轉時,她就陪皇帝和太后東巡。據說,當時乾隆顧念她身體不好,不想讓她同行,但她執意要去,覺得婆婆要照顧,而且皇帝身邊少了皇后,也是一種缺憾。

經不起長途顛簸,行至濟南,她再次病倒。可是此時她想的卻是不要耽誤行程,按原計劃趕路,一再催促皇帝啟程。

正是在重新啟程的途中,她再也支持不住,香消玉殞。那年,她不過37歲。

皇后做到富察氏這個份上,已經可以名垂青史了。

令人唏噓的是,在《延禧攻略》裡,一生都被稱作富察皇后的她,只有死前縱身一躍時,才終於擁有了名字——富察容音。

因為那個時候的她,不是皇后,只是她自己。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第四種認知——認識到是非的侷限性,

認識到人生的至高意義與價值。

代表人物:魏瓔珞

魏瓔珞是什麼人?

天生脾氣爆、不好惹。

沒事不找事,事來了不怕事。

有原則有立場,愛恨分明。

情緒化?不存在的。循規守矩?不是魏姐風格。明是非識大體?沒那麼簡單。

魏瓔珞是一個明是非的人,不管是為姐姐的死伸張正義,還是守護她敬重的皇后娘娘,抑或是為了明玉和先皇后獻身,無不證明了一件事:在那樣一個時代裡,她的三觀正的嚇人。

但是與此同時,魏瓔珞特別清楚一件事:做好人沒用。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比如說在魏姐開了掛的復仇之路上,有一個很多人眼裡的大bug——天雷降世。

在質問太妃無果後,魏瓔珞意識到必須要採用手段了。

她是怎樣讓天雷降世,裕太妃又是怎樣被天雷劈死的?

自打前朝開始,很多殿宇遭受雷擊,所以雷電會劈到房子上,但是房子是木製結構,所以人平常不會觸電。

魏瓔珞曾經是繡坊宮女,應該在裕太妃房子四周的紗網上動了手腳。雷電出現時,裕太妃的手碰到紗網的那一刻被雷擊中。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個女人?

意識到是非的侷限性,是魏瓔珞認知提升的第一步。

然而這還不夠。

你們有沒有發現,電視劇其實是圍繞魏瓔珞的人生追求而展開的。

她的第一個追求是替姐姐復仇。

在打成復仇目的後,她去了圓明園,本打算就這麼寡淡地過一輩子。可是沒多久,她的第二個人生目標出現了——幫皇后娘娘復仇。

以復仇作為人生目標,這個認知自然是不夠的。

但是看過小說就知道,在後面的劇情中,魏瓔珞實現了復仇的目標,扳倒了她的仇人。

在她的前半生裡,我們發現:如果你越努力,處境越是惡劣,問題多半出在認知上。是我們的認知層級不夠,選擇了強勢對抗,與親情對抗,與友情對抗,與愛情對抗。除非打開柔軟的心,才知道世上有些東西,彌足珍貴,不可輕言譭棄。

最高的認知,是突破自我後的迴歸。

仁德上人曾經說:你們為何不認知啊?十幾年給你們講認知認知認知,你偏要著在相上。 只要不認知,你的糾結、你的矛盾、你的煩惱都出來了。認知的當下,所有的煩惱頓然消失。

因為你知道眾生皆苦,終不過是庸人自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