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家都赴港買保險

咪不蒙發現近年來許多人熱衷於去香港買保險,但是實際上在2016年的時候保監會發布了風險提示,指出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而且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要承擔匯率和外匯風險,如果中途退保客戶將承受很大損失。

既然風險這麼高,為什麼很多人還是選擇千里迢迢去香港買保險呢?於是咪不蒙問了中國人壽的業務經理和香港老牌保險英國保誠公司的業務經理二者的差異。

1

覆蓋面

香港的保險最大的好處在於覆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國內保險不接收的一些重疾,香港保險公司可以承保。另外就是香港的保費相對於內地,還是比較便宜的,有時候甚至還能利用匯率差來降低保費。

舉個例子,假設有一個11歲的小朋友被發現自閉症,在國內只能聽天由命自己花錢治療小朋友了,因為內地保險公司都不允許為自閉症的小朋友承保;但是香港的保險公司的重疾險保險範圍,包含自閉症,唯一的要求是針對1-18歲的未成年人。

除此之外,部分的癌症、心肌病、嚴重精神病、腎衰竭,也屬於重疾險的範圍之中,賠償上限為400000港元,香港保險的重大疾病可參考下表

2

免責條款

除了重疾險的種類更加豐富以外。內地的免責條款限定多,比如被保險人故意犯罪或拒捕,故意自傷、服用、吸食或注射毒品,或者碰見核爆炸、核輻射或核汙染,保險公司是不承擔責任的。但是在香港買的保險,除了自殺和槍斃不在承保範圍,其他情況都能獲得賠償,哪怕是因為地震等天災造成了傷殘或者死亡。

香港保險公司風控能力很強,一些保險公司歷史超過100年,賠付過二戰、泰坦尼克號事故等等,許多人購買香港保險就看中這一點。

3

雙份保險

在香港和內地買的保險其實是不衝突的,理賠時可以兩邊都賠付。比如內地部分癌症最多理賠一次,香港的保險則可以二次理賠;如果在內地和香港都買了保險,那麼內地賠付一次,香港還可以賠付2-3次。假如一個人患上癌症,內地賠付了100萬,香港第一次理賠100萬,第二次和第三次再次發現癌細胞擴散,可以再賠付80萬。86歲之前中風或者心臟病,也可以保障2次。

在香港買保險,除了以上的優勢以外,也有一些缺點。首先去香港的成本對於離得遠的人來說成本較高,且保險合同許多用詞和內地不太一致,容易造成誤解。

其次香港買保險還有一些風險,比如保險理賠出現了問題,要走法律程序,還必須到香港進行打官司,不但要耗費大把的時間,還要耗費大把的金錢,畢竟香港律師費用遠遠超過內地;或者說在香港買保險趕上了金融危機,可能還會損失許多錢,甚至還有人聲稱代買香港保險,結果發現根本就沒有買或者因為保險是本人不在香港買的而導致沒法賠付……

總的來說,不管是在內地還是香港買保險,都要依據自己的需要和經濟情況來選擇,畢竟在內地買省時省力,去香港還是比較勞神費力的。對於保險銷售經理的話可以作為參考,但是不能都相信,要做到心中有數不盲目跟風,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險。

#今日互動#

你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香港購買保險嗎?為什麼?

咪不蒙期待與大家下期相遇!

為什麼大家都赴港買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