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焦慮,是因爲擔心自己未來沒有賺錢的能力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焦慮的問題,很多朋友都在焦慮,辭職的、上班的、政府工作的,反正大家都在焦慮。為什麼大家都在焦慮呢?

網上有個有意思的視頻:在一條河的兩邊有兩個鎮子,鎮子裡都缺水。約翰每天挑水去A鎮子賣錢。斯蒂夫卻花了6個月,在B鎮子和河之間建了一條水渠,6個月後斯蒂夫開始賺錢。有一天約翰生病了,便沒有了收入。斯蒂夫也生病了,他僱個人繼續為自己賺錢。並且他可以把水渠建到C鎮子、D鎮子去,甚至是建到A鎮子搶了約翰的生意。

在這裡,約翰的未來是沒有保證的,收益說斷就斷了。而相比約翰,斯蒂夫可以生活的自在愜意。兩個人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被動收入”。什麼是被動中收入呢?被動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也叫做“睡後收入”。在上面這個例子中,約翰做的是主動收入,斯蒂芬做的就是被動收入。

現在很多人很辛苦,工作了好些年存了一些錢,但一旦停下來就會很焦慮,這是因為沒有被動收入自己的老底早晚會花光。只有擁有被動收入,才能讓以後的生活品質有保障,怎麼才能獲得被動收入呢?《會賺錢的媽媽》這本書給你詳細的解答。

很多人焦慮,是因為擔心自己未來沒有賺錢的能力

這本書的作者克麗絲特爾·潘恩(Crystal Paine),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在努力賺錢的時候學到了“被動收入”的概念,並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2007年,她創立了MoneySavingMom.com博客,在自己賺錢的同時,幫助了很多和她擁有同樣目標的女性。如今,她是演說家、事業女性、《紐約時報》的暢銷作者,不僅擁有成功的事業,也擁有幸福的家庭。

克麗絲特爾在尋求被動收入過程中,做了很多嘗試,她寫博客、出售電子書、購買房產等。她也經歷過失敗與挫折,但最終她成功了。《會賺錢的媽媽》中不僅講述了她自己的經驗教訓,還囊括了大量的其他女性的成功案例。這些案例告訴我們,要獲得穩定的被動收入,需要做到以下三點:1、創造適合自己的被動收入的項目2 、 推遲滿足感,養成自律的習慣3 、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1、創造適合自己的被動收入的項目

找尋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既要考慮市場需要,也好考慮自己的特長和喜好。對於創業而言,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成功,這其中有困難、有挑戰,如果沒有激情的支持,很容易就會放棄。克麗絲特爾在《會賺錢的媽媽》中給出了一個成功的方程式:天賦和技能、知識和激情交叉。要保證自己想做、能做、並能堅持做下去,只有這樣才能創業成功,在此基礎上再選擇可以帶來被動收入的項目。

克麗絲特爾在書中列舉了4類她認為可以帶來被動收入的實例:電子書、房地產、直銷、博客。

電子書

就是上面提到的寫作類的,前期投入創作、包裝和營銷,後期幾乎沒有投入就可以一直盈利。得益於電子閱讀器,人人都可以製作電子書在網上售賣。書中舉例是在亞馬遜售賣,在國內除了亞馬遜外可以嘗試多看等閱讀APP,或發展自己的公眾平臺進行售賣。

《會賺錢的媽媽》中提到的電子書內容更加廣泛,可以是一項技能教程,可以是經驗分享,也可以是“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某一領域有心得,可以給別人帶來幫助,都可以做此嘗試。

房地產

這個不用多說了吧,中國房地產的發展比美國繁榮多了。中國人對房子的情懷是有目共睹的,房地產比認為是國內投資產出比最高的投資,有錢的早買了,沒錢的借錢也在努力買。但如果是投資的話,不建議借錢購買(指首付借錢),投資總是有風險了,大量現金投入在房產上,生活也會受影響。

克麗絲特爾準備購買二套房屋租賃,來分攤房子的貸款。國內很多人採用這種方式,我朋友也在使用這種方法進行投資。如果你有餘錢,可以考慮這種方式,但要評估好房子的地理位置及升值空間。

直銷

用大家熟悉的話說就是代理,國內比較火的就是微商,基於微信平臺,現在做的事如火如荼。克麗絲特爾強調在做直銷時,一定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如果你滿足以下幾點可以做嘗試:

  • 對銷售的產品保有巨大的熱情;
  • 擁有龐大的社交網略;
  • 精力充沛,時刻尋找創新的方法推廣和銷售你的產品;
  • 非常有條理,並能高效激勵銷售團隊。

除此之外,對於代理公司也要進行嚴格的考量,一定要警惕前期要投入大量資金的公司,這類大部分都是騙子。

博客:

博客對網絡普及的今天來說,並不是新鮮事物。各類博主、主播、直播等慢慢充斥我們的生活,甚至身邊就有從事這方面的朋友。這類工作盈利模式基本都是依託於摸個平臺,積累粉絲,當流量到達一定程度後,自己引流或接廣告。目前比較成熟的就是微博,比較火的是抖音。

書中克麗絲特爾也給大家一些建議:

  • 為博客選一個好名字;
  • 堅持更新高質量的內容;
  • 建立讀者群;
  • 和其他博主多交流支持。

提到平臺,目前自媒體市場發展勢頭很好,也是依託平臺。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簡書、喜馬拉雅、千聊等,只有你有特長,加長前期堅持和打磨,基本上都可以變現。

很多人焦慮,是因為擔心自己未來沒有賺錢的能力

2 、 推遲滿足感,養成自律的習慣

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群孩子每人一塊糖,並告訴他們15分鐘後如果誰的糖還沒吃,那就獎勵他1塊。也就是說15分鐘後,那些忍受住糖的誘惑沒有吃掉的孩子,可以享受2塊糖。15分鐘結束,只有少數孩子沒有把糖吃掉,這些孩子長大後都很成功。

這些沒有把糖吃掉的孩子所做的,就是推遲了自己的滿足感。《少有的人走的路》一書中指出“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 在充滿問題和痛苦的人生中,推遲滿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就能做到很好的自律。

克麗絲特爾提到的4種可以獲得被動收入的案例,都是要經過前期很長時間的積累,即推遲滿足感,才能獲得長期的收益。要賺錢就必須有變現能力,無論做什麼都需要前期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爆發。現在很多人迷戀快速變現,不樂意做前期枯燥的積累,這樣也能賺錢,但多是短錢、小錢。想要有長期的保障提前讓自己退休,必須要推遲自己的滿足感,做好前期的積累工作。

比如作家、詞曲家,前期需要大量的積累打磨,才能創造出一直有市場的作品。如果為了快速變現,草草做出迎合當下口味的作品,一段時間內可以賺錢,但不會有長遠的收益。反之,真正能給別人帶來影響的作品,就會有一版再版的機會,收益是源源不斷的。

約翰是窮人思維,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沒有長遠的打算,;斯蒂夫是富人思維,看重的是長遠利益,並可以犧牲掉短期的利益。所以,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很多人焦慮,是因為擔心自己未來沒有賺錢的能力

3 、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春節回家看到新聞報道,老人為購買不到火車票發愁。70歲大爺多次去火車站買票,都空手而回,因為票都在網上搶購而空。老人不會用電腦或智能手機,買票成了大難題。幾年前UBER進入中國市場,打車體驗直線上升,不久無人駕駛出租車就要進入市場;三年前,大學生為了短程代步都買自行車,買了不用的自行車都放在校園裡生鏽,現在掃碼既可以騎車,不用擔心折舊,也不用擔心會被偷走;兩年前,人們還為帶著大額現金愁,現在帶一部手機就可以走天下了。

這個時代信息瞬息萬變,生活的方式也不停的在變,不會學習的人很快會落後於時代。創業者、自由職業者們更需要快速學習成長的能力,只有走在多數人的前面,才有利潤可賺。那麼我們要從哪幾方面提升自己的學習呢?

01 閱讀

閱讀不僅是指閱讀報刊書籍,而是指快速尋找、蒐集、提煉信息的能力。移動設備的普及,每個人身邊呢都充斥著各種信息,也有能力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尋自己需要的,並提煉、轉化吸收進自己的知識體系。對於自己不需要的信息,需要儘量屏蔽掉,切忌沉浸碎片信息中不可自拔。

02 導師

人生需要精神導師,創業也需要導師。導師可以給你這幾方面的便利:快速提升能力、擴大眼界、迅速抓住機會。

有了導師的指導,你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快速熟悉想要發展的領域。

如果你想在某一領域發展,最好找幾位這個領域做的不錯的朋友,來深入瞭解一下。如果身邊有做這一塊的朋友最好,如果沒有就要想辦法認識這樣的朋友。實在沒有的話,像“在行”這樣的平臺可以提供這樣的支持。也可以在網上搜尋相關的課程學習。

03 交流

和自己的客戶交流,瞭解他們的需求,深挖他們的痛點,優化自己的服務。並定期與客戶群成員交流,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證明自己是“活的人”。

和同行交流,很多人都覺得同行是競爭者,保密做的越好對自己越有利。其實不然,現在很多創業項目都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信息就是金錢。同行交流不僅能把領域實力凝聚,更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靈感。

很多人焦慮,是因為擔心自己未來沒有賺錢的能力

自信從來都不是說一句“相信自己,能行的”就可以來的,自信需要通過自我提升,並從心底相信自己可以解決問題。現在很多人的焦慮,是對自己未來還有賺錢能力的不自信。

《會賺錢的媽媽》書中給我們提供瞭解決焦慮的方法,那就是創造“被動收入”,讓自己在不工作的狀態下也有收益。但,要獲取被動收入還需要我們在,創造適合自己的項目、推遲滿足感、堅持學習,這三方面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