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困境:花錢買學區房還是就近選擇普通的公辦學校?

每年的五月份到九月份,可以稱之為“升學季”。幼兒園升小學、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除了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貫制的學校以外,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面臨一個新的問題:擇校還是不擇校。

(一)關於幼升小

一般情況下,不上幼兒園也不影響讀小學,但是好一點的小學都會有一個“幼升小面試”的環節。所以,想要上個好的小學,不僅要上幼兒園,可能還得上其他的培訓課,比如“感統訓練”、“左右腦訓練”、“機器人創客”等大腦智力開發和肢體協調類的課程,以及一些親子教育課程。

關於幼升小,應該直接就讀普通的公辦小學,還是買學區房?以昆明為例,幼升小階段如果擇校,意味著小升初就必須擇校(因為,原則上不分配熱門的重點中學),重點小學畢業之後就讀普通中學的事,一般少有家長能接受。如果買學區房,就需要考慮這一片區的對口直升劃分情況,有的時候因為城市改造,多一條路、多一條河流,甚至鐵軌經過,都可能影響升學政策。另外,要考慮房價、升值空間的問題,萬一投資失敗,能不能扛得住?

當然,幼升小還有一種途徑,繳納借讀費入學。比如,家在盤龍區的孩子,到五華區的學校上課,學籍依然屬於盤龍區,但學生在五華區的學校教室裡聽課,家長需要繳納一大筆管理費(即:借讀費)。此類方法,在一些民辦小學屬於比較常見的事情。不過,要是遇到這樣的學校——借讀生被單獨組班上課,你還願意花錢買名校的聽課資格嗎?

(二)關於小升初

以昆明為例,小升初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劃片入學,要麼擇校。擇校,又分為限報民辦初中和非限報民辦初中。根據家家樂培訓學校提供的一份小升初錄取名單顯示,參與擇校的學生,接近99%都選擇了限報民辦初中,而且意向學校高度集中在雲大附中、雲師大實驗中學、長城中學、白塔中學、滇池中學、民大附中、昆一中西山學校等熱門學校。於是出現了有的學校,怎麼擠也擠不進去,另一些學校則是小升初課堂體驗結束之後兩三週了還在到處招生。

為了進重點中學,很多學生不得不選擇報班“開小灶”。尤其是省外來到昆明,準備在昆明就讀初中的學生,以及平時在校成績波動比較明顯的本地學生,有些在三四年級階段就開始準備六年級小升初擇校的事情了。對此,家家樂學校老師建議,擇不擇校、報不報班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看,不能盲目跟風。成績在班級保持前幾名、所在小學教學質量不錯,而且學生成績一直都很好的,如果要擇校的話,即使是報班“開小灶”,也建議在五年級、甚至到六年級再補課,過早的開始衝刺,反而在最後關頭處於疲憊狀態,沒辦法好好發揮。

那麼,小升初擇校的經濟成本有多高呢?據統計,昆明大部分培訓機構(排除一對一)的收費標準在1.5-3萬/年左右,而到了初中,學費、補課費、食宿費、陪讀費等加起來每年支出也將近2.5-4萬元。累計起來,如果小升初要進入好的民辦初中,起碼得花掉15萬。

(三)關於初升高

初中升高中,則是全市統考、劃定分數線擇優錄取。也就是說,中考開始,學生將劃分出不同的人生出路,一部分學生進入普通高中繼續深造,另一部分學生進入職業高中、職業中專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小升初,無論在哪一個城市、哪一所學校就讀,也不管成績好壞,都會有中學可讀,而到了初升高,則情況完全不同了。

初中階段,稍微努力一點,你可以通過中考,進入職業高中、職業中專,再努力一點,你可以進入普通高中。如果要進入一等一級完全中學,那就非得全力以赴不可了。當然,如果要進入國際高中與全球化接軌,只需要準備好學費即可,一年五、六萬的學費,還是有不少家庭承擔得起的。

(四)關於高考

高考之嚴,斬斷了那些“關係戶”的路。除了高中三年拼命苦讀,好像就沒有別的路子可走了。不過,真是這樣嗎?

你可能沒聽過“華僑生”、“副學士”這類名詞。因為,這些離你的生活有些遙遠。所謂“華僑聯考”,就是給你一個“某某籍華人子女”的身份,參加高考,享受很大額度的降分錄取政策,可以低分進入名校。而“副學士”,則是在香港就讀一個比學士更低的學位,類似於大陸的“預科”,讀完之後直升本校的大學,享有很大優勢。

成本有多高?一位從事於移民服務的工作者表示,華僑生身份的獲得,三年大約要60至100萬人民幣,副學士學位的獲得,大概需要40萬人民幣。

所以,“花錢買學區房還是就近選擇普通的公辦學校?”這個問題,你的答案是?


家家樂培訓學校,成立於2003年,開設小學、初中的語數外課程,過硬的教學質量,為每一位學生服務!

【本文由KMZKFD運營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