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42集02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看似這個人做的事情很可恨,但是我們深究一下,無非是因為他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引導,沒有像我們這樣幸運地接受過聖賢教誨。所以對於他的過失,他對我們的種種陷害等,不僅不發怒、不生報復之心,反而能夠以德報怨,提起幫助對方的慈悲之心。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其四是觀忍。《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想想昨天發生的事,或者更久遠以前發生的事,不就是一場夢一樣已經過去了嗎?

我們面前的一切,也就如肥皂泡一樣是短暫不實的、是無常的,甚至連這個生氣的我、我生氣的這個人,還有所謂的怒氣,都是虛幻不實的。我們想一想,再過七十年之後,我們所發怒的人、發怒的對象,他們都在哪裡?可能都歸於一抔黃土,都在骨灰盒裡了,我們還有什麼值得生氣的?所以我們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沒有必要因為執著而讓自己生活在怒氣不安之中了。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其五是喜忍。就是別人對我們不好,誹謗我們,和我們對立,我們反而很高興地去接受。為什麼?因為他又來給我考試了,他是來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的。如果沒有這些人,怎麼知道自己的忍辱功夫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所以不僅不生氣、不發怒,反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斥責自己的人,因為他助長了自己的定慧。

看我們一般的人,平時都是一團和氣,那是因為周圍的人都是恭敬我們的人、讚歎我們的人、肯定我們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自己當然是一團和氣、滿面春風了。當遇到一個不認識我們的人,他指著鼻子罵我們,無理取鬧的時候,我們還能對他保持微笑,保持耐心,這才體現了一個人真正的修養。

最後是慈忍。我們從因果上明瞭,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看似這個人做的事情很可恨,但是我們深究一下,無非是因為他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引導,沒有像我們這樣幸運地接受過聖賢教誨。

所以對於他的過失,他對我們的種種陷害等,不僅不發怒、不生報復之心,反而能夠以德報怨,提起幫助對方的慈悲之心。這就是更高的層次了。這是講忍到了一定的程度,連忍這個概念都沒有了,就是自然而然地生起慈悲心,而不是對立的心。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第四是讓,讓就是不居功。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做到讓?特別是讓賢,把這個位子讓給賢人呢?就是因為無我,不自私,心念念在公利之上,念念為國家、大眾著想。如果在一個團隊中工作,念念為這個團隊的發展、前途著想,他一定會把德才兼備的人推舉出來,自己讓賢於人。

《韓詩外傳》上記載著樊姬的一個故事。有一次,楚莊王和朝臣商議國事,談得很開心、很盡興,回來晚了。樊姬沒有睡覺,還在等候他,看他回來了就問:“今天大王為什麼下朝這麼晚?”楚莊王說:“我和那些忠賢之士商議國政,很高興,忘記了吃飯,忘記了時間,所以才回來晚了。”樊姬問:“請問大王,您說的忠賢之士是我們諸侯國內的人,還是其他諸侯國的人?”楚莊王說:“我說的忠賢之士就是沈令尹。”

樊姬一聽,禁不住掩口而笑了。莊王問她笑什麼?樊姬說:“我能夠有幸事奉大王,何嘗不想得到您的專寵?但是我還是到處去尋找那些德才兼備的女子,來輔佐您治理後宮。”因為古代的時候,後宮也像朝廷一樣事務很多,只有一個人是管不過來的,也需要很多的女子來共同管理。她說:“現在這些人,地位和我相同的有十個,而地位超過我的有兩個。但是自從沈令尹做了令尹之後,從來沒有給您推薦過賢德的人,也沒有罷黜過不賢德的人,怎麼能說他是忠賢之士?”

莊王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改天就把這些話說給了沈令尹。沈令尹一聽,馬上給楚莊王推薦了孫叔敖。孫叔敖德才兼備,他治理楚國不久,就使莊王成為一代霸主。歷史上評價莊王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緣於樊姬的功勞。

為什麼樊姬的德行值得稱道?就是因為她心中沒有自己,她已經達到了無我的境地,全心全意地幫助莊王成就他的事業。只有一個沒有私心的人、沒有嫉妒心的人,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第五是謙,一個女子有坤德,就能夠和諧家庭,繼而成就自己的丈夫,教育好自己的兒女。但是如何讓自己擁有這種坤德?它的下手之處就是要養成謙德。

謙卦的卦象是地山謙。平時高山都是在平地之上,但是在謙卦之中,高山寧願居於平地之下,所以稱為地山謙。這個謙卦告訴我們,自己雖然有功、有才能,但是不居功自傲,還處處讓著別人,不以才智蓋人。

所以做女子的要效法謙卦,學習謙德,萬事不敢為人先,不論是在家、在外一切聽從父母、丈夫的安排,而沒有自己的意見。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並不是說女子什麼都不會,她可以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但她從不自以為很能幹,自己再能幹,還是應該不自以為是。這個就是謙德。

第六是卑。中國古人講男尊女卑。一般人講到男尊女卑,就認為這是貶低女性,其實是完全誤會了古人的意思。我們看天在上,地在下,這就是效仿天地之道,要求我們要“天尊地卑”。男子效法天,像天一樣寬廣無私,自強不息,統領萬物。做女子的要效仿大地,包容萬物,承納萬物。她永遠處在最低處。並不是處在低處了,就受輕賤,就不重要了,萬事萬物都依靠大地才得以生長,我們所用的資源也是全來自於大地,所以她更重要。

我們再看這個海,正是因為它低,所以才能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與人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古人教導女子要卑弱的真實含義。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女德教材《女誡》開篇就是講“卑弱”。一般人看到“卑弱”兩個字,就以為女子生來就地位卑微。其實不是這個意思,古人教女子要效仿大地,效仿地德,永遠處在最低處成就萬物,但是自己又不居功。做女子的也要這樣,有才而不顯,有功而不居。

如果女子違背了做女子之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群書治要・申鑑》裡面講道:“以陰乘陽,違天也;以婦凌夫,違人也。違天不祥,違人不義。”“陰”升置於“陽”之上,這是違背天道的;妻子凌駕於丈夫之上,是違揹人倫的。

違背天道是不祥之兆,違揹人倫是不義之舉。其實我們也很容易觀察,在我們現代社會凡是女強人的家庭,不可能有幸福的,女子必須有女德,才能夠和睦家庭,使家人幸福。

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