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蛐蛐兒

斗蛐蛐儿

說起鬥蛐蛐兒,恐怕許多人都不會陌生,我國古代就有這方面的記載。蛐蛐兒生性好鬥,長著一副利齒,兩隻後腿粗壯有力,兩條長鬚搖擺不停。“開戰” 時,雙方相向而行,鬚子不停的掃探前方,彼此一經接觸,便立刻張開大口廝咬起來。敗者落荒而走,勝者則鼓翅長鳴,煞是令人興奮。

小時候,院裡有很多養蛐蛐兒的人,有比我年長几歲的,也有跟我同齡的人,每人都養著好幾只蛐蛐兒,分別用蛐蛐兒罐裝起來。依據蛐蛐兒的個頭大小或品相分出等級,並命名以相應的綽號,以期“打鬥”時根據對方蛐蛐兒的身塊兒大小而做出選擇。蛐蛐兒在掐架時,除參戰雙方外,還有不少觀戰者,常常圍了一圈兒,不停地吶喊助威。剛開始我也是一名觀戰者,後來看的次數多了,興趣隨之越來越大,於是就加入了這支隊伍當中。

斗蛐蛐儿

由於家住蒲黃榆鐵三,附近就是農田地,對於逮個蛐蛐兒來說並非難事。經常和同伴洪生、國慶到田間地頭去捉。每次捉回來的蛐蛐兒各自挑出最好的一個,彼此間進行比試,而比試的結果大多是我的蛐蛐兒敗下陣來,偶有勝利之時也保持不了一天的功夫就會讓位於人,心裡總是耿耿於懷,不服輸。而洪生和國慶的蛐蛐兒雖然勝的時候多,也高興不了多久,又被別人的殺敗了,看來手上還真是缺少“強兵能將”呀。

為了捉到好蛐蛐兒,我和洪生、國慶商量到離家遠點的地方找找。記得那天我們早早的就起身去出發了,估計著離家得有七、八里路的樣子,看到旁邊是一片玉米地,就停下來準備碰碰運氣。玉米地是蛐蛐兒經常出沒的地方,每棵玉米杆的根底部土壤都有裂縫,蛐蛐兒就喜歡藏在裡頭,只要用腳跺一跺或是向裂縫裡吹氣,只要有蛐蛐兒就會從中蹦出來,剩下的就是捉蛐蛐兒的技巧了。我們在各自的領地開始搜尋,不知過了多久我已逮了四、五隻,但是個頭都不大,不甚理想,總想著逮一隻像樣兒的。正當我聚精會神的連吹氣帶跺腳仔細搜尋時,冷不防“嗖”的一聲從玉米根下蹦出一個東西來,擦著我的耳邊劃過,嚇我一跳,待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油葫蘆”臥在地上,個頭肥碩,跟小螞蚱似的,兩條鬚子左右亂晃,渾身油光鋥亮,我長舒一口氣。記得聽人說過,有人曾經就是用這種方法逮蛐蛐兒時,竄出一條蛇來,嚇得那人跋腿就跑,想想都令人肝兒顫。我平靜了一下後繼續尋找,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噠噠噠”的聲音,我斷定這是蛐蛐兒的叫聲,急忙尋聲而去,在一棵灌木樹前聲音停止了,我看到灌木樹根底下有個黑乎乎的洞,挺滲人,估計就在這裡啦。於是我抬腳砰砰的跺了兩下,果然從裡面“噌”的一下蹦出個蛐蛐兒來,正好落在我腳旁。看那蛐蛐兒怎生模樣:前須搖動,後腿收縮;頭圓身闊,金翅微張;身姿矯健,器宇軒昂。好一副王者品相!剎那間眼前的景象讓我欣喜若狂,興奮之餘,我定了定神兒,輕輕取出蛐蛐兒罩正要捕捉這個“寶貝”時,忽聽到遠處洪生在叫我,說是要回家了。為了避免驚動寶貝蛐蛐兒,我裝沒聽見,仍是小心翼翼地直奔蛐蛐兒而去,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將我的“小金翅”捕捉到手,那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

斗蛐蛐儿

回家的路上,每人都炫耀著自己的得意收穫,當他們哥倆兒聽到我的“小金翅”(這是我即興給我最得意的寶貝蛐蛐兒起的名)的介紹時,非要看看究竟長得什麼樣兒,我堅持說等明天戰場上再見吧。

到家後第一個事就是把蛐蛐兒分好等級,分別裝罐兒。當然,“小金翅”必坐第一把金交椅嘍,而且它的“居室”也是最好的罐兒。

轉天,早早起床將所有蛐蛐兒罐都搬出來,打開蓋瀏覽一番,經過一宿的休整,各個戰將都是昂頭挺胸、精神抖擻;看那“小金翅”更有一番傲然挺立、雄姿英發的氣勢。我正欣賞之餘,抬頭看見洪生、國慶各自捧著蛐蛐兒罐走來,說是要與我的“小金翅”見個高低,我說你們的蛐蛐兒夠級別嗎?他們倆說是最上乘的好蛐蛐兒,不信你可以瞜一下,我打開蓋兒看了看,還行。於是便將“小金翅”請出。

根據規則,誰的蛐蛐兒長相“雄偉”或者蛐蛐兒罐漂亮,則自家不挪窩,而對方的蛐蛐兒需取出移罐,相比之下,我的“小金翅”自然是穩坐釣魚臺了。首先迎戰的是洪生的“大博士”(這是他給起的名字,意思是和他一樣知識廣博,又爭強好勝),洪生小心地將“大博士”移到我的罐中,只見:兩隻蛐蛐兒先是面面相覷,相互審視對方一番,隨之前須直挺,後退緊繃,繼而拉開了決鬥架勢,眨眼間便短兵相接。此時我並不知道“小金翅”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因而心裡感到一絲緊張。約莫交戰了六、七個回合,只見我的“小金翅”越戰越勇,步步緊逼,幾乎是向前推著“大博士”走,眼見得“大博士”體力漸漸不支,敗下陣來。我緊張的心情也隨之鬆弛下來,而洪生則是滿臉窘色,迅速將其“大博士”取回。這時國慶順勢將他的蛐蛐兒放到我的罐中,我問他的蛐蛐兒叫什麼名字,他說沒名兒,“好蛐蛐兒只要能打能鬥就成,用不著名號”。嘿!他還挺倔,我心想。話音剛落,只見兩隻蛐蛐兒已經糾纏在一起,各自拿出了看家本領全力拼殺。一招一勢,一來一往,鬥個不停;而蛐蛐兒的主人則全神貫注地為自己的愛將加油。戰至半酣,忽見“小金翅”歪頭側身一使勁,“嗖”的一下,把對方甩出了罐外,同時“小金翅”發出了“噠噠噠”的悅耳叫聲,以示勝利。見此情景,國慶只得偃旗息鼓認輸。二人各自端著蛐蛐兒罐怏怏而去。我初嘗戰果的喜悅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就這樣連著三天,“小金翅”與各路“豪傑”紛紛交手,保持不敗,整個宿舍大院內沒有敢於挑戰者。

斗蛐蛐儿

這天,我閒著沒事正在整理蛐蛐兒罩,忽見洪生和國慶笑著走過來。我打招呼道:“有什麼喜事,這麼高興?”,二人來到跟前,神秘地說:“楊七子想跟你掐蛐蛐兒”。我一愣,心想他怎麼會找我?於是我斜著眼睛說:“準是你們倆丫的餿主意”?國慶趕緊說:不是,不是,是楊七子聽別人說你的“小金翅”打遍天下無敵手,特地要跟你會一下的。正說著遠遠看見楊七子捧著蛐蛐兒罐朝這兒走來。

楊七子,何許人也?人言他在家中大排行老七,具體叫什麼名字我們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比我們大幾歲,平時見面都管他叫“七哥”。這楊七子,打架能手,遠近聞名,一般人都敬而遠之。至於養蛐蛐兒,聽說楊七子是個內行,每年都養,而且他養的蛐蛐兒個個都拿得出手,跟他一伐兒的人養的蛐蛐兒很少有能勝過他的,基本上都是他的手下敗將。據說他的蛐蛐兒罐特別講究,都是花高價買來的,個個都很漂亮...。

平常彼此之間沒什麼來往,今天他來找我確實讓人感到有些意外...說話間,楊七子走到跟前,笑道:“三磙子(他叫著我的小名),聽說你的’小金翅‘挺厲害,今天跟你切磋切磋,怎麼樣”? “七哥,我的破蛐蛐兒怎敢跟您的比,算了吧”我說,楊七子笑道:“我的蛐蛐兒有好幾天沒掐架了,這幾天閒的爪子直癢癢,正好跟你的“小金翅”過過招兒,快請吧”。無奈,我只好回屋把“小金翅”取出,就地放下,然後把蓋子掀開說:“七哥看看”,楊七子一看不住的點頭:“嘿,不錯,全須全尾兒,夠精神”,說著把自己的罐兒擺到跟前,掀開蓋說:“你們也瞜瞜我的”。這時有人聽說楊七子在鬥蛐蛐兒,三三兩兩的圍攏過來,大家的視線同時轉到楊七子蛐蛐兒罐上。嘿,瞧瞧人家的罐兒:通體醬紅色,罐身還刻有花草圖案,罐蓋和罐體配合得嚴絲合縫,真夠藝術的!再看那蛐蛐兒:渾身黝黑,翅光頭亮,全須全尾兒,氣度不凡。再瞧那一副大牙齒黑裡透亮,碩大超群,真好似“黑旋風”李逵手中的那兩把板斧,鋒利無比,圍觀者不住地品評著。眾目睽睽之下,那蛐蛐兒非但不驚不燥,反而是搖須擺尾,泰然自若,在罐兒裡來回遊動,煞是威風!這時觀戰人群中有人問:“七哥,您這蛐蛐兒叫什麼名兒呀”?楊七子答道:“黑頭將軍”,哎呦喂!黑頭將軍,聽這名號,再瞧瞧人家這身塊兒,果然是威風凜凜,名副其實啊,眾人讚歎不已。

斗蛐蛐儿

隨著我小心翼翼地將“小金翅”移到“黑頭將軍”罐中,大家的身軀也慢慢向中間聚攏,伸長脖子將目光投向交戰場地。卻說“小金翅”這幾天來被首次移罐,來到新地方,好像有點認生:一會兒左顧右盼,一會兒又磨牙彈蹄兒。而那“黑頭將軍”看到有“生人”闖入它的領地,頓時勃然大怒,徑直朝著“小金翅”衝將過去。“小金翅”抬頭看見面前這位黑大漢,雙牙若斧,兩眼如電;體長身壯,氣勢洶洶,貌似金剛鐵塔一般,好生嚇人。那“小金翅”全無懼色,抖擻精神迎上前去,二將見面,更不答話,直接廝殺在一起。但見雙方:時而翹首昂牙,扭動身軀,以助攻勢;時而爾來吾往,鳴聲鼓翅,以彰雄風。雙方大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正是能人逢對手,好漢遇英雄,彼此旗鼓相當,難分伯仲。正當雙方鬥得難解難分時,“小金翅”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身,尾巴正好對著“黑頭將軍”腦袋,那“黑頭將軍”不知是計,只管張口向“小金翅”的後腿咬去,不妨被“小金翅”抬腿給了一個後彈蹄兒,一腳將“黑頭將軍”踹飛,身體“噹”的一聲撞在罐壁上。觀戰者有人笑道:“哈哈,小金翅 也會使用詐敗之計呀”,洪生接著說道:“這叫誘敵深入,正所謂:兵不厭詐,隨機應變”。再看那“黑頭將軍”剛剛吃了個啞巴虧,惱羞成怒,掄起大板斧朝向“小金翅”劈頭蓋臉打來。此時圍觀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說“黑頭將軍”要報仇了,“小金翅”要吃虧;也有人說:未必,勝負尚難預料,等等,眾人是各抒己見。而此時此刻我的心早已經提到了嗓子眼兒,心裡直撲騰,暗中為我的“小金翅”使勁兒。就在此時,忽見“小金翅”與“黑頭將軍”的鋼牙相互交錯在一起,四隻大腿緊蹬地面,各自拼力向前推動對方,身體都發生了扭曲。正在僵持不下,猛然間,兩隻蛐蛐兒的整個身軀在力的作用下同時騰空而起,幾乎又同時落地,隨後雙方迅速調整身姿準備繼續戰鬥。這時“小金翅”鼓翅高歌,“噠噠噠”叫聲不止,徑直奔向“黑頭將軍”殺來,那“黑頭將軍”可能在騰空落地時受到了創傷,一隻大腿已經拉跨了,見“小金翅”來勢兇猛,不敢戀戰,轉頭便走。“小金翅”哪裡肯放,緊追不捨,“黑頭將軍”只得沿著罐底繞圈兒奔走逃命...。這時觀戰者紛紛發出了呼叫聲,為“小金翅”的最終勝利喝彩,我一直懸著的心像一塊石頭似的落了地,如釋重負。而楊七子的表情很不好看,臉色紫紅,汗漬漬的.....

斗蛐蛐儿

眾人散後,我立刻抱著蛐蛐兒罐回到屋裡,趕快拿來幾粒大米投入罐中,為的就是犒賞一下大獲全勝的“小金翅”。“小金翅”看來真有點餓了,大口咀嚼著,時而還磨磨牙。“吃吧,小金翅,好好將息身體,三天之內,我要高掛免戰牌,謝絕一切挑戰者。待你養精蓄銳、精神飽滿之時再馳騁疆場吧”,我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在對小金翅說。

好啦,我已從時間隧道回來了。雖然時光飛逝了半個多世紀,但每當閒暇之時回憶起當年跟小夥伴兒們鬥殺蛐蛐兒的的情景,都會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斗蛐蛐儿斗蛐蛐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