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炼石补天处,山势如太师椅:3面高山作椅背,漳河山下环绕流

女娲炼石补天处,山势如太师椅:3面高山作椅背,漳河山下环绕流

中国名山大川中,一些符合一个规律的地形被称为洞天福地,比如武当山、华山、峨眉山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河北涉县,娲皇宫就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和风水条件。

女娲炼石补天处,山势如太师椅:3面高山作椅背,漳河山下环绕流

这一地形规律被我们祖先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用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个上乘的风水宝地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左侧有源源不断的流水,右侧有平坦的大路,前侧有可供排放的生活用水,后侧有延绵不断的高山。

女娲炼石补天处,山势如太师椅:3面高山作椅背,漳河山下环绕流

从远处看,娲皇宫犹如一把稳稳当当的太师椅,三面环山,山体下是源源不断流动的漳河水。

这样的地方就是最珍贵的风水宝地。

女娲炼石补天处,山势如太师椅:3面高山作椅背,漳河山下环绕流

娲皇宫中心位置现在铸造了一尊女娲娘娘的雕像,与整个山体融为一体,女娲娘娘福佑万民的形象十分贴切。

山前开阔低洼的平坦地带的八卦图广场犹如进山山门,经过此处,节节攀登,就进入娲皇宫主体建筑。

女娲炼石补天处,山势如太师椅:3面高山作椅背,漳河山下环绕流

娲皇宫据说是女娲娘娘采集、炼制补天的五彩石、抟土造人的地方,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奉祀女娲的文化遗存,每年,世界各地的华人来此祭祖。

据考证,娲皇宫最早建筑于北齐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期间,几经损毁,几经修建,有了现在的规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座历史名山的产生,绝非偶然。其中蕴含了历代人的心血智慧,更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发扬。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