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沒事」,就是崩潰

全 世 界 最 善 良 的 人,都 關 注 我 了

1

“您的測試結果:輕度抑鬱症”

成年人的“沒事”,就是崩潰

隨手一做的測試題,測試結果就是“輕度抑鬱症”,抑鬱這麼容易。患抑鬱症的人數遠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ta看起來這麼開心,怎麼會抑鬱?”不要以一個人開不開心來判斷ta是不是抑鬱患者,這兩者不能劃上等號,有種現象叫微笑抑鬱,他們並沒有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也不像大家想的整天癱在床上萎靡不振,而是看起來很正常,但他們笑容下面藏著更深的孤獨和抑鬱。

2

其實成年人的崩潰,大多是不動聲色的。

成年人的“沒事”,就是崩潰

他們不會摔門,不會痛罵,甚至不會哭,只是看似平靜地過完一天又一天。

越長大,越發現自己不再輕易掉眼淚,也不再像小孩子一樣用波動的情緒表達訴求。是自己越來越勇敢了嗎?還是生活中真的已經沒有辛辣?

都不是。

成年人,大概都是一邊忍著,一邊崩潰。

我們好像都學會了在別人問怎麼了的時候,標準化地回答上一句“沒事”。然後默默地自我消化掉那些難過的情緒,用一張看上去完美無缺的笑臉應對所有難關。

3

成年人有多能扛?

成年人的“沒事”,就是崩潰

大概人都是這樣,活到了一定歲數,就會變得又謹慎又隱忍,連崩潰都要小心翼翼。

辦公室裡認真低調的年輕人,受了委屈也只能在地鐵上默默流淚。

打工時鐵血錚錚的漢子,會獨自在寒風中無奈低頭嘆息。

在孩子面前無所不能的超人媽媽,只能在孩子睡著的時候掩面哭泣。

忙著工作掙錢養家,費心經營一段感情,成為不拖孩子後腿的父母……這世上的冒險太過兇狠而未知,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卻太脆弱又單薄。

他們不再依靠別人,而是努力成為別人的依靠。學著做不動聲色的大人,沒有情緒化,沒有半途而廢,隱忍而堅強。

可是成年人的崩潰又能有多簡單?

一個瞬間,一聲嘆息,甚至是一口麵包,就足以擊垮一個人了。

4

崩潰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

哪一個成年人,不是一邊想哭,一邊忍住;一邊崩潰,一邊療傷。

6月8日深夜,河南鄭州的一位32歲的中年男人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他說,“我難受得很,我爸得癌症了,做了四次化療,不見好。我今天趁著家人沒在,喝點酒,在這哭一哭。”

成年人的“沒事”,就是崩潰

痛哭過後,他擦乾眼淚,站起身,拍了拍褲子,趁著夜色再趕路回家。

人生在世,誰沒有崩潰的時候。大多數人也只是像這個中年人一樣,崩潰過痛哭過,再擦乾眼淚重新來過。

因為只有站起來,才能走下去。

而只有走下去,才能成為父母口中驕傲的孩子,子女口中偉大的父母,伴侶口中信任的愛人,以及自己心目中那個真正想要成為的人。

5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成年人的“沒事”,就是崩潰

成年人要面對的世界美好又充滿未知的兇險,幸福卻像透明的薄冰,一擊即碎,我們不得不全力武裝自己,不敢顯示出一點自己的弱勢,才能奮力向前。

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在拼命壓抑自己的情緒。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似乎意味著我們連崩潰的資格和權利都沒有,這也許就是很多人眼裡所謂成熟的代價。

你可能不敢任由情緒肆無忌憚的表露出來,你怕內心洶湧的負面情緒一旦被開了一個缺口,便再也無力填補,誰知道放肆的崩潰之後情緒還能不能收住,收不住又該怎麼收場。

你需要逼著自己撐下去,承擔眼前的一切,畢竟生活總要繼續,你不自己撐著,也沒有誰能替你撐著。你告訴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現在遠還沒有到崩潰的邊緣。

"崩潰",怎樣給自己一次宣洩呢?

別繃著了,是時候說出你的心裡話了

別閒著了,跑出去吧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康 愛 公 社

➤國內首家大病醫療費互助平臺

➤ 已有170萬人加入康愛公社

➤社員大病最高可領取30萬互助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