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新人的我,曾在初創公司踩過這些坑

產品新人的我,曾在初創公司踩過這些坑
产品新人的我,曾在初创公司踩过这些坑

初創公司各項制度不夠完善,產品新人本身經驗又不夠豐富,因此進去後很容易遇到各種坑。本文作者回顧了自己在初創公司的一些問題,希望對後來者能有所借鑑。

产品新人的我,曾在初创公司踩过这些坑

一、公司背景介紹

坑點:對於產品新人,找個有人能帶你的團隊,事半功倍。

二、用研:沒抓住一個用戶的心,卻說自己是產品經理

作為一個新人,我很自然理解為改進原有產品問題,提高用戶體驗。

現在回顧,產品的用戶群沒有定義清晰,典型的使用場景也沒有定義清晰,一代的功能和產品定義本身就有問題,新版本再怎麼優化體驗其實都是徒然。

一些初創公司倒在產品定義上,很多都是犯了這個錯誤,沒有掌握一套有效的方法去迭代。還有就是互聯網產品的反饋系統、數據監測、軟件更新已經非常成熟的,但是智能硬件產品上還相對不成熟,我所在的公司就對反饋、數據監測,固件更新等重視不夠,沒有辦法形成一套反饋優化迭代的流程,產品出去了不能及時獲取到反饋信息,進行快速迭代更新。‍

三 、質量:一次事故

發生這件事後我開始意識到公司產品開發流程的缺失帶來的問題:公司的現狀是完全的原生態,沒有流程,沒有文檔規範,沒有審核,但是公司開發人員又在擴張,這樣是很容易出質量問題的。拉著產品總監和軟件總監,討論開發流程中的問題,最後結論是後續App打包由軟件總監負責,由產品經理確認後發佈,並且儘快補充測試人員。

四、職責:產品經理與項目經理

然而二個月後,老闆整天“這個事情怎麼又延遲了”,“這個方案怎麼這麼難看”,“這些細節怎麼都沒人處理”;開發的兄弟也不讓人省心,Bug一波接一波:“這個功能我們CES前實現不了”,“機器人的音量、語音反饋速度怎樣才算OK,產品要給個標準”…

坑點:產品與項目職責中有矛盾的地方,產品要把控標準和體驗,項目要把控進度和成本,很多時候好的方案和體驗都是與時間和成本矛盾的,特別是硬件產品,1個月一個迭代週期很正常。背後的本質是用戶視角和開發視角的衝突。

以我的觀察來看,將軟件產品經理和硬件產品經理分開,由硬件產品經理來負責硬件的項目管理,減輕產品經理在項目開發中的負擔,或者單獨招聘項目經理,會有幫助。‍

五、進度:不斷變更的開發週期

4個月變成6個月,主要是我樂觀估計了App的開發週期。前期公司高層不斷給壓力,要早點出來趕上CES時間,評估是基於原型評估,但是後面細化需求和UI後,開發評估時間不能實現後,CES演示內容刪減,產品計劃重新梳理,變為6個月。

這個問題在建立需求評審流程、和建立工單系統後得到改善,在這兩個流程開展半年後,和開發之前的溝通問題明顯好轉,隨著不斷完善,開發端的溝通逐步正常化。17年公司總結,開發部和產品部都表示認可這套機制,尤其是之前矛盾集中的軟件開發。記得在起點學院,一個創業導師講在公司早期需要明確產品開發流程,現在想起來深表認同。

我們確實也提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且很快驗證了原型,大家也看好這個技術點,也申請了專利。公司預期的開發週期會導致產品延期三個月,Boss決策要等這個問題解決後發佈,而且關鍵零部件自己研發對於公司意義重大。產品也認可這一點,認為無論對於公司還是產品都會提升競爭力。

坑點:不成熟的技術方案,在正在開發中的項目應用,要慎重,這種變更帶來對項目週期的影響往往被低估。

坑點:Plan B要有,而且在變更一開始就要有。木已成舟後,執行Plan B的成本會增加,甚至變得沒有可行性。

坑點:不要低估項目延期帶來的影響,永遠都不要忘記還有競爭對手。

我比較深的體會是產品越沒有自己的意見和調查結果時,越容易被Boss主導,Boss也越容易拍腦袋下決定,一不小心就拍到屁股上。這個過程中,Boss和產品就像博弈的雙方,產品沒有充足的理由時會淪為結果的執行者。

六、產品迭代:MVP+讓正確持續發生

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兩個價值點:一是做對,二是做好。而背後的方法和流程、資源是支持這一切發生的元素,最關鍵的資源是人。創業公司的早期產品很可能不被市場認可,銷量不佳,但是要有一套快速不斷迭代,趨近對、趨近好的方法。《精益創業》裡面講述的MVP+快速迭代很適合創業公司。

公司之間的競爭與戰爭是很相似的,公司的管理層猶如軍隊的作戰指揮員,不能放上一個沒有經驗人去指揮,等著他成長,他長大了戰也打完了。產品哪一塊有問題,回頭去看這一塊的指揮員,可能會發現這一塊的人崗不匹配。‍

七、培訓:員工成長

一個組織進步獲取新知識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培訓和總結對於初創公司是一種相對低成本的成長方式,它能擴展成員的知識邊界,也會加強成員之間的溝通,為團隊帶來統一的交流語言。《創業維艱》的作者很看重培訓,從我看到的情況,真的很有必要。我覺得這可以作為產品新人找公司時的一個問題,看看面試你的公司是否足夠成熟。‍

八、智能硬件:在硬件這條路上一去不復還

智能硬件類創業公司,如果創始團隊之前沒有硬件開發和生產經驗,比較容易放的錯誤有兩個:一是過於樂觀估計開發週期,實際週期乘以2乘以3是常見的;二是對產品品質意識不夠,對出現的個別問題重視度不夠,對生產端重視度不夠。硬件產品的質量是要全流程把控的,影響最終效果的因素太多,負責生產和品質的人一定要經驗豐富,否足容易遲遲走不上正軌。

做好一個智能硬件產品經理真的有難度,硬件+軟件+內容,做好一個領域都夠人折騰的,更別說三箭齊發。一些公司會劃分軟件產品經理和硬件產品經理,然後根據產品形態指定一個為產品總的負責人,也有一些公司會讓產品經理同時負責軟件和硬件。

不管怎麼樣,本質都是融合,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軟件和硬件和融合。到後面,小公司的智能硬件產品經理需要更加全面而又在某一塊足夠專業,大公司就是分工協作,崗位進一步細分。‍

九、股份與期權:慎重

股份與期權也是到創業公司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有一情況儘量避免:降薪+股份或期權加入創業公司,這樣會導致不合適時你退出損失比較大,因為通常這種股份或期權的兌現是有各種限制的。如果不能避免,最好和公司確定好退出時股份如何處理,是否可以折算或者轉讓。

十、最後

正如我現在所在的坑,很空,腳底又那麼實。


    本文由螢火蟲原創,產品會轉載發佈僅用於學習交流,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微信:hf16881688~ 產品會QQ群:140710383~ MVP聯盟QQ群:2136265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