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里說愛情

七夕節裡說愛情

小時候的盛夏傍晚,是我童年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我們小孩子坐在屋外的石凳上,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火燒雲”,看到天上浩瀚的星空,還能聽媽媽講許多有趣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像“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許仙與白娘子”此類有關愛情的神話傳說,是媽媽百講不厭的內容,雖然每次講解都有不同的故事情節出現,我也似懂非懂地享受著可能存在的悲歡離合,但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純真情感,以及他們對愛情的堅貞與忠誠,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

長大了,談女朋友了,愛的死去活來;分手了,感情崩潰了,哭得一塌糊塗;心死了,冷靜了,發誓不再相信愛情。後來,在親朋好友的勸說告誡下“化悲痛為力量”,擺脫了“先成家後立業”的老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我越來越發現自己當初對愛情的無知,直到娶妻生子,看到父母在歲月中老去,我才明白了愛情的真正含義。人生如夢,笑靨如花,愛情的果實不會輕易成熟,需要我們在成長中慢慢領悟,在理解中漸漸長大。

七夕節裡說愛情

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節日裡容易讓人產生有關愛情的種種思緒,中國古代的四大愛情故事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版本,但他們都是中國傳統愛情觀的集中體現。再次品味古代哪些純真的愛情故事,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愛情遭遇惡搞的社會風氣中,我更加懷念古代那種男耕女織、純潔真摯的愛情!愛情是千百年來世人一直傳唱的主題,雖然愛情觀在社會發展中有了不同理解,但純真高尚、忠貞不渝的愛情依舊會被人們稱讚。因為愛情,織女公然反叛、棄富就貧,甘受隔河思親的熬煎;因為愛情,白蛇寧願放棄千年的修煉,救情郎盜仙草,在雷峰塔中遭受苦難;因為愛情,梁祝同窗共讀,生死同穴,化蝶飛天;因為愛情,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城牆一片……這些千古愛情佳話,每每想起都會讓人感動萬分、蕩氣迴腸。

然而,現在的功利社會,讓愛情蒙上了太多附加的色彩,有些人情願上當受騙,有的謊言讓你淚流滿面,在愛情氾濫的社會交往中,假作真時真亦假,乾爹不一定是長輩,秘書賣身不獻藝,這個沒有邏輯的世界根本不按套路出牌,複雜的人際關係會因為“潛規則”而變得五顏六色。特別讓我想起在江蘇衛視的某個相親節目中,一個赤裸裸的拜金女幸會幼稚男的低級表現和場景,令人對曾經純真而又至高無上的愛情大打折扣。在當今不捱餓、不受凍的小康社會,一部分“吃飽了但撐著”的混世達人卻賦予了愛情另類的含義,出現了“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的馬諾;出現了“全球招親,非奧巴馬不嫁”的羅玉鳳;出現了“寧願當富人的二奶,也不想做窮人妻子”的女大學生,曾經潔白無瑕的愛情被一批變態之徒搞得面目全非。我們看到的是面容嬌美、頭腦空虛的俊男靚女,看到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華而不實,看到的是高學歷、低智商的無知狂妄,看到的是濃妝豔抹、腹無詩書的貽笑大方,看到的是誇誇其談、百無一用的眼高手低,看到感情像蔬菜批發市場一樣的低級交易,我們就是看不見純潔真誠的愛情!社會在發展,而某些人的良知與道德卻在不斷退步,“乾的好不如嫁得好”依然在多數女孩的思想中廣泛存在。難怪有人說“小三終究有一天也會流淚的,因為小四比她更年輕”,究竟是誰毀了我們曾經純真的愛情?當愛情淪落成走秀,又會演繹出多少虛榮與荒誕?

七夕節裡說愛情

“織女不用斂蛾眉,前度牛郎今又回;鵲橋執手望淚眼,良辰美景不思歸”。又到了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七夕節”,再次勾起了我對愛情話題的暢想與思索,有太多豐富甚至矛盾的靈感在我的腦海裡攢動,思緒萬千,難以用更準確的語言在筆端流露。焦仲卿與劉蘭芝的愛情樸實無華,他們用“今生何所懼,孔雀東南飛”姿態見證了愛情的無畏;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飽含社會色彩,他們以才子佳人的風範展現了愛國憂民的赤誠;嫦娥與后羿的愛情富於傳奇,她獨居廣寒宮,用古典痴情的等待詮釋了愛情的忠貞。張藝謀用懷舊的《山楂樹之戀》開闢了一片浮躁環境中的愛情淨土,讓上個世紀的青澀愛情與商品化的婚戀觀產生強烈撞擊,極力淨化一些被現實汙垢染色的心靈。父母年代的樸實情感,把包容發揮得淋漓盡致,可如今這些80後、90後的小青年有幾個能耐心繼承發揚的,社會越發達,思想就越開放,物質欲填補了虛榮,誘惑滿足了空虛,原本在瓊瑤小說中那些純潔如水的感情也難逃厄運。我感嘆當今社會里那種不摻雜任何金錢利益關係的感情太少了,只要一面對金錢,愛情就變得蒼白無力,婚姻如此脆弱,感情經不起考驗,聚散太過隨意,少了那種對家庭的責任,少了那種風雨同舟的信仰,少了對愛情的執著。就連我們一度崇拜的明星偶像:謝霆鋒和張柏芝、柯震東和蕭亞軒、熊黛林和郭富城,這些曾經倍受矚目的金童玉女,感情如今也走到了盡頭,這種悽慘的結局讓多少粉絲不再相信愛情,是生活的瑣碎、壓力和重擔讓愛情變了味,還是殘酷的現實讓愛情出了軌,愛情和麵包之間不能畫等號,建立在金錢與利益關係之上的婚姻,終究會玷汙了愛情的高尚與初衷!

獨倚軒窗,靜看雲捲雲舒,品味中國古代的愛情故事,沉澱一份相依為命的敬畏,對我們年輕一代的婚戀觀會有振聾發瞶的啟示。愛情宣言不是簡單的語言遊戲,也不是一場唯美的藝術演講,當你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時,就意味著你將義無反顧地去履行愛的承諾,嘔心瀝血地去築造愛之巢穴……愛情不是花前月下下的甜言蜜語,愛情不是跪拜在教父面前的山誓海盟,愛情不是桃花源中的卿卿我我,愛情更不是無奈光顧小產房的淚雨纏綿,愛情永遠不是刀槍相見的強死苦逼。如果,你感到自己的生命不能承受愛之沉重;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愛的宣言;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肩膀去承擔愛的責任;如果你不能用人格與自律去履行愛的諾言;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愛為你所愛的人撐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如果,你不具備聖潔與高尚的愛的品質……那麼,你就不要輕易言愛,不要隨意讓愛潮氾濫,不要將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與自私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表,去踐踏、褻瀆那份聖潔而又純粹的情感。否則,你種下的只是一顆情殤的種子,欠下的將是一筆情感的鉅債,這種愛情只是懸於半空的浪漫與快樂,不會讓你收穫天長地久的甜蜜和幸福。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為何在夕陽中攜手散步的老伴總會讓路人駐足動容?因為攙扶跌打、相伴一生才是夫妻間最珍貴、最浪漫的片段,親情是愛情的昇華與歸宿,從新婚燕爾修煉到“老伴”這個級別,需要走過多少山山水水,夫妻已互為一體,無論哪個人先離開都是對方生命的殘缺,所以愛的本質就是勇於擔當,同甘共苦,無論風雨,愛情是一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著,更是終生相守、需要用生命來呵護的責任,是尊重、是理解、是接納、是包容、是真誠、是信任,愛情的本質即宣告了它的神聖!

七夕節裡說愛情

作者簡介:顧原鋒,一個徘徊在文學邊緣的探索者,喜歡用文字編織自己的理想人生,人生信條:“把命運交給上帝、把努力留給自己”,曾在《秘書工作》、《中國統戰》《河南日報》、《黨建文匯》和《洛陽晚報》等報刊雜誌上發表詩歌、散文300餘篇,愛好讀書,有自知之明,無滿意之作,平淡記錄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觸,不為流傳,只為心安。現供職於洛寧縣委政策研究室,系河南省洛陽市作協會員,曾擔任《洛寧縣年鑑》《洛寧政策研究》特約編輯和《中原顧氏家譜》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