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新序》劉太義

《滕王閣新序》劉太義

《滕王閣新序》

《滕王閣新序》劉太義

去歲九月,北素南華。去齊魯而至華昌,臨大江而登雄閣。賞美景而醉,閱華文而思,嘆曰:

天合地闌,江闊水平。遠浦歸舟,故郡華文。臨大江之長流,佔水國之漁邦。攬三山而銜五湖,締甌越而構東西。指飛簷揚以遨瞰,激畫壁吐以華榮。披綠毯長臥清波,荊楚沃廣泛崇阿。鳥嗶嗶其南馳,雲悠悠其歲遷。

煙凝雲纖,格高袤廣之地;霧繞鏡軒,重關復江之嶼。南連吳越,兵家必爭之塞;北盡九洲,暢達四方之門。湘贛之水匯於江濤,衡廬之巒綿接五湖。訇然一槍,震寰宇而換天穹。

此距平陰(1)一千有八,攜妻女,離聖人德厚之鄉;臨江川,至華觀廣開之城。

南昌重鎮,物華而人傑,延兮千里;故郡名都,地茂而熟豐,贛水無極。俊鳥翔於青天,畫船梭回交錯。 上合九天之趨,下順三江之勢。清溪翠葉,秋盡榮而地縟繁;歌伏鷗起,民盡安而鳥翔殷。遙山青而淡水淺,雲霞隱而青鳥現。水天動 ,色至煙遮雲埋;路網織, 錦興樓山點綠。 樹渺也人掩,鳥幽也波平。

動車飛馳映機翔藍宇, 萋萋芳草沐驕陽中天,車蟻船魚適張合有度,水陸暢達喻欣欣向發。

畫簷飛於臨川,雕棟翔於太清,九衢通於五湖,惠澤連於荊楚 。長天吻彩霞,孤鶩點秋水。三山描眉黛,秋榮畫唇紅。

勃文出處,細石蕩於溪底,游魚戲於渚薰。閣上錦額,名家龍蛇。高閣嵯峨,娛之長歌。

勃作《滕王閣序》,僅一十有四。嘆昔先賢之絕辭,恨己才疏之不達。棨橶如猶在,襜帷耀日光。物是人非,乾坤一轉。臨帝子之長洲,嘆世事之千變。

舊勃臨勝地得千古一文,年僅弱冠;今吾攀蜀道歷現事數累,星星鬢斑。

送女至贛地之求學,慰其遂聖域之心融。芳華正好,願承勝地之靈氣;質續歷豐,勿虛點寸之光陰。學府在西而名閣相望,一川鶴鳴則兩岸繁花。

時序三秋,北素南華,歷秋風而悲白髮,見繁花而惜年華。秋風徵巨舸穿回,日色投晚雲變幻。煙凝,繞畫屏隱隱;塵飛,鎖仙門卓卓。盈虛實之日華,布四野之柴桑

江南採蓮女,衣約容嬌,盈盈一水,灼灼其態,軟語輕吐,妙渦纖眉,氣有比平陰之玫瑰花蕊。

至暮,鍾悠迴旋。月簡星繁,復登此閣而望齊魯;風輕闌靜,輕倚層樓而惜古人。默誦《滕王閣序》,猶感少年之氣華。急欲得似“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佳句,不得其妙,通宵難眠。

日影在壁 ,月影在天,天地融一者,太極頓渾然。世生靈也眾,塵成敗也繁,然有一念存者,乃博觀約取,厚積而薄發之勢。餘已不惑,悟不及弱冠之少年也。猶嘆聖賢之精學,悔己無學富之三車。佳句難成,心得一同。

然,濃山淡峰大江雄閣,高低楊柳遠近桃花,皆順常道而存兮。今政通治明,普天樂業,勃如再世,當作何感?

嗟乎。再序滕王,此閣永與天地同壽;滕王再序,勃文定和日月爭輝。

華燈礙月,行人漸老,倚樓極目,思緒綿綿。歸心無計,勞發脫而鬢霜斑。遊也,當不憚行苦不懼路遠;行也,不畏勞辛,不貪利歡;思也,存父命對己心,踏坎坷格泥丸。湍江東流,順乎良知,固其宜矣!

稍頃,微雨灑樓,亂惹殘煙。秋風閣上,目斷長天。思涕淚以寄古人:

舊日孤鶩今安在,前時落霞飛至今。

長天千年照秋水,閣上秋色少年心。

瀟瀟暮雨江自流,靜對煙渚娛此身。

澄江翠峰序高閣,千里之外是平陰。

又詩云:

秋月妒芳菲,楚地嗟天人。

王勃從去後,天下無奇文。

再詩云:

朝為齊魯客,暮作江南賓。

世事無常數,願做閒散人。

注:(1)平陰,山東省平陰縣。濟南西南縣城。素有“玫瑰之鄉”、“阿膠”之鄉著稱。

【作者簡介】:劉太義,山東省平陰縣人,就職於平陰縣農業銀行。愛詩寫詩品詩的人。自由文學作者。著有詩集《清之影》,散文集《那些陳年的花絮》。中篇小說《一條狗的人生》,並有短篇小說、金融專業論文數篇,部分作品見於《齊魯文學》、《青年作家》、《大平原詩刊》、《中國農村青年》、《星火文學》《齊魯晚報》、《新世紀青年》等。文學是與吃喝拉撒睡同等重要的生活必需。文學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其他作品:

1、《520,我愛你!》劉太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